摘要:創辦合作社高潮始于1844年英國曼徹斯特郡的羅虛代爾小鎮。與此同時,在1953年的土地改革之后,中國也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其代表性綱領文件是《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直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實現農業合作化。然而,中國農業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針對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索其完善措施,以促進我國農業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農業合作社;政府;運行機制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17-01
一、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社內部運行體制不健全。
在我國,農業合作社內部運行體制不健全直接影響著合作社運行的效率,如產權不清、利益分配不明晰、財務管理不完善、管理體制不健全等等都容易引發內部矛盾。尤其是在分配方式上的分配不均容易引發糾紛,如我國農業合作社要求按照交易額進行盈余返還,然而在實際的運行中,有的合作社一再強調按股分紅,甚至一些地方根本沒有設立利潤返還這一必要性細節,矛盾重重。近幾年,常常有農業合作社分配不均而訴諸法律的事實,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此外,我國農業合作社在財務管理問題上也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很多農業合作社根本沒有設立專門的財務部門,往往都是由內部人員兼任,更沒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立符合本合作社的財務規章制度,而是參考企業財務運行機制進行管理,財務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再加上財務人員素質低下,一旦遭遇財務問題,就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二)農業合作社缺乏政府支持。
政府的支持對農業合作社起著十分關鍵性作用,然而,由于我國農業合作社宣傳不到位,很多現行合作社往往以協會型居多,并且缺乏政府的扶持。有的地方受國家“三農”政策的影響,象征性的扶持幾個代表性的點,對于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還有的地方政府認為,農業合作社是農民個人的事情,政府不應參與其中,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地方政府度本地農業合作社采取放任的態度,嚴重影響了農業合作社功能效用的發揮。我們不禁發問:缺乏政府引導與支持的農業合作社究竟能走多遠?
(三)合作社籌集資金受到限制。
農業合作社與其他盈利性企業一樣,需要大量的資金作支撐。然而,在實際的農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成為合作社難以維系的一大難題,合作社籌集資金受到限制,這主要源于:
1.股金集資受限。就農業合作組織而言,往往實行資本報酬有限制原則,社員的權利與個人勞動息息相關,而一個最低限度的股金已經確保了完全的社員權力,在此情況下,股金集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2.舊體制遠遠落后于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農業合作社依然保持著只向本社員范圍集資的習慣,而在經濟社會有了巨變的今天,已經遠遠落后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了,進一步擴大集資范圍,將集資范疇擴大到社員以外,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3.合作社股金波動較大。由于農業合作社實行自愿政策,退出、加入自由,社員加入時,往往帶來部分股金,而一旦有社員退出,往往意味著帶走部分股金,合作社股金一直處于變動中,穩定性較差。
4.發展模式的限制。一些省市地區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這就意味著我國相當一部分農業合作社是由龍頭企業組織起來的,因此,農業合作社往往與龍頭企業的利益關系密切,甚至淪為龍頭企業的寄生蟲,導致的后果往往是中央政府的惠農政策難以真正落實到農業上來。
二、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對策探討
(一)加強合作社宣傳,深化農民認識。
受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合作化運動的影響,很多人們對于農業合作社的認識還停留在“歸大堆”的思想狀態下,很多農民對于農業合作社不夠了解,嚴重制約著人們對合作經濟的積極性。為此,應充分利用農村村報、村公開信息欄、傳單宣傳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進行農業合作社的宣傳,使更多的農民了解開展農業合作社的好處,深化人們對于農業合作社的認識,積極鼓勵思想先進的農民加入到農業合作社中來。
(二)建立健全合作社內部管理制度。
一定的規章制度是實現農業合作社規范化要求的必經之路,現代農業合作社要進一步完善合作社內部管理制度,強化內部責任,并嚴格按照制度制定,促進合作社的規范運行。為此,可從以下方面入手:(1)完善農業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宗旨是讓每一位社員當家作主。(2)完善合作社內部章程,依章辦事。各個農業合作社應建立規范合理的內部章程,包括財務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日常管理辦法等等,按照規章制度制約合作社行為。(3)優化決策管理方式。除了延續以往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機制外,還可適當增加“一股一票”的新的決策管理方式。
(三)農業合作社重點發展股份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是我國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向。近年來,隨著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服務內容單一、運轉能力有限、資金周轉困難、惠及面狹窄等問題直接制約著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市場競爭力十分薄弱。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引入股份制成分,將專業合作社發展成為股份合作社,吸收更多的外來資金,擴大農業合作社的籌資渠道,資金充裕了,農業合作社才有可能發展壯大起來。股份合作社的最大特點是在分配上實行按交易分配和按資分配相結合,對外來資本和社會資本實行股份分紅,股份合作社內部則按實際交易額返還利潤。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現代化農業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型農業合作社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起著重要作用,各級政府應從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大力扶持農業合作社,不僅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而且要從減免稅費等方面進行政策性支持,鼓勵農業合作社做大做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對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現狀的探討》[J]; 黃祖輝,徐旭初,馮冠勝;中國農村經濟;2002年03期。
[2]《我國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障礙研究》[J]; 馮道杰; 農業經濟;2006年01期。
[3]《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困境、成因及對策》[J]; 劉鳳姣; 商業研究; 2007年06期。
[4]《對國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冷思考》[J]; 趙翠萍;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年01期。
[5]《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創新發展研究》[J]; 王厚俊; 貴州農業科學; 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