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講話中明確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高校工作,始終關心和愛護學生成長,為他們放飛青春夢想、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高校學生組織作為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校園文化繁榮、帶動學生求知熱潮的中堅力量,是為廣大學子提供培養高尚的情趣愛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現自我才華的廣闊舞臺。加強學生會建設與規范學生社團管理有利于加強校園的思想文化建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積極適應社會、促進大學生成才就業。本課題以天津市各高校中的學生組織為基本研究對象,深入了解新時期高校學生會、學生社團的建設管理現狀、問題及深層原因,對我國高等院校學生組織的構建與管理進行深入剖析與探討,并從校園文化育人質量和人才培養標準的視角去研究如何在新的形勢下,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視角規劃工作,在引領校園先進思想、服務同學成長成才的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貢獻,研究如何通過學生組織的建設與管理,促進青年的成長成才,探索更科學規范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辦法,以利于高校學生社團更好地發揮其育人作用,對于今后各高校完善學生組織規范管理及發展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校學生會;學生社團;現狀;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14-02
我國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飛躍前進的新時期,時代的發展勢必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能夠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繼續深入,對高校學生會的建設目標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學生會和學生社團作為我國高校學生自治組織,是高校團建“一體兩翼”組織的“兩翼”。作為學生組織,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是培養大學生興趣愛好以及應用能力的平臺,是實現當代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有效機制的主要陣地,同樣也是凝聚當代大學生思想、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和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在高校的校風、學風建設中,學生會和學生社團起著上傳下達——聯系學校和學生的紐帶作用。從學校層面上講,通過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們最新的思想動態和學生們對于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一些看法。從學生層面上講,通過參加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到學校的最新資訊,可以更加便利地參與學校組織的某些活動,更好地為學校、為同學、為自身服務。在高校中,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橋梁作用意義重大,必不可少。高校學生會在高校學生自治管理中一直占主導地位,是高校學生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
一、加強高校學生會建設及規范學生社團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學生會與學生社團伴隨我國高等教育的完善而不斷發展,數量劇增,名目繁多,并逐漸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在帶領全校同學開展思想理論學習、校園文化、課外科技活動、志愿者與社會實踐等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主體定位模糊,職能分配不明。
1.加入動機不純,對組織定位不清。
高校學生會是在校黨委和上級學聯組織的領導下,在學校團委的指導幫助下,開展工作和活動的學生組織。而高校學生社團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學自愿組織的相對獨立地開展活動的群眾團體,是學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形式,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發展自我興趣、結交朋友的有效途徑。因而,無論是學生會還是學生社團,都應將“服務同學”放在第一位。然而,也有一部分學生煞費苦心地加入學生會是為滿足個人私欲,如加學分、拿獎學金等。不純的動機降低了一些同學在學生會工作的熱情,也使“學生會”一詞在一些同學眼里成為了“復雜群體”的代名詞,致使學生會形象扭曲,許多同學對學生會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在學生社團里,有些學生則把職務高低放在攀比的標準里,而不是比較自身對社團的貢獻和對社團的熱愛程度。
2.職能分配混亂,管理機制復雜。
一方面來說,在部分學生的眼里,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已經不是簡單的學生組織,而是一個存在于高校中的“名利場”,將社會上的趨炎附勢等運用到里面,使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定位和職能已經有所偏頗。從另一方面來說,對于高校共青團組織,加強學生會建設和學生社團管理平衡發展是一個新課題。在實踐運作過程中,兩大學生組織管理中的定位不明、職能不分等原因導致了混淆管理。這兩個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嚴重扼制了兩個組織的有序正常發展,削弱了學生會和學生組織在高校學生心目中的公信力。
(二)獨立能力欠缺,依賴程度較深。
從原則上講,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是受校黨委的領導和校團委的指導,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許多高校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其實是受團委直接的領導。因為黨委將青年工作和學生工作交由團委或學生工作部具體執行管理,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由于經驗較少,且資金使用和人事任免又由團委掌握,所以往往受到團委的控制比較多,這就導致有些時候學生會和學生社團要服從于高校團委的安排,不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工作,較少參與問題決策,缺乏獨立思考的鍛煉機會,使其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原本處于主體地位的學生會變成了附庸體,也使得學生社團不能真正按照本社團的設立目標來發展,不能把學生的興趣發展放在第一位,而經常從事一些與社團根本無關的事務,導致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不能很好地實現。作為高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不良發展會嚴重制約和限制學校的發展。[1]學生們加入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初衷是培養自我的獨立精神和處理各種事物的能力,然而目前高校所存在的這些問題,會打擊學生們的信心,壓制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學校學生工作的持續發展和學生成長。
(三)制度流于形式,工作執行薄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自身的持續高效發展,高校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建立了良好的制度。然而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建立的制度名目繁多,落實到實處的卻很少,其他真正有效的制度很難得到貫徹。這使得現代社會所推崇和流行的制度管理成為了空口白話,制度的效力大打折扣,最終流于形式化。高校經過長時間摸索,付出極大心血制定的制度成為擺設,這樣不僅僅會消耗掉過多的資源,也會浪費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學生會和學生社團過于松散的制度管理導致它們日常所開展的活動雜亂無章,使得原本量化的工作任務存在著很大的流動性和自由度。量化的任務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來進行衡量,不能有效地進行對任務參與者的獎勵和懲罰,更不能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工作任務的完成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完全靠小部分高素質且具有責任心的學生干部來完成,給了那些以混日子為目的的學生干部濫竽充數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
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執行力薄弱,使其成員不受制度的約束。沒有明確的獎懲體系使其近乎沒有組織紀律性可言,因此可能使人心不齊,缺乏應有的凝聚力和團結力,而它本身也會逐漸失去對學生們的吸引力,逐漸失信于廣大同學,逐漸拉大普通同學和學生組織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組織疏遠于同學,失去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存在的應有意義。
(四)活動形式單一,參與層面狹窄。
各個高校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所舉行的活動方式大同小異,活動形式單調,活動內容單一,每年都是一個套路。雖然每年高校要舉行的部分活動的主題是一樣的,但是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沒有創新意識,活動形式一成不變,生搬硬套。活動主辦成員把原本生動活潑的活動當成枯燥的任務來完成,這對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面貌的正面影響十分不利,且學生干部在這種活動中得不到很好的鍛煉,不能提高自身組織和協調能力。如果高校的活動目的僅僅停留在娛樂性這一層次,這樣的活動就像水過地皮干,沒有經驗和教訓可以總結,對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長期發展沒有益處。
(五)社團數量眾多,內部發展不均。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大學生所關注的興趣點正在大量增加,高校里社團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建立。但是學生社團數量過多也會嚴重削弱學校管理的精力,管理戰線拉得太長,學生社團得不到學校的有效引導和管理。[2]有些學生加入的學生社團過多,大大分散了學生的學習精力,使他們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社團活動中。有的學生社團好大喜功,強拉硬扯,盲目發展會員,以人多勢眾為目標而不重視質量的提高。而有的社團搞關門主義,不吸收新鮮血液,“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搞封閉的小團體。還有的學生社團權利集中于少數領導者手中,缺乏民主空氣,獨斷僵化。這些問題在高校里的學生社團普遍存在,不利于其良性發展。而在高校學生會里,部門分工不均,資源不能共享,從而導致部分部門發展勢頭良好,部分部門則是嚴重發展不足。此外,“管理松散,保障不濟,運行隨意”等問題也屢見不鮮。
二、加強高校學生會建設及規范學生社團管理的對策探究
任何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高校的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解決的途徑,采取適當有效的措施。
(一)建設定位明確,理念指導發展。
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文化是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一種積極進取的價值取向、一種敢于創新的觀念形態,是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服務精神與文化意義的有效融合,是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在不斷地為學校、為同學提供服務的工作中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文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本和不斷進行制度與文化上的創新,它的主要內容是提升先進的服務理念,建設優良的服務工作,塑造學生組織在普通學生之間良好的形象,同時培育優秀的學生組織干部,為學生們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在社會有良好的發展做準備。
(二)加強思想素質建設,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理念。
1.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為了使學生干部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各高校必須根據學生組織的性質和特點,通過多種途徑和多種方式來鍛煉學生干部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干部綜合素質。學校可以制定培養計劃和方案,定期組織學生干部培訓,指導其開展工作。同時召開學生干部經驗交流會,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2.培養學生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學生干部為了履行崗位職責,切實為同學服務,總要花費一定的精力,犧牲個人的時間,為學校和同學服務。因此,各高校應注重培養學生干部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指導教師及團委領導機構應為學生干部樹立熱情高、干勁大的榜樣,激勵學生干部與時俱進,創造性地務實工作。
參考文獻
[1]丁力.高校學生社團管理體制發展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09(07):92-95.
[2]汪宗田,傅安洲.德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述評[J].思想理論教育2007(1):23-26.
[3]張藏云,李玲玲.論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招聘與激勵[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8):250-251.
[4]Addams, H. Woodbury, D. Allred, T. Developing Stud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while Assist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J].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0(73): 282-290.
[5] Alfeld, C., Stone, J. R., Aragon, S. R., et al. 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value added by Career and Technical Student Organizations to students’ high school experience[J]. St. Paul, MN: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007: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