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對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出了要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順利實施新課程目標的關鍵。語文課程資源觀念的轉變,以及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視,利于全面提高語文教育質量。本文試圖從高中語文教師課程資源內涵、開發利用的現狀出發,進一步深入探討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9-0141-01
在課程程標準的改革中提出了課程資源這一重要概念。課程資源在實際的基礎教學中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開發與利用高中語文課程資源,應作為每一位語文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大問題。
一、語文課程資源內涵
課程資源是指課程目標實現的各種因素, 涉及到教科書、教學場所、參考書、教學設備、教學等物力資源,同時也涉及到教師、學生及專家等人資源[1]。而語文課程資源有狹義與廣義雙重定義,一般狹義指語文課程的直接來源,廣義則指語文課程設計、開展和課后評價等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到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一切總和,即為語文課程而服務的各種因素的統稱。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存在于自然、社會、人文等方方面面,應積極利用和開發這些資源。”推進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利于全面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教育質量。
二、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
(一)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背景。
新課程指出,教學的開展要以 “促進人(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理念,改變傳統課程教學中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轉變傳統的課程結構,調整過多科目、整合教學資源;將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相緊密結合,注重學生自身個性與學習興趣。因此,面對新課程的要求,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需要加強自身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廣泛利用。
(二)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產生的現實意義。
面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語文課程積極推進課程資源的挖掘、開發與利用。這產生了重大的現實意義[2]。高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保證新課程理念的實現,是其基本條件;進一步提生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在語言應用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大的提高與進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這一門基礎課程,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它的邏輯性不是很強,其本身內容不能很好地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比較枯燥且難理解、難掌握,對學生無吸引力,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語文這一門學科,其內容繁多、復雜,內容橫向涉及國內外的優秀文化,縱向上包括中國上下幾千年人類的思想精髓。由于語文學科的這些自身特點[3],以及其缺少系統性、規律性,致使其與其他學科在時間搶奪中喪失了“競爭力”,在高中課程教學中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而高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與現實的考試內容難以調和,存在著一定矛盾。語文學科的主要特點是學習在課內,拿高分在課外。教師不敢大膽進行教材重組,對教科書以外的語文課程資源并未做到第一時間的開發。這些導致考試內容與教材內容不相吻合,致使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懈怠。
三、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途徑
(一)高中語文教材資源的豐富。
教材作為首要的課程資源,其開發和利用的重點將是研究和處理好教材。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對于要講授的語文知識要提前備好課,課前查詢與此相關的資料,對內容進行擴展與豐富;在課程進行中,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對教材本身知識的學習而領悟教材以外的相關知識,從而擴寬自身知識面,綜合提高語文素養[4]。
(二)課程資源開發主體緊密配合,相互開展。
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不僅僅是語文教師,還需包括學生與家長。教師作為課程知識的講授者、傳授者、引導者,除了開展課堂教學,還需要引導學生和家長。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與實踐,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擴展知識結構,深層挖掘自身潛力,激活課程資源意識,同時也需要調動學生學習實踐的積極性。
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做好教師、學生、家長三者之間的密切結合,從而激發學生利用現有條件,主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探究式學習。圍繞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那些可與現實社會生活相結合的具體問題等,以演講比賽、辯論賽、討論會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三)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結合實際。
高中語文課程資源的統一,需要充分認識到不同地區以及學校間資源的差異性,結合不同地區、學校實際情況[5],切合實際合理地開發與利用高中語文課程資源。各校結合本學校自身具備的特色與條件,并從地區出發,進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因地制宜,特別是在經濟條件不足,課程資源欠缺的地區也應做到這一點。對于資源條件不足的地區、學校,切記盲日追求高條件的課程資源的我覺開發,應善于從短缺資源中發掘現有的語文課程資源。
(四) 外部客觀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高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僅依靠自身教材的豐富是不夠的,還需要脫離教材從外部其他渠道獲取資源。隨之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媒體在課程教學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利用多媒體,搜尋相關視頻資料、制作ppt等,豐富語文課程資源;借鑒吸收高效優秀教師的教學錄像,汲取其教學特色,挖掘大有裨益的資源;從自然、社會、人文等“鄉土”資源中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參考文獻:
[1]宋艷.高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途徑探討[J].學科建設,2013,(7).
[2]王麗.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
[3]高德香.關于高中語文課程資源的幾點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
[4]李遵慧.開發與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探討[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7,(6).
[5]何紅梅.淺談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