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總共成交了227架飛機。簽訂的合同及合作意向超過234億美金。中國制造的領世AG300公務機、穆尼M10T和M10J等新型公務機相繼亮相珠海航展。
共成交227架飛機
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11月16日下午在珠海圓滿落幕,6天展會共成交227架飛機。
本屆航展共有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家廠商參展,參展飛機130多架,專業觀眾達13萬人次。此次航展共簽訂了價值超過234億美金的各種合同、協議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27架各種型號的飛機。
相對于2012年珠海航展202架飛機的成交量和118億美元的合同協議及合作意向,這屆珠海航展的成交飛機架數增長量并不高。雖然成交額有大幅增加,但因為此次航展上客機、運輸機的成交量較大,對于通用航空而言,增長量也并不突出。例如商飛公司與招商銀行旗下的招銀金融租賃公司一次性簽訂了30架C919大型客機的合作備忘錄;商飛在航展期間還與郎業(天津)國際金融租賃公司簽署20架ARJ21-700支線客機購機意向協議;美國維信航空公司與中航工業哈飛公司簽署了一次性購買20架運十二飛機的采購協議。雖然航展上成交了包括46架AC311直升機、35架直9,以及簽訂了100架小鷹500飛機框架銷售協議,但近幾年業內期待的“通航井噴”并未出現。
此次航展通用航空飛機,尤其是公務機,相對于2012年上一屆航展增量并不大,這也側面反映出了2014年通航產業相對前兩年遭遇低谷期的現狀。
技術上進步令設想成真
灣流企業傳播事務部副總裁史蒂夫·卡斯(Steve Cass)專訪
U-Jet:灣流宇航基于何種原因研制G500和G600?
史蒂夫·卡斯:灣流宇航在今年10月14號對外公布要研制兩款新機型,是基于G650的技術以及公務機目前以及未來市場的發展。這兩款公務機的機窗的尺寸和材料與G650相同,駕駛艙也是主流的觸屏控制。這兩款機型是面對全球市場,但是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地區是我們的重點市場。
U-Jet:目前,灣流宇航的公務機,已經涵蓋了輕型、中型、大型公務機,從公司的角度來講,為什么要研發這款新機型?
史蒂夫·卡斯:首先是技術上的進步。新機型的研制令以往設想中的技術運用到了實際中,畢竟G450和G550已經是10年前的技術了,這兩款飛機面向的(潛在)客戶需要油耗更低、更快、更安全和環保的替換機型;另外,你知道,我們的競爭對手在新機型的研制上也是不遺余力,所以我們灣流宇航也需要新的機型與之抗衡。
U-Jet:我們在展會上看到了灣流的飛機非常有特點,跟別家廠商的飛機造型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它是圓形的舷窗,非常醒目,能不能介紹一下它的特點和優點?
史蒂夫·卡斯:灣流公務機舷窗優勢突出,它比其它同類型的飛機都大,這樣乘客可以更舒適,亮度更好,機艙里面更明凈。灣流公務機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飛行,它現在是同類飛機里面最快的,也是更省油的飛機。灣流公務機的特點就是:明凈、快速、舒適、省油。
德事隆航空中國,最重要的是給客戶一個方便
德事隆航空中國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比爾·蘇爾茨(Bill Schultz)專訪
U-Jet:第一個問題,德事隆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比爾·蘇爾茨:德事隆航空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制造商,我們的產品系列從用做培訓的四座活塞飛機到全世界飛得最快的民用飛機都有。而且從我們過去80多年的經驗看,從生產到研發,到維修、培訓,這些我們都是業界龍頭,我們也希望在中國能帶動通用航空產業鏈的發展。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在國內要培養,要發展通用航空的業務,我們決定和中航工業這樣一個全中國最大的航空企業來合作,一起推動這個產業鏈的發展。
U-Jet:德事隆在中國對生產的飛機,以及和在美國進口的飛機相比,比如我買兩架飛機,一架是中國生產的,一架是純美國生產的,中國生產的飛機相對而言有哪些優勢?
比爾·蘇爾茨:首先我要說的是在國內生產的飛機,在任何方面,不管是質量還是性能,和美國進口的飛機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在中國的合資公司,特別是對于質量管理的系統,跟美國的系統是一模一樣的。在采購一個合資公司生產的飛機的時候,對國內客戶來說應該會更便捷,因為合資公司從美國采購部件運到本地做總裝、生產和最后交付,整個流程非常便捷。所以從客戶的角度來說,采購中國產的飛機優勢在于整個流程是比較簡化的。
U-Jet:在國內生產,除了質量上都是一樣的之外,它的優勢除了交付流程,稅收方面有優勢嗎?
比爾·蘇爾茨:稅收方面可能差距不會很大,最重要的是給客戶一個方便。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我們不只是給客戶帶來飛機交付上的方便,而是把我們的技術也轉移到國內了,包括怎樣生產這款飛機,怎樣組裝,怎樣維修,怎樣給客戶提供售后服務,這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知識都轉移到中國了,這也是帶動中國整個產業鏈往前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從售后服務的角度來說,如果飛機需要什么零件或售后服務,我們在本地就可以提供。
穆尼飛機發布新機型
本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穆尼正式對外發布兩款全新穆尼飛機機型 ——M10T和M10J。
M10T是豪華初級訓練機,機身采用先進復合材料及現代化固定式起落架,內裝配備不僅為新飛行員訓練的最佳選擇,并為將來進階駕駛技術先進的飛機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平臺。
M10J這款飛機是M10T機身的升級版,是針對高端私人飛行愛好者設計的,它提供飛行愛好者更華麗的飛機內裝及更高性能的飛機配備。M10J的機身采用先進復合材料及高性能收放式起落架,并配備最先進的佳明G1000 航空電子系統,這都為M10J帶來全新水準的安全舒適的飛行體驗。M10J的最高巡航速度315千米/小時,最高航程為1852千米。
M10T和M10J的壓燃式柴油發動機都具有極高的燃油效率,將大大地降低飛機操作成本,此發動機可選擇使用柴油(Diesel)或者是航空煤油(Jet-A)為燃料,提供飛行愛好者更方便的飛機操作選擇。
貝爾直升機展示最新機型
德事隆旗下的貝爾直升機公司于珠海國際航展上首次在中國展示最新的機型貝爾505 Jet Ranger X 和貝爾525 Relentless。
在中國,貝爾206系列占整個貝爾機隊保有量的40%。貝爾505 Jet Ranger X 不僅繼承了貝爾206成熟的操縱系統、先進的技術,同時還擁有時尚的外觀設計。全集成式的佳明G1000HTM航電系統使駕駛員能夠迅速掌握關鍵飛行數據。透博梅卡雙電子控制系統(FADEC)Arrius 2R發動機使駕駛員的工作量大大減少。全新設計的座艙可容納5位乘客,其性能和耐受性表現極佳。
“我們的客戶對貝爾525同樣有著濃厚的興趣,”貝爾直升機中國區副總裁周安說。“旋翼飛機在現有領域和新領域的應用都正在增長,貝爾525是油氣勘探、搜救和執行公司任務的理想機型。”
貝爾525是世界第一架電傳操縱民用直升機,既降低了駕駛員的工作量又確保在嚴峻的作業環境下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通過配備專門為直升機設計的佳明G5000H觸屏控制臺,駕駛員能夠輕易地獲得飛機的關鍵系統數據。同級中最佳的有效載荷、客艙體積、載貨量、舒適度和大艙門全部體現了最先進的技術。
領世AG300公務機亮相珠海航展
領世AG300公務機由中航工業通飛研發,是我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復合材料渦槳公務機。本屆航展上這款公務機首次亮相,并進行了飛行表演。
領世AG300飛機采用下單翼、低平尾、單垂尾的常規布局,可收放式前三點起落架,增壓座艙,裝配以佳明1000為主體的綜合航電系統、GE公司的H8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其最高飛行時速可達600千米,最大航程可達1850千米。
領世AG300飛機作為單發渦槳類公務機的代表,引用業內專家的話來:“這就好比汽車中的‘帕薩特’,‘領世’的出現,讓我國在私人飛機制造領域直接越過了‘夏利’時代,進入‘帕薩特’時代。”同時,為滿足適航要求,中航工業通飛在可靠性、安全性、飛機的維修特性、制造質量控制等方面對領世AG300飛機有嚴格的設計要求,并且在研發過程中掌握了眾多關鍵的復合材料飛機設計、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