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課件教育是現代化科學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它具有形、聲、光、色等特點,多媒體課件能形象、直觀、生動地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愉悅、自由的氣氛中接受新知識;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被過分的抬高,很多教師凡是公開課都使用多媒體,此外不少觀摩課也皆以此為首要條件,不用多媒體便沒有“檔次”,便與獎無緣;這種形式上的觀念使得多媒體課件沒有充分地起到好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利弊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54-01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能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其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也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1.利用“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錄像突出教學的重點內容。筆者以《白楊禮贊》一文為例,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們通過自學、討論;讓學生了解白楊所具有的一些優良品質,體會白楊樹“高大挺秀”的外形特點和“生命力頑強”的品格特點后,筆者再播放一些相關的錄像:比如《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畫面上,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楊樹,直插藍天,在漠漠黃沙中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的畫面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學生更直觀地驗證了白楊樹的特點,所配優美的音樂也能夠使學生進入一種美的情境之中,接著,筆者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誦課文,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地入情入境去學習了。
2.根據文本中的知識點來設計相關的學習視頻。筆者嘗試在課堂教學方面運用多媒體形式,用自己設計的課件配合課堂教學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講《長城》一文時,筆者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邊播放錄象,邊放錄音,讓學生思考長城有什么特點這一問題。當學生看到長城雄偉壯觀的畫面,聽到豪邁贊嘆的聲音的時候,他們的就情緒就會高漲,進而積極踴躍地發言。有些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說出長城的特點“長而壯觀,高大堅固”就會脫口而。接著畫面設置問題:“想想,為什么長城會有這么宏觀的特點呢,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更加濃厚起來。現代化教育手段,使學生思維整體結構獲得優化,向追求“獨到”探索“最佳”的創造性思維發展。
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認知的感性材料,更是為了在學生對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再現情境,以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促使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次發展。
1.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刻舟求劍》一文明白找不到劍的原因是教學重點。教學中可以通過演示活動幻燈片,讓學生觀察“船靠了岸”或“船在行駛”而“寶劍”沒有隨船走,即“船動劍不動”讓學生明白“那個人”找不到劍的原因。多媒體教育的直觀、形象、生動,啟發了學生思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2.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課文中只是通過文字的敘述和少量插畫呈現的形式供學生學習,但由于學生對壁虎缺少基本的認識,仍有較多的疑惑沒有解開,如“小壁虎為什么斷了尾巴之后還會長出來”、“壁虎在什么情況下會斷尾巴呢”等。一方面由于寓言故事式的文章內容對這些疑惑并不能很好的解決,另一方面學生對于科學性的解釋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多種表現形式,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方法來解答學生的疑惑。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寓教于樂,既活躍了課堂,又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1.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然而有些課文涉及的知識比較專業、復雜,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即使反復讀也難以領會、感悟其中的知識意境。又如教學《與象共舞》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泰國的獨具風情的一些圖片,再配以空靈的佛教音樂,這一創新的導入設計,從視覺和聽覺上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引領學生去了解異域文化,進而走進文本去感受人與象和諧共處的獨特境界。
2.視聽結合,在趣味性的氛圍中激發興趣。讓多媒體的畫面和聲音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直觀性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結合起來,產生一種趣味化的教學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會不自覺地產生興趣,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筆者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時,先讓學生傾聽配有音樂的課文朗讀錄音,逼真、生動、優美的聲音,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緊接著筆者再讓學生一邊看動畫片上西沙群島的美景,一邊進行講解。海底嬉戲的魚群,蠕動著的海參,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好看的貝殼和巨大的海龜的畫面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教學始終使學生處于愉悅的心情中,也使他們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活動中。
四、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示出的弊端
不是所有的課堂都可以拿多媒體來上課。如若一味的追求電子科技,簡單的把多媒體作為黑板的替代品,過分強調人機對話,阻止了師生交流;教學中不能忽視基礎。多媒體教學中存在著舍本求末,答案單一的問題等。對于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示出的弊端,不論是學校還是老師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加以克服。
不能因“電教”而強迫“電教”。多媒體的教學要從實際情況著手,要學會做更好的抉擇,不要每次課都離不開多媒體的使用,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最好的。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亦可以使用其他的教學方式,使之相互結合,取長補短。
舍棄語言的根本,沒能重視傳統教學的優勢。傳統教學對于語言文字的品味和咀嚼使得語文這門課程彰顯出了它獨特的語言魅力,不論是從審美角度來講,還是從語言學習角度來講,都具有很大的傳承價值。有些時候,多媒體資料不僅不能良好地體現出一些語境的獨特環境和感覺,而且還有可能束縛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最終使得語文教學喪失了其最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語言品味與賞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多媒體課件運用的得當可以使語文教學如虎添翼、錦上添花,但是,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則會事與愿違。因此,這就需要我們一線教師辨別地去看待這個問題,合理綜合地去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適當地去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使現代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陳小鶯. 精心選材 慧眼觀察 妙筆抒趣——人教實驗版第七冊第二單元“觀察事物”作文指導[J].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09(11).
[2]郭越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利與弊[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2(14).
[3]丁美圯.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J]. 湖南教育. 2004(04).
[4]戴向紅.淺談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5]劉一.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原則探析[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