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旬的村支書曾憲文主動辭職了,他要騰出時間來看風水。
這位給各級“大領導”看過風水的前村支書,是江西三僚村遠近聞名的“風水大師”,傳說他看風水,6萬元起步,最多的一次收了近60萬元。
這并不意外。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的三僚村,有著“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中國風水文化始祖地”之稱。千百年來,這里走出了幾十位宮廷欽點國師,北京故宮、天壇、明十三陵等都留下了三僚風水師的身影。頂著祖上榮光,風水成為當地村民發家致富的不二法寶。
八成家庭替人看風水
每次出門,79歲的“風水大師”曾憲亮總會小心翼翼地端出羅盤,這是他看家的飯碗,平時都裹好擺放在家里最重要的神位上,從不輕易示人。
三僚村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圓形盆地,盆地中間有一座狹長的石灰巖小山岡,名曰“羅經石”,形似羅盤中間的指針。據傳,唐末國師楊筠松避禍逃到此地,當即斷言:“前有羅經吸石,后有包裹隨身,住在這里,子孫世世代代端著羅盤,背著包裹出門。”從此,這位中國風水學贛南派的開山祖師帶著徒弟在此定居,而皇宮密室的堪輿學由此廣傳民間。
如今,三僚村近6000位居民中,絕大多數都是楊筠松弟子曾文辿、廖瑀的后人,看風水的家庭占到八成,有200多位“風水大師”常年奔波于贛、閩、粵、港臺地區,替官員、明星、老板看風水。
三僚村聲名為人所知,其傳播路徑經歷的是一種從外往內的過程。在一系列“破四舊”運動中,風水術被認為是封建迷信,彼時三僚村人無人敢公開談論風水,三僚的風水之名局限于圈內和一些風水愛好者之中。上世紀80年代后期,香港、臺灣、日本等地有人開始關注三僚村,風水師們偷偷重操舊業,不斷有境外匯款到村里,當地政府很納悶,一調查才知三僚有風水的招牌。
真正的改變在2000年后,政府的態度由曖昧不清轉為公開支持,真正的動力來自旅游經濟。在“將風水文化發揚光大”的肯定聲中,三僚村的頭上有了一系列稱號——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三僚堪輿文化”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從此,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外面看風水了。”不少三僚風水師把這些稱號當成護身符和通行證。
如今,在三僚風水師的價目表上,看一次風水動輒上萬元,兩三萬元一次亦屬平常。“不用說,這比種田打工強多了。”一位上了年紀的風水師感慨。
商人恭敬請,官員悄悄來
來三僚村找風水大師看風水的,排名第一的是商人。
廖傳躍是三僚廖氏第38代傳人,他13歲開始學風水,20多歲出門闖蕩,人到中年的他不僅給不少官員和商人看風水,他說,他還擔任萬利達集團等公司的風水顧問。在廖傳躍看來,中國人尤其愛財,所謂“丁財貴”,就是“不缺丁了,有財才有貴”。
三僚村風水文化景區導游部經理曾憲莉,在城里退休后選擇了回到家鄉。在接待陪同了眾多前來看風水的商人后,她早已摸透了這些人的心理——要么缺乏安全感,想要消災弭禍;要么尋求錦上添花,想賺更多的錢。“一個人生病了,或者想要更健康,他會去找醫生。對商人來說,風水師也是醫生。”
因為有所求,許多平時耀武揚威的有錢人在面對風水師時,往往會表現出一種并不常見的客氣,甚至懼怕。
23歲的曾智彬時常跟著爺爺曾憲亮去外地看風水,他發現,來自福建、潮州、湛江、三亞等地的企業老板通常會自己開車過來接送,或者直接訂好往返機票,在短則十天長則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老板的貼心服務可謂“無微不至”——隨時備好溫水,上下車時永遠不用擔心沒有人來開關車門,吃飯時不僅宴請豪華,還特意為牙口不好的老人備好軟飯……“鞍前馬后的,很敬重,像孝敬父母一樣。”
“老板都不算什么!在我們三僚,平常看不到的大領導你都能看到,見不到的名人你都能見到!”一位三僚景區的工作人員談起三僚的“榮光”時,聲調突然提高了不少,眼里閃爍出的驕傲,顯得有點咄咄逼人。
“領導們來得多么?”
“一個月會有兩三次大領導吧,小領導那來得可就多了。”
“什么樣的級別才算大領導?”
“這個你想啊,來過這里的省長都不算什么。”
最近的一次“大領導”光臨,發生在幾個月前,一位退休的“大領導”來到三僚,雖然行程低調,但還是驚動了整個村子,全村提前一個禮拜就開始清掃已經垃圾遍布的道路。
多位村民說,來三僚看風水的官員通常不會自己親自來,而是找信得過的家屬或下屬來打聽,即便自己親自來也多半會選擇在晚上悄悄過來,直接跟風水師聯系。
2007年,國家行政學院一項對900多名縣處級公務員的科學素養調查發現,只有47.6%的公務員不信風水,半數以上的公務員相信相面、周公解夢、星座預測和求簽等。部分官員對迷信活動的相信程度甚至高于一般公眾。
風水產業鏈初具規模
三僚成為全國4A級旅游景區后,更加引起外界的注意。
2013年6月,中山大學人類學在讀研究生星野麗子來到三僚,在這里長住數月,就是為了了解三僚作為觀光地之后的變遷,并準備以此作為自己的碩士論文。
雖然最終結論尚未得出,但星野麗子已經明顯感受到了金錢關系對當地社會人心的影響。她說,她剛來三僚時,有些風水師認為外國人很有錢,只有給了錢,才愿和她對話。一位景區工作人員坦言,就是對一般中國游客,風水師也要看錢說話。
近幾年,三僚村圍繞著“風水”大玩商業運作,當地不僅成立了4A旅游景區和旅游開發公司,還衍生出一條初具規模的產業鏈——楊公酒、曾公酒、三僚豆腐宴、曾公大酒店、風水文化節、各種三僚家傳秘籍、三僚風水文化理論實踐傳授課程……
其中,三僚成立的一家名為“中國風水文化研究院”的機構尤其值得一提。這家在香港注冊的研究院,開設的三僚風水文化理論實踐傳授課收費達5萬元,據說面向三大群體——企事業高層管理者、風水文化研究愛好者、凡愿改變現狀實現夢想者。課程以師徒傳授的方式學習“帝王御用術”,最終可在“1~3年內改變現狀,成為富貴高升、吉利發達之領袖,企業領導者”。
而讓三僚曾氏家族族長曾憲亮最憂心的是三僚風水秘術外傳,以前是“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現在就難說了,只要有錢,什么都干!但“你懂我懂他懂,大家都懂,就不會有人請我們了”。
這些年,三僚村每年都會接待一批來自中國頂尖大學的高材生,他們過來研究地理堪輿文化,看建筑風水,這里還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實習基地,其中,一位清華女大學生打破了三僚村長久以來“兩大不傳”的規矩。據說,這位28歲的女大學生如今在深圳做起了風水師,將羅盤與電腦結合起來,年收入上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