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金融危機的蔓延、人民幣的升值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加工貿易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本文以“中國制造”為例,來研究在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加工貿易型企業在危機面前如何尋找機會。
關鍵詞:制造業;轉型;品牌;創新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90-01
近年來,由于由于人民幣的升值、金融危機的蔓延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加工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要走出困境,就必須要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約型、內涵型轉變,經濟體制從初級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變,產業結構從加工制造環節為主向加工制造與研發服務環節協調發展轉變。
一、著力發展品牌戰略
(一)重視品牌定位和質量。
明確品牌主張,考慮目標消費群的需求,制定品牌推廣戰略,優秀品牌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依靠的質量。許多顧客青睞名牌,甚至不惜以高價購買主要就是由于名牌所體現的質量優勢。同時,高質量會帶來品牌的成長,會帶來高的市場份額。
(二)實現品牌在不同文化間的融合。
企業要想在國外成功“登陸”,就必須研究當地的市場和當地的消費群體,迎合當地消費者的心理,實現產品的“本土化”。只有取之于當地,用之于當地,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更深一層地融入當地的文化,進而得到更豐厚的回報。
(三)塑造獨特的品牌個性。
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是品牌個性存在的基礎,具有鮮明個性的品牌正大行其道,品牌的個性要以產品及服務的特征為基礎。第一,重視包裝及視覺風格,有助于品牌個性的塑造與強化;第二,推行價格戰略; 第三,統一廣告風格,使其形象越來越清晰。
二、推動企業科技創新
(一)推動學習型技術創新。
中小企業要關注并及時跟蹤核心技術的發展趨勢,以最快的速度模仿,開發出與之相類似的新產品,借助領先企業的市場開拓成果,以較低的開發成分分享一定的市場份額。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對市場信息的及時把握,努力在產品的差異上做文章,加以改進和完善,并加大售后服務和廣告投入,從而分得較好的市場份額。
(二)推動合作型技術創新模式。
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物質基礎條件和技術能力都比較薄弱,完全以自身的力量來開展創新活動,短期內很難提高創新的技術水平,通過與其他機構的合作來共同推進技術創新。可以是縱向合作——中小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進行合作,通過產學研究的緊密結合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也可以是橫向合作——產品及規模均較為接近的中小企業共同出資組建研究中心,共同承擔風險,獲得利益。
三、轉變產業發展模式
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制造業應該果斷的放棄原有的產業模式,投資新興領域完成企業的再次飛躍。一方面,發展新興產業旨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下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制高點。另一方面,發展新興產業是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如,新能源汽車等都是利用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其次,發展新興產業要與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相結合。傳統產業是發展新興產業的堅實基礎,同時,發展新興產業還將帶動一批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有些新興產業本身就是以服務業為主。如物聯網、云計算等等。
四、努力實現資本市場融資
我國的企業中大都有個傳統的觀念“低調”“務實”。很多企業家對于上市融資不積極,只想專心做自己的企業,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
(一)轉變觀念。
加強對企業上市的政策、條件、規則及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申報程序的宣傳,加強與證券中介機構的聯系合作,做好企業上市的推薦工作和信息傳遞,為企業上市出謀劃策。通過聘請有關專家,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講座、培訓,增強他們對市場經濟、資本運營知識的學習了解,深化對企業上市的認識,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形成自覺爭取上市、合力推進上市的局面。
(二)加大扶持力度。
把利用資本市場與利用外資、招商引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強對企業改制上市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支持,鼓勵符合產業政策、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改制上市。企業在改制上市過程中,因股權調整或者未分配利潤和公積金轉增股本需補交的所得稅,以及因產權確權、資產重組等需交納的契稅和營業稅等予以減免。對企業因改制上市需要進行工商登記變更以及其他變更所發生的費用、土地評估費用等予以減免,對企業改制上市應繳土地出讓金可批準推遲到上市后交足。
(三)要推動資源整合。
積極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向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市場化發展,實現產品、產業、資金、人才的有效聚集和整合,走規模化發展道路。為改變民營企業無序競爭、各自為戰的現狀,采取合伙經營、股份制改造等進行資本聯合,壯大提升傳統特色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新優勢,可以強強聯手,集體整合上市。同時,要鼓勵民營企業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收購和參股非上市公司的優質資產,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增強再融資能力。依托園區構建平臺,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提高區域聚集度和產業集中度。
(四)要拓展海外上市融資渠道。
要綜合考慮境內外上市的利弊,堅持“兩條腿”走路、內外并舉的上市策略,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選擇在境內或在境外上市。如新加坡入市門檻低,上市費用也相對較低,是繼香港之后我國企業的第二大境外上市地。
五、政府政策及輔助措施
政府要出臺政策和建設配套設施積極引導和推進產業升級,以市場為紐帶,推動產學研用結合及企業間的合作,從體制改革、機制完善、能力建設、財稅金融政策等方面形成鼓勵和支持產業升級的良好環境。要積極推進對外對內開放向高層次、寬領域、縱深化發展.積極建設產業園區,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集群。
綜上所述,轉型過程必須遵循市場規律為主導, 政府手段為輔助的原則。 同時特別要結合產業和金融的時代背景加以調節轉型節奏,在保住自己速度優勢的前提下,加強本身的研發實力,提高自身的科技實力,使自己擁有核心技術與專利,擺脫“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參考文獻:
[1]黃錦明.我國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對策研究[J].未來與發展.2008,5-8
[2]彭星閣. 我國企業合作競爭戰略模式的形成[J]. 市場營銷.2003,(8).
[3]楊大慶,譚風其等.世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經驗及其借鑒[J],北方經濟(學術版)2006,2
[4]陳力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價值鏈要向高等轉移[J].理論導刊,2004,11:16-17.
[5] Soren Askegaard,Anders Bengtsson.When Hershey met Betty:love,lust and co-branding[J]. 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2005,14(5):3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