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高校大規模擴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了大眾型的新時代。本文從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入手,調整其專業設置,加強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以培養現今企業需要的各類高素質人才。高校畢業生人數急劇增加的現實,產生了教育結構不合理、教育質量下降等不利于大學生就業的因素,筆者就如何緩解大學生就業難這個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難 高校教育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058-01
一 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傳統教育觀念依然存在
隨著高等教育精英化轉向大眾化,使得高校對畢業生的培養目標從社會精英人才向普通的知識勞動者進行轉變,傳統的“精英教育”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目前,盡管高校對此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但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依然存在,市場調節作用在高等教育領域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
2.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不符
很多高校為了追求影響和自身利益,無視自身辦學條件,盲目增設一些熱門專業,擴大招生數量,結果導致很多高校的專業雷同,缺乏特色,又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支撐,幾年之后,熱門不熱,卻產生出大量的同類型人才;而對于一些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冷門專業,又不能及時改變專業設置,調整招生人數,使得畢業生未畢業就先失業,制約了大學生的充分就業
3.重理論輕實踐,導致畢業生動手能力不強
現代教育理念重視的是素質教育,在繼承知識的基礎上更看重實踐能力培養和創新意識的開發,而我國高校大多重理論輕實踐,對理論知識教授較多,專業方面知識偏少,尤其動手能力薄弱,雖然各個高校也有實驗實習,但多數都是流于形式,考試也只是對書本知識的問答,都有標準答案,而不注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思維和能力無疑是低效率的,很難符合社會對高價值綜合人才的需求。
4.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力度不夠
雖然我國各個高校都設立了就業指導中心,但普遍存在規模不夠、就業指導人員素質不高、學校扶持力度不夠等因素,難以對畢業生提供高質量的更加個性化和先進的就業指導。對比歐美發達國家,如美國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均按照在校生學費的5%進行撥款,人員數量要求按學生人數1∶200配置,分工明確,不同崗位的人員均要有相關專業的碩士乃至博士的學位,相比之下,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服務范圍和質量仍有相當程度的欠缺。
5.教師隊伍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要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綜合人才,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校教師不但應熟知本專業的知識,還要了解專業的發展方向,明白社會對大學生素質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教學勞動。而現在我國大多的高校教師,無論是對市場需求的了解還是自身知識水平都與此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所以高校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樣是影響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 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1.根據就業市場需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
高校應分析未來的就業趨勢,根據市場的經濟產業結構對畢業生的需求走向進行分析,以培養適應現代化的社會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及時設置和調整專業結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為促進招生,在大量增設“熱門”專業的同時不斷淘汰就業率低下的“冷門”專業。其實這種做法并不科學,社會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各專業都有用武之地。這就需要高校具有長遠的戰略目光,對自身專業結構統籌規劃。
2.根據社會需求調整教學模式
培養能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這就需要高校提高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內容手段以及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社會的需求以及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對教學內容進行有目的的取舍,啟發學生積極進行思維,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他們自主學習,使之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素質,形成社會需要的知識結構。
3.健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制度
提高大學生就業的重要一點就是健全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不應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做到貫穿其整個大學生涯,建立從提前認識社會需求,了解國家就業政策,將就業指導工作納入日常教學,積極參與見習實習等多方位一體的就業導航機制。
4.健全師資力量培養制度
高素質人才的培育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師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未來大學生的就業,因此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社會對高校教育體制的必然要求。高校應從教師的選拔和聘用、崗前培訓、鼓勵在校教師提高學歷并設立學科帶頭人、增強進修機制、提高薪資待遇等多方面進行改革,打造一支能適應時代需要、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師隊伍。
5.加大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的主體場所,應負擔起培育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責任。高校應將創業教育融入日常人才培養體系中,結合自身的學科建設和學科優勢,啟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創業型人才,努力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組織有效的教育體系,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秀芝.高校畢業生問題淺析[J].職教論壇,2007(10)
[2]劉常云.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模式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