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的出現和不斷發展為現代教學提供了創新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更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它遵循的互動性原則也被廣大師生普遍接受。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信息的發達,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性也在逐步增加。
【關鍵詞】互動性 大學英語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081-01
一 背景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運用,如何在有效而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作用的前提下,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已成為當今教育界的重要任務。
美國著名的電腦教育學家Bork曾在1978年做出預測:到21世紀初時,各級學校及幾乎各類學科的主要學習方式,將是通過電腦的互動學習來進行。如今,Bork的語言果真成為現實。當今時代的教學模式已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化學習、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發展方向前進。多媒體教學具有的強烈的變換性、個性化和經常的互動性、因材施教的特點,使學習者更容易把握自己的學習速度和進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增強與老師的互動和交流。
二 英語教學的互動性原則
互動式過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對象之間彼此的交流思想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在生活中人們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外界展開互動,而學習是其中最精彩的一種互動模式。學習心理學者認為,學習成果是學習者與學習情境的雙向互動過程的結果。知識的學習只有通過互動,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建立學科的知識體系的過程,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成為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索者。語言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語言技能的掌握,依賴于學生個體的實踐,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必須由傳統的傳授轉變為新型的老師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通過互動,才能使學生自主地探求知識,自由地進行思考和創造,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新性和積極性。
三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交流功能,促進師生的學習交流
在計算機為媒介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有更多的思考時間,為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了更長時間的思考和了解過程,減輕了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減少了不必要的焦慮,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并享受學習。
2.多媒體教學是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
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功能,充分了解教學內容。
3.充分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不同層次、不同學習能力和不同學習方法下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實現互動。生生之間可以交流學習內容,交流學習方法和交流學習經驗,為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創造機會。
四 大學英語在互動性原則和多媒體教學下的特點
1.以學生為中心的多維互動特點
多媒體教學和互聯網教學模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模式。一切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都是圍繞學生學習,充分實現了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種相對開放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對話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直接與老師對話,可以自由地進行知識和教學內容的交流,達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吸收。通過生生交流,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優勢,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學習,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
2.實現個性化學習的特點
在多媒體互動性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更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度向老師提問交流,也可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五 結束語
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生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僅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的自主能力和學習積極性。計算機和網絡的互動功能和個性化的新型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個性化、個別化、分散化和社會化的教學,是新世紀促進大學英語教學重要、有效、新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梁愛民、陳艷、周志民.基于信息互動原理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8(4):55~5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