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高等教育歷史悠久,擁有眾多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共有3000多個高等教育機構,包括90所綜合性大學、240所工程師學院、230所高等商業院校,其中不乏巴黎大學、圖魯茲大學等世界名校。高校層次多樣、學科齊全、學制靈活,教育質量享譽世界,非常值得我國高校借鑒。
走近法國高等教育
法國高等教育擁有綜合性大學和大學校兩類獨立系統。其中,綜合性大學是法國高等教育的主體,屬于公立普通教育機構,實行免費教育,學生人數占大學生總數的80%以上。這類高校側重于教授理論知識,培養碩士、博士等高層次學術研究型人才,實行“開放式”招生,不需要通過高考,凡中學畢業會考合格或具有同等學力者的學生都有資格在公立大學注冊入學,且大學的專業范圍很廣,文、理、經濟、法律、藝術等應有盡有。
而大學校則是大學以外其他各種高等專業院校的總稱,是法國特有的一種高等學校,也是法國“精英教育”的體現,以高質量的教學聞名于世。這類學校入學門檻高,需要高中畢業生先在專門的預科班接受2年的高等文理科教育,再通過激烈的競爭考試和篩選才能進入。大學校的規模一般較小,招生人數十分有限,教學注重應用,學生畢業后多進入政府、企業,擔任政府官員、工程師、工商管理人員和其他專門人員,是高級官員、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科技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
此外,還有旨在培養介于工程師與技術員之間的高級技術員的短期技術大學和高等技術學院等。
法國高校課程設置特色
法國的高等院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十分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學、語言、自然與生命科學、地理、歷史、考古、藝術、法律、宗教、神學等。課程設置非常靈活,無論是課程的類型、選課的方式還是教師授課的形式,都給學生留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課程設置多樣化 法國沒有明確具體的所謂“專業”,只是設置若干“課程群”,其課程設置多樣化,針對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和不同的發展目標設立長期和短期性課程、應用與研究性課程等。
課程閱讀量大 法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課程閱讀任務量非常大,每門課的教師都會推薦大量本領域的專業書籍。與國內大學生相比,法國學生每學期需要學習的課程數目相對較少,但是為了完成作業和論文,每周都必須按照教師提供的參考書目在課下進行大量的閱讀。如果閱讀量沒有達到要求,很難完成作業任務,尤其是討論實踐課,有時甚至下一周的教學都無法進行。
討論啟發式課堂教學 課堂上,幾乎所有師生都對學生演說具有極高的興趣和熱情。每門課程期間,每名學生都至少有一次機會來到講臺上,結合自己課下的調查和學習成果,對其他師生展開有主題的發言和表述。演說是法國社會中一項最基本、最常見的技能,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工作中都離不開它,這也成為法國高校教學著重訓練的一項本領。
注重實驗及實踐性教學 實驗和實踐教學是加強教學過程實踐化的重要途徑。法國大學十分重視實驗課和實踐課程,這些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實驗課是必修課,不允許學生缺席。實驗的內容比較多,也比較深。實驗報告和實驗考試的分數按比例算在總分之內,不及格也要補考。而且學生要有幾個月的時間到企業中進行生產實習,接觸生產和科研實踐,增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我國高校課程體系改革的啟示
法國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與我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其在高等院校課程設置方面的經驗,也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積極發展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體系 法國高等教育體系結構繁多、層次分明、門類齊全,不同類型的高校各有其培養宗旨和教學方式,各具特色,為不同水平、不同層次、不同就業方向的學生群體提供了全面的選擇空間和多方向的就業出口。相比較而言,我國目前公立高校占絕對主體地位。應積極借鑒法國高校辦學經驗,適應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深化辦學體制改革,調動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的高等教育辦學體制,形成公辦大學與民辦院校共同發展的格局,不斷激發高等教育活力,使更多青年學生能夠獲取高等教育資源,滿足他們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法國高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學生既要學習專業知識,又要學習廣泛的基礎知識,強調培養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存在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本位思想,過分強調專業化,雖然專業知識具有全面性,但課程體系比較單一,專業課程以外的課程設置比較單調,靈活性、多樣性、創新性不足,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要進一步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及時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要求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積極構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相結合,有利于學科交叉和整合的課程體系。要采取各種措施,降低必修課比例,加大選修課比例,減少課堂教學時數,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完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深入推進啟發式課堂教學 在法國高校里,所有課程都沒有指定的教科書,學生只能靠記筆記和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自主性很大,可以自行把握講授內容。課堂教學通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組織主題演講,廣泛開展討論,時常布置各類小組討論報告和研究性學習任務,學生參與度很高,課堂互動性強。而我國的高校課堂目前仍以教師講授為主,以教科書和教學大綱為主要參照,大綱對課程的重點難點通常都有詳細的說明和標示,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思考和主動參與,學生的熱情和興趣不高。應積極學習法國高校課堂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因材實教,積極穩妥推進啟發式、研究式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和創新精神,增加平時作業、研究課題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創新、主動創造。
注重實踐教學 法國大學一直強調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將實踐課程和實踐教學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需要聯系緊密。在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緊密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向學生傳授現代實用知識和技能。職業培訓內容在社會生產實踐中非常實用,學生的實踐課題一般都是從國家各部門和企業接來的實際任務,通過完成項目任務,學生不僅提高了科學研究的水平,還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未來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我國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課堂教學對實踐教學領域還缺乏足夠的關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脫節的情況還比較普遍。我國高校應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加強實踐實驗環節教學,把實踐教學環節放到重要位置,培養學生實驗技能,開發智力資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繁榮社會主義經濟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