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礦機電運輸工作的有序開展是煤礦生產建設的基本保證,高瓦斯煤礦應主要從完善管理機構及崗位責任制,確保機電運輸管理機制全面完善;研究實施新型設備檢修制度,降低機電事故發生率;大力推進裝備升級,實現現代礦井“減人提效”;積極研究自動化,信息化系統應用,變崗位工為巡檢工;提升主運輸系統裝備水平,提升礦井整體原煤運輸能力;夯實技術管理,建設技術保安型管理模式四個方面開展機電運輸管理工作,可有效地改善機電運輸專業的工作環境和管理方法,實現高瓦斯煤礦機電運輸系統的安全、高效、優化。
關鍵詞:高瓦斯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檢修
中圖分類號:TD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66-01
以趙官能源公司為例介紹高瓦斯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工作的幾點經驗。趙官能源公司是山能能源新礦集團的全資公司,井田位于黃河北煤田中西部,屬于薄煤層、大水、高瓦斯礦井。該公司機電運輸專業主要從管理制度完善、裝備升級、技術管理和安全管理四個方面開展機電運輸管理工作。
一、完善管理機構及崗位責任制,確保機電運輸管理機制全面完善
趙官能源公司機電副經理負責公司機電設備安全運轉及機電運輸專業工作組織開展的指導,設有機電、運輸副總工程師及機電運輸部,主要負責礦井生產過程中的機電、運輸安全技術管理工作,組織制定機電設備的管理制度,負責機電設備選型管理機大修,負責機電設備運行和管理的監督檢查、考核工作,負責礦井生產現場監督、檢查、礦井質量標準化及非煤廠網點用電的指導工作;負責生產系統提升運輸環節的管理工作。
作為職能部門機電運輸部設置了8個專業化小組,分別是供電設計組、大型設備組、電氣管理組、設備組、配件組、油脂組、防爆檢查組和提升運輸組。根據專業化小組的設置,細化管理流程,明確崗位責任。
二、研究新型設備檢修制度,降低機電事故發生率
面對機電設備多、系統復雜、覆蓋面廣的現狀。自己建礦以來檢修方式經過了有事過后檢修到針對隱患檢修,到設備點檢制,再到預防性的日歷化檢修。日歷化檢修就是將檢修內容以日歷的形式排定到年、月、日按時檢修。目前,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一是合理編制檢修周期,依據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結合實際工作情況科學合理的安排檢修周期,避免人員材料的浪費。二是將日歷化檢修改為日歷化巡檢制度。隨著礦井發展,系統逐步復雜及人員減少,各區隊無法按日歷化檢修制進行作業,針對現狀重新排定檢修時間,制定日歷化巡檢制度,根據巡檢情況進行檢修,從而減少了投入。
三、大力推進裝備升級,實現現代礦井“減人提效”的需要
1.運輸專業著力打造安全高效運輸模式。
趙官能源公司作為一個薄煤層、大水、高瓦斯新建礦井,由于特殊的環境和地質條件的原因使機電運輸管理工作遇到許多從未接觸到的問題。根據礦井實際情況,我公司及推廣應用新技術,不斷提高運輸裝備水平,提高運輸效率和運輸安全,從地面和井下入手投入6部柴油動力單軌吊機車,在全集團公司內第一個實現了所有工作地點單軌吊網絡全覆蓋,取消了絞車運輸,全部實現原煤、矸石的皮帶集中運輸,推廣使用變頻電瓶車,信集閉系統,使運輸效率逐步提高,運輸安全性進一步得到增強,為礦井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積極研究自動化、信息化系統應用,變崗位工為巡檢工。
趙官能源公司對原煤主運系統、采取運輸系統、排水系統、供電系統、通風系統、壓風系統進行自動化完善工作。形成了集地面遠程控制、視頻監控、系統保護等多方位的監控于一體的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
在供電自動化方面,建設有電力調度集中控制系統、微機保護系統、無線測溫系統,并實現了采取高防、移變的遠程測溫、狀態及數據顯示功能,保證了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實現了無人值守。
在排水系統方面,利用PLC自動檢測水位和其它參數,礦井用水信息等因素,構建控制流程,合理調度水泵運行,利用水位高低,實現對礦井排水系統的全自動控制。
在原煤運輸系統方面,實現綜采、綜掘工作面;順槽,固定膠帶機等的保護、控制、沿線通話、故障檢測、漢字顯示、語言報警、遠程控制及順煤流控制等功能。建成了無人值守的工作面運輸巷,在系統第一布皮帶控制點安裝視屏監控系統,配合自動化集中控制系統,實現了上機位一鍵自動開停,能夠實時監控井下每一條皮帶運行狀態,看到每一個轉載點實時畫面,打破了一人一崗的落后狀態,把崗位工變成了巡檢工,下一步還將繼續優化人力資源,實現崗位工變巡檢工再到設備保養工的歷史跨越。
在通風系統自動化方面,實現了風機運行參數的24小時監測、發生事故時能夠及時報警,并能夠顯示事故地點及故障類型,同時實現了自動切換功能,縮短了事故處理時間,確保礦井通風安全。
在壓風系統方面,采用螺桿式空壓機,同時上傳管道出口壓力、壓風報警溫度、現場視頻和停機溫度等參數,實現壓風系統的現場自動控制,及遠程可視控制。
四、加強安全管理
1.注重安全教育。
已開展安全工序模擬訓練為抓手,深化開展安全誠信活動和精準化管理活動,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加強安全教育。一是開張模擬訓練活動,制定了機電運輸專業各工序的模擬訓練提綱。第一,建立專業對口管理方式,積極建立各工種的模擬操作程序,共建立56個工序模擬訓練材料,確保各項工作的正規操作。二是通過舉辦安全經驗交流會。以“管理者教練,崗位小課堂”和“工序模擬訓練”等活動內容為主題,組織各區隊結合各自實際,舉辦講經驗、談體會、找差距“安全活動座談會。三是組織開展事故大討論及班組長安全會議活動。對建礦以來典型事故進行分析討論,總結安全生產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為下一步的安全生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
2.注重安全責任強化提升。
由專業到區隊到班組各級管理人員不斷提高思想境界,率先垂范抓安全,杜絕違章指揮現象,支持監督檢查、主動遵章守紀蔚然成風。管理方式不斷變革當“教練員”不做“屠夫”,變命令式、強制型管理為“親情溝通”式管理。并主動邀請管理人員為區隊查隱患、抓安全,實現了由“抵制管現場”向“主動邀請管理人員解決問題”的轉變;因此能夠嚴格按照規程措施規范施工,實現了安全管理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新工人置身于這種氛圍中,對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使其更快融入團隊中,形成遵章守紀的本能和習慣。
3.注重安全設施建設完善。
積極完善礦井“六大系統”建設,構筑起全方位的安全屏障,實現了從“人防到機防”、從“人防到技防”、從“人控到機控”的全面轉變,建設了礦井“人員定位”“語音廣播”“壓風自救”“避難硐室”等系統、設施形成了及信息保障、預警提示、安全對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于一體的通防安全保障體系和安全信息動態監控系統,實現了對礦井通防、人員操作、設備運行的全方位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