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逐漸擴大,職業技術院校作為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重點場所,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其教學管理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認為職業技術院校應通過轉變教學管理理念、升級教學管理方式、完善和落實規范的教學常規管理機制、創建富有特色的教學管理模式等方法對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與實踐,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關鍵詞】職業技術院校 教學管理 模式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044-02
職業技術院校根據地區、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來設置專業,肩負著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高端技能人才的重任,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在改革浪潮高漲的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技術院校應不斷改革和完善其教學管理模式,進而培養出優秀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 職業技術院校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教學管理保證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是學校管理中的重點。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管理是指管理者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學活動達到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學風、教學隊伍、教學管理制度等教學基本建設管理,也包括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管理。教學管理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
然而,職業技術院校的前身大多是中專學校,發展的歷史不過十幾年,在這些年的發展中,面臨繁重的硬件、外在設施的建設,教學管理并沒有與時俱進地提高到相應的高度,仍然停留在較低水平。有些學校甚至沿用了原有中專的教學管理模式,有些學校直接照搬重點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前者存在著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后者不能完全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都無法為職業技術院校提供有效服務。
1.教學管理理念落后、方式陳舊
有些職業技術院校保持原有的中專學校時形成“管制性”的教學管理特點,忽略學生和企業的意愿及學校發展的需求,沒有轉變思維方式,即從管的方式轉變為服務的方式,仍然存在高高在上、唯我是從的理念,“為管而管”,重視單方面管理業務成績的提升,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從管理方式的角度來說,職業技術院校管理方式較為陳舊。有些院校仍然采用傳統的人工管理辦法,跟不上時代的潮流,管理者水平低下,網絡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運用,管理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有些職業技術院校管理機制也較為復雜,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框架,多頭管理,各部門的職責范圍不夠明確,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脫,造成無人管理的真空。
2.教學常規管理機制不完善、落實不到位
在發展過程中,職業技術院校未能及時建設符合職業教育教學規律的制度。有些學校直接沿用升格之前中專的制度,有些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制度,但這些管理制度都不能滿足職業技術院校發展的需要,難以在職業技術院校充分發揮作用,實現有效的、常規的規范管理。
有些職業技術院校制定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然而卻未能嚴格落實到教學管理工作中。有些職業技術院校教學常規工作抓得不嚴,往往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出現任意改動和隨意修改的局面。職業技術院校師資力量薄弱,授課任務重,難以落實一套完整的常規教學工作。有的學校只重視個別環節或時段的教學管理,注重做表面化、一般性的日常教學檢查工作,難以收到實效。
3.教學管理缺乏形成特色
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務管理缺乏特色,有些院校對“職業性”定位的認識程度不夠,教務管理多數直接模仿普通高校,許多院校沒有做到嚴謹地論證課程和科學地設置專業,有些還可能是臨時拼湊,還有的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方式,濃縮普通高校的課程,輕而易舉形成了學校的管理方式和課程。
目前,大多數職業技術院校已開始重視形成自身的教學特色,但很少能夠取得成效。多數學校的辦學層次、形式、學制、課程等不夠有彈性,過分強調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設置的理論課時往往多于實踐課程,違背了實踐教學的初衷,職業技術院校根據其辦學定位和特點,應傾向于設置更多的實踐動手能力的課程。
二 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要敢于進行改革,結合自身實際,不斷研究出適應學校自身特色的教學管理模式,通過借鑒先進的、有成效的教學管理模式,及時更新思想觀念,實現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的轉變。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應體現民主化的管理思想,大膽改革創新職業技術院校的人才培養、教學決策、教學形式、教學方案、教學內容等,聽取學生和企業的意見,執行民主決策,制定出有效、科學的教學管理模式。針對目前職業技術院校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與實踐,并應用于實際教學。
1.轉變教學管理理念,升級教學管理方式
職業技術院校及其教學工作者應明確自身的定位,職業技術院校主要向社會提供的產品是職業教育服務,即學校根據用人單位和學生的需求,通過學校的硬件和軟件向學生提 供服務,包括設施、設備、環境、知識、方法及教職工的勞務等方面,培養學生成才。最后,向社會輸送人才。這就是職業技術教育服務的全部過程。可見,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既是教育服務的對象,又是教育服務的結果。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初衷和發展,要求職業技術院校的管理必須要有所轉變,應由單純的管理型向綜合服務型轉變,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只有真正理解學生的訴求,才能更好地進行管理。
另外,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教學管理工作者要加強學習,增強自身管理業務能力和素質,與時俱進,突破傳統思維方式,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整體提升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
2.完善和落實規范的教學常規管理機制
教學常規管理對學校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經常的工作。職業技術院校可結合自身,按照相關規定,形成科學和規范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包括教學質量監督和完整的評價機制,使教學常規管理向更加科學、規范的方向發展;推進職業技術院校中的教科研工作以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從而深入改革教學管理模式。
建立符合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與要求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是首要條件,但更為關鍵的是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嚴格落實。不但要求科學合理,還要求落實在教學管理的全過程中,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實施、考核、實訓教學管理和評價體系等,每個環節都嚴格落實,達到全方位無縫管理,保證有效發揮教學常規管理機制的作用。
3.創建富有特色的教學管理模式
職業技術院校管理應以職業技術教育的“技術性”為定位,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工學結合的發展道路,創建富有特色的教學管理模式,培養出符合社會的優秀人才。作為技術性院校,應重點突出培養學校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基礎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要學會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外化為自身的動手能力。為此,職業技術院校就應突破傳統,制定出相應的課程培養體系、教學管理模式。但目前有些學校在實際操作中還沒有把教育模式與實踐能力全方位地聯系起來,沒有進行課程改革,不重視實訓基地建設,這就阻礙了職業技術院校的進一步發展。雖然采取這樣的教育模式會加大學校的管理難度,但可以此為契機,突破傳統制定新的制度,而不再沿襲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
三 結束語
總之,全國的職業技術教育目前多以擴張數量、規模為主,發展過程重“硬”輕“軟”,還頗為缺乏關注教學質量等關鍵性因素的提高。因此,職業技術院校不能忽視教學管理模式的發展,而是要勇于突破傳統,不斷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并實踐,從而實現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偉.新時代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探究[J].金田,2013(8)
[2]張樹梅、王彥輝、祁翠琴.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21)
[3]劉祿生、潘建中.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江西教育科研,2005(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