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進入心儀的美國名校,
優異的托福和SAT成績自然必不可少,但
是除了考試成績這項硬指標外,
美國很多名校在招生時還特別看重學生的多樣性,
所謂的多樣性,
除了一般人理解的種族、國籍、家庭經濟狀況外,
還要看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等許多方面。
埃默里大學的招生辦公室里,中國女孩袁文翀略顯緊張地坐在4位招生官面前,等待他們的下一輪提問。經歷了短暫的沉默,招生官Ellen指著袁文翀活動經歷的一欄面帶微笑地說:“給我們講講你是如何幫助那些流浪狗的”,聽到這個問題的袁文翀立刻覺得一陣輕松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對于自己這6年來幫助遭棄養寵物狗和流浪狗的義工經歷她有太多話可以說。
“我可以給你們看些相片嗎?”袁文翀問。得到招生官的同意后,她一邊用手機向他們展示自己在中國救助的那些殘障狗的相片,一邊開始向他們講述她和伙伴們是如何發現這些狗的,如何給它們提供救治,后續如何安置它們。
“是什么促使你去幫助這些狗?埃默里大學也有類似的社團活動,你會選擇參加嗎?”一位年長的招生官問袁文翀。“當然,如果他們愿意讓我參與的話”袁文翀答道,然后她談起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動物愛護者變成了業余流浪狗救助人員。面試官們在聽袁文翀講述的過程中沒有再提問,只是偶爾點頭示意讓她繼續講下去。
面試結束后,袁文翀心里非常忐忑,因為她2100分的SAT成績在眾多的亞洲申請者中并不突出。經歷了一個月的漫長等待,袁文翀驚喜地收到了享有“南哈佛大學 ” 美譽的埃默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面試官在眾多優秀申請者中選中了袁文翀?答案其實就在埃默里大學的錄取通知里。在錄取通知里,招生官Ellen首先肯定了袁文翀在學業上的努力和優異的成績,隨后強調了袁文翀6年的救助殘障狗經歷讓招生委員會覺得她是一個富有愛心、充滿社會責任感的人,而這樣的人正是埃默里大學所需要的。
什么樣的學生更容易被錄取?
聽完袁文翀的經歷翀,很多人覺得這可能只是一個特例,想進入美國名校,特別是常春藤大學還是要靠高分的SAT成績。但在2014年的美國本科學生錄取中,很多學生發現自己的托福和SAT都接近滿分了,仍舊遭到美國前30大學的無情拒絕。為什么在全國范圍內眾多SAT2300分的學子無法進入美國頂尖名校,而許多SAT成績在2000至2200之間的學子能進入常春藤級別的大學?難道美國大學不愿錄取高分學生?
加州大學上任校長Robert M.Berdahl曾在大學理事會建言本校廢除SAT標準,理由很簡單:SAT的可操縱性太強,部分學生可通過刷分來達到學校的錄取標準。康奈爾大學招生部門在2013-2014年度面試規則中更是明確指出:請不要詢問學生的GPA或SAT等標準化考試的分數,因為很高的分數并不表明真實能力。而哈佛大學招生主任威廉也認為,一流的學生不能僅憑考試成績來評估,而是要看他的綜合素質。
實際上,很多美國名校只是把SAT當成一個門檻,它們更看重的是綜合能力。
在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中,除了托福、SAT分數,還十分看重學生的社會實踐、課外活動和研究經歷,更著重考查學生是什么樣的人和個性特征。留學專家Christian指出:“美國大學特別是美國名校不只看你分數,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重要性甚至可以超過GPA和標準化考試成績。課外活動有一個總體原則,就是能夠向招生官展示出你的能力和潛力”。而已經在埃默里大學就讀半年的袁文翀對這些感觸更深,她表示:“和同學們接觸多了,我發現每個人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經歷都特別豐富,德國的Ann-Kristin是國際級的網球運動員,代表德國打過國家級的比賽;美國同學Tony參加過AAA冰球比賽,目前還是一支少年冰球隊的兼職教練;來自約旦的Nadia Naqrash高中畢業后休學一年,在這一年里去過約旦的各個地區,她教當地的兒童和婦女英語,參與為難民和孤獨癥兒童的服務”。這些活動不但對學生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等都很有好處,而且讓他們也更容易得到美國名校的青睞,美國大學更想招收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僅僅是成績優異的“書呆子”。
想要被美國名校錄取,中國學生還需要什么?
申請美國大學的熱潮一年高過一年,作為美國大學中的“豪門”,頂尖名校的申請人數更是與日俱增。以2014年錄取難度最大的斯坦福大學為例,共有42167名學生申請,僅有2138人獲得錄取通知書。面對僧多粥少的申請局面,中國學生只靠高分就能夠成功突圍的辦法失靈了。想要被美國名校錄取,中國學生還需要什么呢?
留學專家Christian認為“課外活動是所有申請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都要極其認真對待的問題。想進入名校,在拿到進入門檻的分數之后,就看你的課外活動了,剩下的就是寫好你的申請文書、如何說好你的面試內容。”課外活動包括很多內容,比如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學術競賽獎項或者像袁文翀一樣的義工經歷等等。分數相近的情況下,課外活動較為突出、有特色的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更大。
工作經歷和研究經歷是中國學生所欠缺的兩個方面。袁文翀說:“在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時候,申請表上所問的工作經歷絕不是義工,而是有薪水報酬的工作,包括暑期工作。在美國人眼中,高中生打工掙錢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獨立能力的體現,而獨立能力也是一種成功的表現。所以,暑期的帶薪實習往往是個很好的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如果與某個專業領域有關就更好了。”對于決定赴美留學的學生,袁文翀還建議他們可以動用一切可用資源幫助自己參與某些研究項目,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這個研究并非一定要參與某重點或者重大研究項目,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社區調查、暑期調查也是很好的課題,這樣的研究經歷也可以適當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告別功利
美國大學雖然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戶外活動、社區服務和對未來職業規劃和專業選擇是否清晰等,但并不忽視學生的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數量和質量,刻意地增加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數量,而活動功利性太強、質量不高的學生,都會被美國大學的招生官拒之門外。
“什么是奧數?”這是袁文翀和同學討論中國孩子課外活動時美國同學提出的問題。
袁文翀發現,對于在中國火了很多年的奧數美國名校生知之甚少,更別提所謂的“奧數班”了。留學專家Christian表示:“很多中國學生和家長有個誤解,覺得只有競賽獲獎或者學校組織的活動才算,比如校內的表演活動、校刊的編輯、學校球隊活動等,其實很多社區活動甚至家庭活動和個人愛好也可以算做其中的一個部分。”
而作為“過來人”的袁文翀總結的經驗是:真實的興趣才是最好的活動。她解釋說:“參加那些你真正瘋狂熱愛的課外活動,而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可能對申請有幫助。就像我在做殘障狗義工的時候,純粹是出于對于這些可憐小狗的關愛,也正因為這樣我才能全心投入,一直堅持下去。參加課外活動不能貪多,但得確保所參加的每一項課外活動上你都花了大量時間, 已參加了一段時間。美國大學看重的是在這個課外活動中學生究竟做了哪些實事,是不是認真努力地為之付出了, 在課外活動中有什么收獲,堅持了多長時間等。美國大學招生官往往喜歡深度遠遠甚于喜歡廣度”。
事實上,并不是美國大學不愿錄取高分的學生,而是有些高分的學生忽略了分數之外的綜合能力,越是頂尖的美國大學越看重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美國名校希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光彩,他們可以給學校帶來無限的生機,這正是學校在錄取時看重的,而學校為他們提供的最優質的教育將不斷激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未來成為成功人士和社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