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談傳承與保護納西族原生態(tài)文化的藝術實踐

2014-12-31 00:00:00和金花
人間 2014年27期

摘要:由于一度的歷史階段對于少數(shù)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的意識較弱,流行文化對社會精神文明的主導地位導致了原生態(tài)的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大眾的關注,少數(shù)民族原生態(tài)文化僅僅是靠一些老藝人在口傳心授的教學來保存,難度大,收效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急需要一大批文藝志士用自己的實踐去領略、完善與構建傳承的內涵,搭建傳承的平臺。筆者從實踐出發(fā)從我做起交流傳承的感知,旨在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民族文化的珍貴與藝術的魅力。

關鍵詞:納西族;原生態(tài)文化;藝術實踐;藝術靈感;信念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26-03

在現(xiàn)代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原生態(tài)的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大眾的關注,少數(shù)民族原生態(tài)文化僅僅是靠一些老藝人在口傳心授的教學來保存,難度很大。因為技術和地理等條件限制因素,很多珍貴的民族文化素材并沒有被完整保存下來,有的已經永久失傳了,對于民族文化來說這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和遺憾。所以傳承與保護納西族原生態(tài)文化已經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和故事告訴更多的人如何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民族文化在今后社會、經濟建設與競爭中的偉大作用及優(yōu)勢。

一、演練的實踐使我產生傳承納西族原生態(tài)文化藝術的靈感

我是幸運的,87年,也就是我剛剛入團半年的時候局長找上我,他手里拿了一大摞盒帶對我說:“小金花,你要是能在一個星期內學會這些納西歌曲我就讓你去日本。”我心里沒了底,因為我的家鄉(xiāng)一直以來是說納西話、唱藏族歌,并且加之以前很少在臺上演納西歌曲,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只能時時刻刻聽,加緊時間練習……一周過去了,當局長再次找上我時我向他演唱了一首《哦蒙達》和《納西情歌》,他笑了,并立即拍掌決定叫我加入赴日本演出隊伍。這些歌曲在日本演出期間得到了一致好評,我便沉下心來思考是否去多學多唱一些納西族本身的音樂,凸顯一下民族音樂色彩。然而,這一舉動與構想也是對我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個歷史轉折,我意識到了本民族音樂的魅力與重要性,隨即開始了對納西族歌曲更深入的學習與演練。

在一次次地演出中我積累了一些經驗,也遇到了很多好心的老師耐心地教我,這些東西雖然沒有用文字或圖片的形式完完整整的保存,但卻印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以后由于團領導以及老師們的器重與鼓勵,我獲得了更多演出和參加各種比賽的機會。讓我這樣一個從山里走出來的女孩擺脫了自卑,強化了自信。在我夢想的路上無論是對我人格、品質還是藝術素質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我在藝術殿堂受到了濃濃的熏陶,我從心里感謝他們。

90年,在工作八小時外,我還參加了著名人士宣科老師的團隊——“納西古樂會”。這個地方與我平時表演的場合不同,觀眾的范圍和地域都擴大了,不僅包含了各行各業(yè)的人,也包括了來自世界各地區(qū)的觀眾。在這里表演的都是一些老藝人,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我接觸了納西洞經音樂和白沙細樂,學到了琵琶樂器演奏方法技巧。同時也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納西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這種民族文化的氛圍讓我震撼,讓我在與這些古稀之年的老人和這種細膩音樂的碰撞中深深折服。這時我才知道自己還有許多藝術的不足和需要填充的空白。跟隨著這個團隊,有了更多的機會外出學習與交流,曾到美國、挪威、丹麥等國家也赴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大陸各地演出,為國家主席及領導佩戴了金鑰匙,接待了諸多國外的王室貴族------。幾年的藝術實踐活動,讓我覺得最榮幸的是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里表演,看到這些學生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里學習不禁想到了自己,滿滿的都是羨慕,我也暗自下決心要學習一些文化知識了。

老實說在“納西古樂會”的這近十年間我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見聞,也從一個青澀懵懂的少女變成了妻子、母親,這讓我對生活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思考。在國內外的各種演出與交流當中,我不斷地了解不同種族與民族之間文化的巨大差異,曾被藝術用不同形式表現(xiàn)的真善美所打動。從此,“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領域不同時代的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便成了我的行動指南。

2000年,由于各種原因,我離開了“納西古樂會”加入了一個崇信納西本土東巴教的民間演出團體——“東巴宮”。隨著麗江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這里已經不僅僅是納西族古樂的表現(xiàn)窗口,它更多地匯聚了納西族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包括神秘的東巴教本身、納西族歷史、世界上獨有的象形文字和最年邁的老者——東巴的活化石。這里的老人對我都很好,時常會帶著我去家里玩,認識更多的前輩和老藝術家,讓我更充分地吸收了這文化根部的精髓。在與他們在交流中,我們大多時候都是促膝長談,并沒有刻意地作為一個老師或者一個學生像普通教學那樣,這些老人的慈祥、親和總是讓我忍不住把他們都當成是自己的長輩、摯友,與他們無話不談。我向他們學習的過程中,老藝術家們總是有豁達的心態(tài)和善良的金子般的心,一絲不留地傳授給我和任何一個向他們求教的人。從此,我又學習了一門獨特的樂器─口弦。我們的談話往往一次就會有大半天時間,我能感受到老藝術家們迫切地想把本民族的文化藝術趕緊保留下來的心愿, 我每次與他們相聚之后都會自己找方法把所學的記錄下來。我深知:他們是把我當做了這些文化的傳承人啊,我也意識到了自己肩負重任,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事,傳承民族文化乃是我們這代人甚至于下一代人應該做的。這時,我腦海中產生了靈感與夢想,產生了要向大眾和下一代傳播這些最本真文化的初步構想------。

二、比賽與演出的實踐培育我登上傳承納西族原生態(tài)文化的藝術殿堂

傳承民族文化需要足夠的自身能量與素質,增強自己的藝術能量是傳承民族文化前提條件。在藝術道路上,向老一輩人學習傳統(tǒng)的音樂是一部分,但是作為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來說,我認為參加各類比賽和高質量的演出對我的成長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老實說,這么多年來參加過多少次比賽和登上多少次舞臺已經記不得了,但是有那么幾次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難忘的經歷是在我十六歲那年只身一人前往省城參加一個省內少數(shù)民族的民歌比賽,那時候對原生態(tài)無伴奏的唱法的意識還沒有形成,我到了那里看到大家都帶著樂隊前來,在排練時別的歌手都帶著樂隊一起,我只好一個人在舞臺上清唱,心里沒有了底。這時一位大伯走了過來,親切地問我:我是不是從麗江來的?我回答他:是的。從后面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了這位大伯也是麗江人,我和他還算老鄉(xiāng),他是當時迪慶州歌舞團樂隊的隊長,當他知道了我并沒有樂隊的時候,主動提出要幫我伴奏。再幫我記譜和幾次排練過后便幫我在比賽中伴奏。雖然這次比賽沒有獲得很突出的名次。但我的收獲比獲獎還高興,因為三四十人的樂隊這樣無條件的幫助一個競爭對手,讓我想明白了許多,音樂帶給我們的并沒有第一、二名之分,更多地是打開了我們的心胸和在一起相互學習的心態(tài)與欲望。這位大伯和我的緣分也從此拉開了序幕,后面才得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和藝術家,為納西族的民族音樂做了許多的努力并且把我們的藝術傳承歷史帶到了他走到過的地方,她是一位老者令我敬仰,他是一位匆匆離去的藝術家令我惋惜。2013,他去世了,但他留在我心里的不是物質,是一種傳承精神,這種精神伴隨我到永遠-------。

也是從這次經歷開始,我大膽地報名參加了更多的比賽,也獲得了更多地演出機會。通過這些比賽以及演出,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并且在全國范圍內彰顯了我們納西族的音樂與文化。最近幾年,我參加了許多省級和國家級的比賽,并取得了令自己較為滿意的成績,這其中的努力和堅持只有自己知道,乃是前輩的期望力加上自己的努力合成的永不變的金剛石。

1992年,我參加了在云南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藝術節(jié)”,我參演的節(jié)目《跳云南》被云南省文化廳評為一等獎,那時我演唱的是一首納西族勞動歌曲《栽秧調》,歌詞大意是歌頌辛勤的納西勞動人民和分享收獲的喜悅,這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改編歌曲的一次嘗試,也是首唱,沒想到收獲如此好評,于是這首歌曲成為了我的成名作,在往后很多的比賽中這首歌都伴隨著我。這首歌在家鄉(xiāng)也流傳開來,變成了納西族膾炙人口的民族之歌。

2000年,我參加了作為五十六個民族一起慶祝新年的“CCTV五十六個祝福春節(jié)歌舞晚會”,代表納西族演唱了《栽秧調》和《三月百花開》,能夠代表自己的民族參與到盛大的活動中我感到無比欣慰,無比榮幸。

2004年,我與和民達老師一起參加了“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斬獲銀獎,和老藝人的合作讓我明白了不能以浮躁的態(tài)度面對榮譽,面對榮譽而是應該更加虛心更加努力,因為藝術和生活都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登峰造極,唯有不斷的傳承與創(chuàng)造才是根本出路。

2006年,我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藝會演——盛世情懷”比賽榮獲團體金獎及個人優(yōu)秀獎,經過不斷改編的《栽秧調》再次獲獎,這給與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勵。同年,我參演的《哦蒙達》在“首屆CCTV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中獲得了“維護民族團結,弘揚民族精神,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做出貢獻”的良好評價。

2007年至今,我參加“云南大型原生態(tài)民族音樂集——云嶺天籟”的演出,這里匯聚了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音樂與舞蹈文化的精英,不僅僅有全國知名藝術家和優(yōu)秀演員,更有國內最頂尖的幕后制作團隊,整個演出的成功與每個人的付出都分不開,我從這里既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也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2008年,我和妹妹達坡瑪吉的納西姐妹組合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個人單項決賽”中獲得原生態(tài)銀獎,這對我和納西族的民族音樂都是一個極大的肯定,在全國范圍內擴大了納西族音樂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我的內心備受鼓舞。也是在2008年我在國家大劇院參加了“際民歌博覽音樂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同臺演出,收到了好評。我想,這對于我個人和我們民族的音樂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2008年7月,我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在此之后,我更全身心的致力于民族文化工作的研究、傳承、發(fā)展和收集整理,于2010年被吸收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成為本土為數(shù)不多的取得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資格人員之一。

2009年9月納西姐妹組合(和金花、達坡瑪吉)參加文化部主辦的中華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中國原生態(tài)民歌展演”,同年,參加“首屆武定國際民歌節(jié)”獲成就獎。

2010年,在《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中,我的作品《嫁女調》在比賽中獲得“群星獎”。

2011年,為了隆重慶祝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頒布,我參加了“守護家園,文化表情——風土紀述”展演。在4月的中國原生態(tài)民歌盛典暨中國民間文藝第十屆“山花獎”系列活動中,榮獲“優(yōu)秀傳承人”獎和“展演金獎”,12月,我表演的《嫁女調》榮獲“第十屆民間文藝山花獎”和“民間藝術表演獎”,且在同年獲得了云南省文化廳頒發(fā)的“十一五”云南文化建設“先進個人”稱號。也是在2011年的12月我參加了由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與非遺和原生態(tài)相遇”的展演,獲得了新一代音樂學院學生們的喜愛,我很高興年輕人能接受并想要學習這些傳統(tǒng)的音樂。

2012年,我們參加的演出——“云嶺天籟”在“第四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藝會演”中獲得了金獎,而我個人獲得了最佳新人獎。

這些年來不斷取得的成就和不斷變大的舞臺既是對我的一種肯定,更是對納西族民族文化的一種繼承。在眾多榮譽面前,作為人口僅有30萬左右的少數(shù)民族來說,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保護原生態(tài)音樂的意識已經深深嵌入我的血液,我有一個愿望,讓自己成為一個帶頭人,帶領新一輩的傳承者走上臺,走出去,去到國內外展示我們獨特的中華民族大文化。

三、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堅定傳承納西族原生態(tài)文化藝術之信念

這些年走了很多地方,除了大陸和港臺地區(qū)外,我還多次出國交流學習,跟別人學到了很多,也見到了很多。我很欣賞一句話:“你連世界都沒見過哪里來的世界觀。”雖然說不能那么絕對,但這些經歷對于我而言是人生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盡管我沒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但我在周游世界過程中聽到了,看到了,經歷了世界的七彩與藝術種種,這些都是我借鑒、崇尚、學習的藝術課程。

前面提到了,我第一次出國是在87年,那時我才有十六歲,在那個團隊中,我的年齡也是最小的,受到了很多老師的照顧,因為有了大家的陪伴,讓第一次出國的我才不感覺那么膽怯,少年的加倍的我受到了陽光雨露的滋潤。

1996年,因為麗江地區(qū)和泰國有文化交流市場,聞之,我就和幾位老師一起去了泰國。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我看到了他們對佛教文化的虔信和佛教對對他們精神上帶來的影響。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們民族的東巴教,都是慰藉人心靈的,我想只有心地善良的民族才會有最質樸的音樂。

1999年,應挪威國王的邀請,我們又到了挪威和丹麥。那里有世界上最獨特的風景,當時記得是九月,一天當中只有大概2個小時的黑夜,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神奇的體驗。但令我留下難忘記憶的是一個挪威的老藝術家,那天我們在翻譯的幫助下和她促膝交談,我向她演唱了納西族出嫁時的歌曲《嫁女調》,不想她竟然隨著這歌曲慢慢抽泣起來了,唱完過后,她久久不能平靜,說是想不到世上竟然有如此美妙的音樂。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我們遠隔重洋,但是對于美好事物的理解是相同的,她跨越了膚色與語言,這就是音樂的共享特性與獨特魅力。

2005年,我受到康涅狄格大學的邀請在美國展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講學和交流。這段時間我到了美國的十三個州市的很多學校藝術中心,幾乎每一場都座無虛席,觀眾們熱情很高,當我講到了云南原生態(tài)的多樣性時,場下的人無不驚嘆:這樣一個地區(qū)怎會有這么多民族的融合與絢麗的文化,當時就有很多人對那里產生了真真的向往。在一次觀光中,我發(fā)現(xiàn)在美國西部的一所大學里竟然有一個博物展覽是關于我們納西族的東巴教,那時我很驚訝他們對我們的文化如此重視,所以我在想:身為納西族兒女,我們更應該重視與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當時的行程也是緊鑼密鼓的。感覺自己為民族做這些事總是充滿了熱情,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2007年收到邀請我再次赴美國參加“史密森民俗文化節(jié)”,“史密森民俗文化節(jié)”是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慶典,她的魅力吸引了近百萬觀眾前來觀摩。這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舞臺,在這里唱出納西族自己的聲音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不止一次有觀眾向我了解我們的變化,看到他們驚訝的表情,我心里很是高興。這一次的演出獲得了各個國家友人們的肯定,我個人也與他們結下了不解的藝術情緣。

2009年,我去到了芬蘭參加一個音樂節(jié),這次我們云南組織了各個民族的原生態(tài)演員和他們國家的流行音樂藝人同臺演出,這種形式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從傳統(tǒng)繼承過渡到發(fā)展的變化也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我想以后國內也要這樣發(fā)展,吸取精華揚長避短讓年輕人感知民族,喜歡民族的文化。

2010年,我和國內知名藝人龔琳娜一起赴比利時參加“東方之聲”藝術團,這次的收獲不在于去表演了什么,而是我覺得作為一個民族文化傳播者的身份向比利時的藝術家和學生們進行國際間的交流,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向他們介紹我們民族在“老者”——百年后而表達人們哀思的歌曲,在場的包括我都被這氣氛感染留下了眼淚。有一位藝術家感慨道:真是個了不起的民族,這種對“仙人”的尊敬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2011年,我再一次參加了“東方之聲”藝術團,遠赴新加坡、瑞士、瑞典、荷蘭和德國演出,歐洲是個美麗的地方,所到之處都被人與自然的和諧所打動,也仿佛尋求到了那種返璞歸真的體驗,我想人和自然的交流一定是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的環(huán)節(jié),我不禁想到了哺育我們的雪山草地。這一站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是一對荷蘭夫婦,他們雙雙都是藝術家并且酷愛中國的民間文化,在走遍中國的同時留下了極其珍貴的采風,我們在2010年時結緣,到了一站,他們二人幾乎全程陪同,并且真心幫助我們安排演出,充當我們的免費翻譯,真不敢相信這樣善良的人,其夫人竟然身患癌癥,我回國之后便收到了她丈夫從荷蘭寄來的信,說他的夫人已經離開人世,臨走前還說到了我們給她留下的深刻印象,為表懷念特地寫下了這封足以其表達深情厚誼的信。此時,我感覺就像做了一場夢,這個職業(yè)和我所在做的事不僅僅是一種機械的傳承,是一份人與人之間真情的流露,更是一種生命的升華。

2012年,我又一次踏上了歐洲赴德國參加“東方之聲”藝術團。和很多老朋友們見了面,他們高興地對我說:這一年他們多次前往云南,走遍了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領略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我知道我的努力得到了一些收獲,辛勤的耕耘看到了秋天的碩果,我們看到了世界,世界記住了我們。

2013年,我赴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參加了“柏林國際交易會和文化交流會”。同年,我赴瑞士參加《感知中國·美麗云南》的演出,在日內瓦聯(lián)合國總部和全世界的大使一同進行交流和探討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 在這樣高端、頂級的人群場合能代表自己民族講出感慨之語感到無上的自豪與榮幸。

2014年我又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參加旅游文化交流演出。

到國外演出的日日夜夜,朝朝暮暮,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把我們的文化帶到世界,把世界的文化傳給中國;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的目標就是通過我的傳承和宣傳讓更多的人看到并重視、保護、發(fā)展這瀕臨消失的文化藝術。

我有一個構想,在麗江開辦一個納西族文化工作室,把我知道的和老一輩藝人傳說的的民族文化藝術通過教學的形式向更多的人傳授,讓下一代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這項光榮的工作中來。在納西族文化發(fā)源的地方讓自己的文化首先得到傳承與發(fā)展,在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時熱愛自己民族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讓這些古老飄香的民間音樂在今后的競爭中形成獨有的魅力。筆者經過多年的努力與不斷地學習,成為了納西族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這份傳統(tǒng)文化得到發(fā)揚光大,通過不斷地采風、整理、改編,有了《嫁女調》、《栽秧調》、《犁牛調》、《吟酒歌》等一系列較為成熟的作品,這些歌曲在世界范圍內都有所影響,所以我認為有能力的各個領域的朋友也能積極加入到這個行列里,為傳承和傳播我們的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總的來說,對于納西族民族文化的保護憑借幾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要讓社會從各個方面重視起來,從教育入手,以宣傳為輔,更重要的是增強民族文化在競爭中的優(yōu)勢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民族文化的珍貴與其中的魅力,才能從教學和市場中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起到實質性作用。

作者簡介:和金花,1971年9月19日出生,云南-麗江人;1986年11月參加工作,任職于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工作隊,2008年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準備申報國家一級演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欧美日韩动态图|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婷婷成人综合|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AV在线天堂进入|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色播五月婷婷|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亚洲av无码人妻| 久久福利网|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日韩在线中文| 久久免费成人|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在线毛片| 欧美一区精品|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日韩二区三区|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亚洲国产清纯|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9|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激情成人| 四虎影院国产|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丝袜亚洲综合|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欧美成人aⅴ| 国产精品va|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亚洲成a人片|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日本黄色a视频|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亚洲成年人片|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欧美高清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