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來,高中物理教學到了最后階段的總復習時,總是顯得內容很多,問題很多,各種矛盾錯綜復雜,課堂教學工作往往忙亂不堪,效果自然不會很好。本文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深入研究,總結出一套循序漸進的方法,即:“閱讀歸納,應用釋疑,深化綜合,模擬訓練”十六字方針。
關鍵詞:高中;物理;復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072-01
高中階段,物理是一門既重要又難學的基礎性學科,特別是在高中復習階段,怎樣才能提高物理的復習效率和質量,從而為高考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的高考復習實踐,總結出一套循序漸進的方法,即:“閱讀歸納,應用釋疑,深化綜合,模擬訓練”十六字方針。
一、閱讀歸納
整個高三復習目標是最廣泛地掌握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最大限度地解決各種物理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沒有扎實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是不可能的。這一關系往往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容易被忽視,實際上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如果離開了基礎知識去講能力,那么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說基礎是很重要的東西,因此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就成了搞好高三復習的重要環節。怎樣才能讓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呢?讓學生去閱讀課本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讓學生閱讀物理課本,完善各章節的基礎知識,理解好各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及各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豐富學生進行各種有效思維的要素,將繁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零星的知識條理化,形成有效的知識網絡。具體操作過程是:以章為單元進行閱讀。在熟讀課本的前提下,進行歸納總結,列出每單元的知識結構圖表,并在這一過程中理解記憶。通過這樣的過程,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歸納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真正能得其要領,吸收其內涵,把握好知識體系。直到學生能夠看課本的目錄就可以說出相應的知識和有關規律,真正把書讀薄,這樣就避免了通常的以老師為主,由老師總結歸納,再向學生傳授,老師上面講的頭頭是道,而學生聽過易忘,記憶不好,理解不深的現象。為了使這一過程能順利完成,開始老師可以給學生具體的指導,做出示范,然后讓學生做,并做出相應的檢查,選出一些做得好的給學生展示,可以起到激勵和榜樣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必要的補充,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能更完善、更深刻地掌握好所學知識,從而為下一環節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應用釋疑
應用是把所學到的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它的作用一方面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另一方面是通過對知識的應用,在應用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如閱讀能力、審題能力、理解與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并不斷豐富和積累解題的方法和技巧。這一環節先由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或者自編一些典型的題目,讓學生先分析題目,弄清題目的含義,題目所給的或者隱含的已知條件,題目要求的物理量以及題目考查的內容,初步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和思考方向,從而找到解題的步驟、方法和技巧。老師著重通過提問方式盡可能了解到學生解題思維過程,設法發現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學生所出現問題的性質,是知識性還是方法性或者是解題技巧方面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糾正。在這一過程中仍然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不要總是維持教師講、學生聽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就算是教師有預見性地知道學生會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剝奪學生出錯的權利,因為很多能力的提高可以說是在人不斷犯錯和糾錯的過程中獲得的。即使是教師講解也要盡可能地展開解題的思維過程,有時甚至有意展現錯誤的思維過程,讓學生來糾正,而不是解題的直接結果。
三、深化綜合
深化綜合階段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知識的綜合,二是能力的綜合。知識的綜合就是物理學科內的綜合,就是把高中物理中不同部分的內容,即把力學部分、熱學部分、電學部分、光學部分和原子物理部分的內容有機地組合起來,去解決一個較為復雜的物理問題。能力綜合就是要求學生在已經構造好章節、各知識塊的網絡結構的基礎上,尋找到知識網絡之間的相互聯系。克服在單一知識塊中形成的單向思維。把單向思維轉向多向思維。實現思維的躍遷。
四、模擬訓練
模擬訓練是高三復習的最后環節,是考前的沖刺階段,相當于實戰前的軍事演習,它主要達到的目標是:
(一)考試心理的訓練
高考對每個學生來說是再重要不過了,是決定著他們前途和命運的大事,正由于這樣,所以考場里出現緊張、忙亂、懼怕等等的心理是常常發生的,而這些心理狀態恰恰是進行有效思維的大敵,會嚴重影響大腦的工作,有時甚至出現大腦一片空白,出現思維的嚴重阻滯。因此考前進行考試心理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給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另一方面就是通過模擬考試來進行考前訓練,以求達到考試的最佳心理狀態。
(二)熟練程度的訓練
由于高考時間短、題量大、心情緊張,如果平日里對題目僅僅是要求掌握還是不夠的。對一些題目必須要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因為在精神緊張的狀態下人的思維能力會大大降低,一般只有平時的60%-80%。所以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大量的問題,必須依靠熟練作為法寶。特別注意對重點內容、典型題型的訓練,要達到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的境界。
(三)考試方法技巧的訓練以及解題速度的訓練
以上這些都是模擬訓練環節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人利用高三總復習“十六字方針”來指導去年的畢業班復習,使學生的成績普遍有了較大的提高,高考平均分由原來的65.5分增加到了72.6分。大大提高了高三物理復習的效率。
總之,在后期復習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自主性學習,盡量把時間和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把握好“閱讀歸納,應用釋疑,深化綜合,模擬訓練”十六字方針,并對考試說明鉆研,樣題分析,分析高考趨勢,收集高考信息,把握難易程度,確定復習方案,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輔導,確定好專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使學生作好知識、能力、心理準備,為取得良好高考成績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