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
“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突出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為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供重要遵循。”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在主持直屬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專題研討班時強調。
袁貴仁強調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
袁貴仁指出一要深入學習領會,提高思想認識。二要加強組織領導,敢抓敢管,不斷強化高校黨委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三要強化正面引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四要抓住重點領域,加強教材建設使用管理、陣地建設管理,絕不給錯誤思潮理論提供陣地和空間。五要建好網絡陣地,不斷提升校園網絡引導和管理工作水平。六要構建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2014年10月19日 教育部網站
“教育是發展之基,教師是立教之本。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近日,浙江省黨委副書記、省長李強在看望慰問辛勤工作在教育、科研一線的教師時表示。
李強在與高校教師座談時指出,發展高等教育要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建設一流大學,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出思想。要圍繞“出人才”科學設置專業。設置專業一定要發揮工科特色,瞄準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瞄準未來培育的大產業,瞄準未來產業轉型的重點環節和企業需求,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要圍繞“出成果”加強科研創新。希望高校按照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市場化、平臺化、產業化的要求,扎實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調動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積極參與省級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標兵。要圍繞“出思想”加強智庫建設。要努力成為新思想的首創者、傳播者,成為政府決策的智力庫,主動開展一些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就各項公共政策提出獨立的意見建議。
2014年9月28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自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培養人才、知識貢獻、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中發揮大學出版社的獨特作用。”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衛紅出席高校出版管理工作座談會時講話指出
李衛紅強調,要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出版機制創新為動力,推進高校出版事業健康發展,在完成轉企改制的基礎上,要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增強出版單位的“造血”功能和發展活力,使其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
李衛紅要求,要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高校出版事業健康發展的著力點,堅持人才立社,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選聘、培養培訓、考核激勵機制,注重加強職業規范和技能培訓,切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文化引領高校出版事業良性發展,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精干優化、結構合理的出版隊伍,形成高校出版領軍人才脫穎而出、優秀人才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2014年10月17日 《中國教育報》
“自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培養人才、知識貢獻、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中發揮大學出版社的獨特作用。”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衛紅出席高校出版管理工作座談會時講話指出
李衛紅強調,要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出版機制創新為動力,推進高校出版事業健康發展,在完成轉企改制的基礎上,要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增強出版單位的“造血”功能和發展活力,使其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
李衛紅要求,要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高校出版事業健康發展的著力點,堅持人才立社,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選聘、培養培訓、考核激勵機制,注重加強職業規范和技能培訓,切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文化引領高校出版事業良性發展,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精干優化、結構合理的出版隊伍,形成高校出版領軍人才脫穎而出、優秀人才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2014年10月17日 《中國教育報》
業內
工程教育
“從國際上看,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工科學生的數量不見得要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工科在校生人數占大學生總數的比例約為1/3。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已經降到了百分之十幾。”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副院長韓占生
“我國很多高校的工科教師,很多是本校畢業在國外待了幾年又回到學校,這是不能適應工程教育改革的。如果一個教師沒有工程的素質和背景,很難想象他能培養出未來的工程人才。”
——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化趨勢也越來越清晰。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具有國際實質等效性的工程教育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已成為教育界、工程界的廣泛共識。
對口幫扶
“針對受援學校所在地對專業人才需求的實際,學院制定了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方案,受到當地的歡迎。” ——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和
“加強受援學校管理干部和師資隊伍的培訓,進一步轉變受援學校的職教理念,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同時建立教學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互派交流機制,互派人員進行掛職和學習實踐。”
——新疆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毛力提·滿蘇爾
對于幫扶院校而言,雙方要根據社會和企業用工需要和崗位要求,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改革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整體設計、統籌規劃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系統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培養人才。
學生工
“學生工現象在學校和企業雙方合作的無奈現狀下,短期里還難以擺脫這一怪象。只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規范、保障學生實習中的權益。”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壽斌
“廉價使用學生工,把職業學校變為民工中介,把學生變為企業盤剝的對象,既嚴重影響職業教育的質量,也侵犯學生的權利,還讓一些本應該關停的企業,繼續以低廉使用學生工牟利,甚至成為血汗工廠。”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學生工的泛濫,是我國企業低成本運營和中職教育嚴重扭曲的結果,必須嚴肅整頓。
青年亞文化
“我們應該慶幸,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正視亞文化現象,以開放的態度來理解并包容亞文化的存在,并加以科學的引導。畢竟,亞文化雖然稱不上是高尚的‘雅’文化,但是反映了青年對于這個社會及人生的思考。”
——武漢工商學院黨委書記陳偉
“大學是青年聚集的地方,因此也是青年亞文化最為活躍的場所。面對各色另類的、非主流的亞文化形態,明智的做法是,抱以寬容和理解的態度,并透視亞文化存在所折射的主流文化困境和裂隙,利用和轉化亞文化的創造性資源。”
——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教授陳霖
青年亞文化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亞文化不能代替主流文化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民校融資
“學費是民辦高校辦學經費主要來源這種局面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也會維持,這是由當前我國的國情決定的。”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王文源
“國家層面上,推動各級政府為民辦高校培育擔保體系,建立民辦高校的信用體系,并積極開展民辦學高校的信用評級工作,同時,將銀行納入民辦高校的信用體系中,實現民辦高校信用信息的充分流通及利用。”
——錫華實業投資集團董事長張杰庭
當前,民辦教育要想做大做強,錢是關鍵,也是生命線。由于很難從政府那里拿到經費支持和政策資助,在泥濘中掙扎的民辦高校只能從“以生養校”衍生出一系列融資操作。
科研經費
“科研經費管理重征取輕監督,不抓過程和事后,而且科研過程一般都是跨年度,需要好幾年,而地方財政是按年度審計,時間一長,就淡化了。”
——佛山科技大學副校長許曉珠
“目前,關于科研項目的多數規定內容大而化之,過于籠統,不能起到預防腐敗的作用。要有針對性地建立制度措施,追加責任條款、驗收評估,對有問題的項目責任人要納入‘黑名單’,追回項目資金,限制未來申請科研項目的資格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教育與研究中心教授任建明
中央巡視組近期對國內一名牌大學的通報中,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成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這讓高校科研腐敗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