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消防安全問題不容樂觀,高校頻發火災斷送個人家庭幸福,也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總體滯后,直接威脅到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分析了高校中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路徑。
關鍵詞: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51-01
一、前言
高等院校是國家培養專業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及開展產學研結合服務的重要單位。高校就是小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對象復雜。例如,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中心等教學科研場所,食堂、浴室、商店、鍋爐房、印刷廠等生活服務或生產場所,往往存在火災危險。近年來,高校消防安全問題不容樂觀,高校頻發火災斷送個人家庭幸福,也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例如,2008年11月14日早晨,上海商學院學生宿舍樓發生火災,4名女生遇難;2003年11月24日凌晨,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學生宿舍發生火災,造成41名外國留學生死亡,近200人受傷。其中中國留學生46人燒傷,11人死亡。這些案例和數字警醒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消防宣傳、教育、演練工作不力。一所高校往往多達數萬人,人口居住集中,消防知識參差不齊,一旦發生火災,疏散極其困難,易造成群死群傷。消防教育演練大多沒有設置消防安全課程,往往局限于消防宣傳月,局限于海報講座,覆蓋面有限。通過問卷調查,筆者發現,80%的受調查大學生的消防知識僅局限于撥打119電話,等待消防隊撲救,對于其他消防和疏散逃生知識則茫然不知。
2.消防檢查、管理、整改工作不力。高等院校的食堂,禮堂,體育館等人流密集,場所裝修多為木制等易然材料,大功率電器較為集中,容易因發生短路引起火災;學生公寓違章用電、點蠟燭 、床上吸煙、焚燒雜物,容易通過雜物被褥引發火災。教室實驗課用火、用電或化學品,如使用、保管不當,極易引發火災。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等重點防火場所雖設置了安全疏散通道,但有的高校為節約管理成本,將大部分安全通道大門上鎖,只打開1個安全通道供進出使用,一旦發生火災,幾千人的樓宇僅靠1個安全通道進行疏散,無法避免造成群死群傷事故。高校中雖然不同程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有的高校為了節約經費,拖延隱患整改,導致存在一些消防隱患的死角。
3.消防設施建設、更新、維保工作不力。一方面,許多高校建校時間長,危舊房屋多,電線設備老化多;有的高校有古建筑甚至文保建筑;有的高校儀器設備購置多,用電量超過負荷,有的高校為了教學科研,儲備易燃、易爆、劇毒物品,這都使高校火災的危險性和危害性增大。另一方面,高校領導往往優先考慮投入經費于教學科研,忽視消防建設及投入,有的高校在建設時配備了消防設施設備,但設備是淘汰產品,效果不好。有的高校為了減少消防投入,不進行維護保養,不落實消防維護保養單位,使消防設施設備長期處于無維保狀態,消防設施設備無法正常使用。
三、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路徑:
1.建立健全防火責任網絡,崗位責任保安全。隨著高校的改革發展進一步深入,必須建立健全防火責任組織網絡,確定各級、各崗消防安全責任人,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自消防安全職責。例如,成立校級防火安全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部署防火工作,逐級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層層落實管理責任。
2.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制度約束保安全。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夯實學校防火基礎工作。建立實驗室、檔案室、計算機中心、鍋爐房、化學危險物品倉庫、校辦工廠等消防重點單位建立管理規定和防火檔案。針對宿舍、圖書館、食堂、教學樓、體育館等人員密集場所建立《應急疏散預案》,定期開展演練,減少發生火災時人員傷亡。建立并實施《消防設施設備檢查、維護保養制度》,能確保消防設施設備的完整有效,建立并執行《消防安全檢查制度》、《防火巡查制度》和《火災隱患整改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確保校園安全。
3.建立健全消防培訓體系,培訓演練保安全。要以消滅火災亡人事故發生為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火災逃生滅火演練等活動,督促廣大師生員工, 特別是重點防火單位負責人、專兼職消防員及學生干部進一步認識火災的危害性、嚴重性,進一步掌握火災初起階段的撲救方法和逃生手段,進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從而培訓消防管理骨干、認真排查隱患,夯實工作基礎。將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增加一定課時的消防知識課程,系統講解消防理論知識,培養大學生的火災逃生技能。
加強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建立校園消防安全管理秩序,提高高校師生消防安全意識,對于預防火災事故意義重大。要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政府、社會、高校各級領導和同仁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更需要廣大消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上海商學院火災、俄羅斯友誼大學火災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慘痛的教訓,在推進高校改革發展的同時,務必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杜絕火災發生,建設安全“防火墻”。
參考文獻:
[1]賈水庫; 劉興德; 蔡嗣經.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
[2]徐滿. 高校消防安全評價及學生宿舍的防火措施研究.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
[3]楊政; 金義重; 劉引紅; 楊葉舟. 對我國高校消防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
[4]廖啟霞; 孟亦飛.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廣州化工.2010.
作者簡介:
1.杭天龍(1980.3-)男,籍貫江蘇揚州,揚州大學保衛處消防與安全生產科副科長,兼任揚州大學團委實踐創業中心副主任,碩士學位,從事高校安全管理、共青團工作及研究。
2.蔣穎飛(1978.12-)女,籍貫江蘇揚州,揚州市出口加工區管理局,碩士學位,經濟師,從事公共管理工作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