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出現,刑事案件的發生卻不斷的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為了還百姓一個公道、一個和諧環境,通過使用視聽技術將能夠有效的對案件進行快速的偵破,還百姓一個出入平安。
關鍵詞:刑事案件;視聽技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D9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50-01
一、引言
視聽技術通過加載完善視聽資料確保了相關信息的直觀性、有效性、連續性等特征。這種基于視聽技術下出現的視聽信息,有效的將證據進行了整理表現。面對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視聽技術在刑事案件中的利用價值將不斷提升,必然在刑事案件技術應用中大行其道。
二、刑事案件中視聽資料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視聽資料的概念。
面對刑事案件發生所產生的危害,為了能夠有效的掌握相關的證據,一般會采用視聽資料進行安檢證據的整理。通過使用錄音資料、錄像資料等高科技設備提供相關資料。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認為視聽資料就是使用高新科學技術以及相關器材將刑事案件案發現場的過程、聲音、影響再現的工具,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真實證明,強化客觀性、關聯性等。
(二)視聽資料的特征。
1.視聽材料需要借助物質才能夠有效的進行保存,所以在使用中具有對物質的依賴性。
在進行證據的合成以及分析的時候,必須使用相關制定設備才能夠完成。對于刑事案件中記錄的相關音頻、視頻、圖像資料,都不能夠單獨的存放,是需要依賴于物質載體保存的。如果這些物質載體消失,那么視聽資料信息就會隨之消失,其對物質的依賴性相對較高。
2.視聽資料的儲存容量大、穩定性強。
視聽資料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具有高度連續性,且錄音、錄象的磁帶和電子計算機存儲的數據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便于保存、反復使用的優點,同時與證人證言等容易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發生變化情況相比,視聽資料不易受這些因素影響,具有較長時間穩定性。
3.視聽資料在使用中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以及直觀性。
這兩種性質,有效的還原了當時案發的空間環境的具體發展狀況。視聽資料作為一種真實存在的證物,只要保證在視聽材料的制作中使用的方法正確得當,一般就不會受到維嘉因素影響,并且能夠給位直觀的闡述還原案件的真相。由于其具有高度的還原性,所以在當今形式案件中一直是是非判斷的依據。
4.視聽資料具有一定的造假性。
由于當今科學技術較為發達,借助科學技術為載體的視聽資料極易被用來造假,或者使用相關先進設備進行內容的篡改。所以其易于造假的特點非常嚴重。所以,一般在進行案件的審理中需要對相關視聽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分析,一旦發現問題,便不能夠作為單獨的定安依據。其中重要的鑒別方法就是證據關聯性鑒別法。
三、視聽技術在刑事技術中的具體應用
(一)固定特殊證據。
在進行刑事案件現場證據采集的過程中,一般都會使用照相機進行拍照取證,或者通過繪畫等方式提取一些不容易提取的證據。但是這種靜態的圖像覆蓋的信息較為狹窄,進行證據制作的人員往往會受到現場環境以及自身情緒的影響。不僅如此,由于外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這些證據極易發生變化或者消失,所以此時應該在第一時間使用視聽技術進行確認。
我們對其進行了簡要的歸納。首先是容易發生改變的證據。這類證據主要是指本身的物理特性在外界的影響下容易發生本質變化。其次是案發人以及好奇群眾等,在案發現場作出了物質的破壞,對證據收集的準確性等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能給與真實再現。最后一點就是相關的證據沒有任何辦法被其他的物理設備所使用。
(二)獲取偵查線索。
由于視聽技術漸漸成熟,在車站、機場、銀行、交通卡口等其它公共場所安裝監控系統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如在這些地方發生了案件,其當時的錄像資料能提供信息證明案件真實情況。對這些錄像進行審看、研判對案件的定性、查明犯罪提供線索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銀行搶劫案件發生后,銀行工作人員以及當時的儲戶都處于驚恐中,很難對現場環境和犯罪嫌疑人的有關情況詳細描述,而銀行監控系統的資料卻不會有任何主觀的影響,將真實的再現犯罪時的現場情況,為偵查人員準確描到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最有力的線索,例如周克華系列搶劫殺人現場,發案時的錄像資料為描述犯罪嫌疑人的身高、體型、動作習慣提供了重要線索,成功描繪了犯罪軌跡為破案指明了方向。
(三)審訊過程中錄音錄像。
面對刑事案件審判中一部分犯罪嫌疑人的僥幸心理,他們在庭審的時候往往會進行當堂翻供,希望為自己爭奪時間,尋找辯護自己的辦法。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相關的偵查以及審訊的人員可以對案犯、重大案犯、死刑犯等進行全程審問的錄音或者錄像。在進行庭審的時候進行當庭播放,使事實昭然若揭,避免嫌犯尋找各種理由當庭翻供,影響庭審。
(四)錄制證人證言。
在進行刑事案件的庭審過程中,由于需要提供一些相關的證據就難免會需要證人當庭作證。但是由于部分證人不愿意或者不敢進入法院進行作證,害怕打擊報復,價值一部分受害人不愿意將自己的隱私或者自己尷尬的精力被外人所熟知,對于某些事情一些證人難以在眾多庭審法官面前開口等,對于委托代理人對自己的證據進行闡述等。面對這些情況的存在,相關人員可以對受害人或者證人進行證言的錄制,在估計被害人及證人的心理感受上,又提供了當庭證據。
結語:
為了有效的達到刑事案件的快速偵破目標,在刑事案件證據采集中應用視聽技術,將能夠推動我國刑事偵破能力,降低社會犯罪率,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定和諧的家園。
參考文獻:
[1]徐劍.淺談視聽資料在反貪偵查中的作用及完善方向 法制與社會 2010年25期。
作者簡介:
趙玲玲(1982-6)女,漢,河南省封丘縣,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視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