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場觀眾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影響運動員比賽時的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因此對運動員進行心理抗干擾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觀眾的心理;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22-02
戰術水平觀眾是運動場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往往會在場內外形成“共振”,是一種典型的社會心理現象。這些心理和行為不僅可以振奮民族精神和激勵運動員賽出水平,有時也可以干擾運動員的活動,釀成危害社會的暴力行為。
觀眾的心理學研究在我國和國外的研究中均不多見,本文旨在為賽場秩序的管理以及使運動員免受觀眾的干擾提供參考依據。
一、觀眾心理與行為
所謂觀眾,是指關心和影響運動員活動的個體和群體。觀眾可按照不同標準來劃分:
1.按觀眾關心運動的程度來劃分,美國心理學家Iog于1968年提出了下述三類觀眾:
第一類觀眾:他們特別關心運動,并常常臨場觀看比賽;
第二類觀眾:他們經常通過廣播和電視來關心比賽情況,但很少親臨賽場觀看;
第三類觀眾:他們既不坐在觀眾席上,也不坐在電視機或收音機旁觀看比賽,這一類觀眾僅和他人討論運動內容以及閱讀報紙的運動版部分。就影響運動員的程度而言,第一類觀眾最大,第二、三類觀眾雖不在場,但以宏觀上來看,他們對運動員也會產生不少的影響。
2.按觀眾與運動員的親密程度來劃分,觀眾可分成運動隊以外的人和同隊的其它成員(隊員和教練員等)。美國心理學工作者將后者叫做相互作用者,這些人還可以按直接或間接地和運動員發生相互作用而分成兩類,如一個田徑接力隊的隊員,籃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雙打等運動員,就是隊員之間直接地發生作用和影響,而田徑中的田賽隊員,跳水隊員等隊員之間則為間接性作用。事實證明和運動員的關系越親密,對運動員的影響也就越大。
3.按觀眾觀看比賽的動機來劃分,觀眾觀看比賽的動機雖各種各樣,但大體可歸納以下三類:
(1)娛樂型。這一類型觀眾主要是為了滿足業余生活的需要,尋求一個場所來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休息和放松。這類人中有的是沒有其它事情而偶然卷入的,有的是為了尋求一個社交場所(如會朋友、談戀愛),有的是為了有個全家團聚的機會,他們比較重視物質享受,喜歡攜帶瓜果食品、飲料之類的東西。
(2)求知型:這類觀眾對體育比賽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賽前重視新聞報道,喜歡預測比賽結果;賽中熱衷于品頭論足;賽后則談論中心人物,他們對比賽的技術,戰術及裁判規則也懂得不少。
(3)本位型。這類觀眾的典型特征就是為自己的一方喝彩、鼓掌,他們是比賽場上的活躍分子,如啦啦隊的參與者,這類觀眾喜歡搖旗吶喊,有時他們不但為了本方鼓勵加油,更重要的是壓倒對方的啦啦隊。上述三類觀眾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但從觀眾這個角度來分,絕無高低貴賤之分,賽場上的良好氣氛離不開這三類觀眾,只要不違反社會治安及社會公德都是好觀眾,而且類型不是截然分開,有的人是兩三種兼而有之。
二、比賽時觀眾的心理行為
比賽中,觀眾的心理是隨著比賽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由于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加之賽場常常風云突變,不可預測。因此觀眾的心理是復雜多變,急速轉換,喜怒無常的。
一般說來,比賽時觀眾的心理變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興奮和喜悅。一種是受壓抑和憤怒,這兩種心理變化受主客觀原因的影響。
1.興奮和喜悅。最使觀眾興奮和喜悅莫過于本方的勝利,特別是兩隊勢均力敵,而最后又是本方獲得勝利,這時觀眾興奮和喜悅的表現是最明顯的。那種本方的運動隊明顯高于對方一籌,即使最后取得勝利,觀眾也是不會太興奮和喜悅的。其次,運動員優美、準確、驚險的動作,隊員之間默契、嫻熟、恰到好處的配合,以及冠軍的產生,紀錄的創新,都能使人很自然地產生興奮和喜悅的心情。
2.受壓抑和被激怒。壓抑感主要產生于本方的失利,無論對方比本方高出一籌,還是實力相當,而最后本方又功虧一簣,導致失敗,都會引起本方觀眾的壓抑感。
三、如何使運動員適應觀眾的影響
近年來,為了使運動員在比賽時,不受觀眾的干擾,西方、歐洲等國廣泛采用了模擬訓練,我國也相繼進行。實踐證明,模擬訓練對于解除運動員賽前、賽中的緊張情緒,提高比賽時的抗干擾能力大有裨益。
觀眾的模擬可分為兩種,一是語言形象的模擬,二是實景情況的模擬。語言形象的模擬,就是利用語言和形象的表現來描繪未來競賽時觀眾的情形,觀眾不在面前,這種模擬還可利用圖表、圖片、照片使之具體化。實景模擬就是在訓練過程中創造一些與競賽相似的條件對運動員進行訓練,如邀請一些觀眾到場,使人群喧鬧的錄音帶等等。
美國把模擬訓練分為幾個階段,教練員從第一階段轉入其它階段的速度取決于他對運動員適應各種情況的認識能力。
第一階段:沒有觀眾在場,主要用于大量地學習各種運動技能,這一階段的時間較長。
第二階段:通過錄音帶釋放球場噪音,噪音的音量可以從小到大地調節到接近競賽時的實際程度為止,有時音量不需要調節。
第三階段:在有的訓練課中應該引入觀眾處于屏氣凝神情景,爾后,突然暴發出積極的鼓勵、歡呼聲等等。
第四階段:在練習時,可以安排觀眾的語言使運動員感到煩惱的情景。如果運動員的技能在哪一階段受到嚴重影響,教練員預測退到前一階段,以減輕不適應的程度,待適應后,再進入下一階段。此外,讓運動員坐到觀眾席上去感受觀眾的各種情緒變化,也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臨場適應能力。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四、我國運動員如何進行抗干擾心理訓練
我國運動員的比賽心理狀態與國外運動員的比賽心理狀態又有所不同。一般國外運動員競賽羞怯心理波動較小,而我國運動員情況正好相反。比賽羞怯心理狀態波動較大。觀眾的吶喊聲以及觀眾粗野無理的辱罵聲都會較大程度地影響他們的競賽心理狀態、特別是運動員的親朋好友在現場觀看時他們也會產生較大的羞怯心理波動。因此,針對這一特點,我國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通常采用下列辦法。
1.他們經常舉行大小規模、正式與非正式的比賽,賽前安排一些觀眾或者是親朋好友親臨現場觀看他們的比賽,并且允許他們發表對比賽技術發揮的議論或評論甚至是指責以影響運動員的競賽心理活動。并且這種訓練多次重復以鍛煉運動的競賽心理活動。
2.組織運動員到該項目的其它的賽事中去充當觀眾,做一個真正的親臨現場的觀眾去觀看比賽,體驗現場觀眾的情緒、喧嘩聲或者是指責聲以達到鍛煉自己競賽抗干擾心理活動。
3.有針對性地摸擬一個比賽場景或環境,讓運動員在此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競賽技能與競賽心理活動相和諧的聯系過程。當然,這種比賽練習的安排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須經過反復多次才能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4.有時組織運動員的親屬或朋友到比賽現場或者訓練現場親自觀看自己的訓練或者比賽,在這其中還可以與親臨現場的親屬或朋友直接進行對訓練或比賽技術發揮的直接交流。體驗觀眾對競賽過程的心理狀態表現。以其達到自己的競賽心理活動和觀眾的心里活動相和諧、相適應形成良性的心里活動的氛圍。
5.利用現代科技、媒體先進技術進行圖像、影像或聲像的訓練,賽前把運動場地、運動隊伍或觀眾觀看的時況制成影像,利用多媒體技術反復播放。進行賽前技術分析、心理分析以其做到賽前心理充分準備。
6.組織專家或專業人士觀看訓練特別是比賽。某些大型或者關鍵場次的比賽賽前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和專家進行比賽專業點評,特別注意專家或專業人士對自己技術發揮的缺點、失誤不正常的部分進行直面毫不留情的點評或正確建議。這樣使運動員心理承受壓力得到不斷升華,自學鍛煉運動員競賽心理意識。
7.建立良好的家庭、親屬以及單位同事和領導人際關系。運動員家屬對運動的競賽活動的大力支持以及生活上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親朋好友與運動員的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對該運動員所從事的運動項目的興趣程度都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競賽心理素質;單位的同事特別是領導在工作及生活中與該運動員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及大力支持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運動員競賽心理活動的良好形成。
8.建立科學、合理的競賽及訓練內容。運動訓練的科學性和運動競賽心理活動的發揮是相輔相成的。運動訓練的內容、方法科學合理可以很大程度上發揮出運動員競賽的技、戰術的水平,從而促使運動員競賽心理活動良好的發展以適應競賽現場觀眾的心理活動。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
[2]貢娟等試論體育運動科學創新體系體育科學2007.3.
[3]燕國材,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