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高考中化學實驗試題占很大比重,學生的平均得分卻很低。筆者認為,主要是課堂上化學實驗的教學效率不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實驗教學有效性,做了一些探討,希望能對同仁們的高中實驗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139-0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不管哪一版本的高中教材,都對實驗教學非常重視,課本中大部分的知識點都以實驗引出。《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第五條提出,“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課堂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近幾年的福建高考,理綜化學卷的實驗題學生的得分率卻非常低,這說明化學課堂實驗教學出了問題。要想提高高考實驗題的得分,就需要教師提高課堂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 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教學業務水平
1.改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
教師要切實認識到實驗在化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課時的不足,使得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探究活動的時間得不到保證,一些本該做的分組實驗更是全沒做,代之以“講實驗”和“播放實驗”。這樣的實驗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要改進觀念,切實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杜絕那些“講實驗”、“播放實驗”的做法,做到有實驗必做,并盡量擠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這樣才能保證課堂實驗的有效性。
2.夯實基礎,提高自身教學業務水平
教師要有再學習的自覺性,平時刻苦鉆研教學業務,提高自身實驗教學水平。可通過閱讀化學教學參考雜志,向同事或同行請教他們的成功經驗,整個教研組可定時開些研討會,共同提高業務水平。教師要做到對教材中開設的實驗心中有數,實驗要做什么,應怎么做才能使其成功。哪些實驗器材不夠,應如何改進、以滿足實驗要求,確保實驗教學能順利有效地進行。
二 落實分組實驗,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不管時間如何緊張,都應該擠出時間,保證學生的分組實驗時間。試想一個學生整個高中連根試管都沒有摸過,就要讓他自己設計實驗,這是多么不切實際。因此分組實驗必須要保證,而且要讓學生從動手中真正學到東西。
1.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提高實驗效率
學校有訂《實驗冊》的話,可以讓學生參照《實驗冊》預習。我們學校并沒有訂《實驗冊》,我主要是出一些預習題讓學生做。預習題主要是實驗的目的、儀器、步驟、結果分析等內容。實驗前我會隨機抽查學生的完成情況,若是學生沒有完成預習題,則實驗不讓他們做。學生為了能做實驗,都會認真地預習,這樣取得了較好的預習效果,實驗效率、效果大大提高。
2.做好實驗時的指導工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應不時巡視每位學生的實驗操作,看其操作是否規范,對于操作規范、實驗完成較好的同學,要及時給予表揚。還要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操作,這樣能達到規范基本操作,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目的。教師還要及時靈活地處理在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增設一些問題與討論,讓學生對討論的問題設計方案驗證,這樣還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3.做好實驗后講評工作,鞏固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實驗文字表達能力
實驗后教師要做好總結講評,并指導學生運用化學概念說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要求語言文字明確、簡練、規范,并要求學生理解實驗基本操作方法,學會規范地表達。通過這樣的訓練和講評,使學生的實驗表達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考試中解答實驗題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 重視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實驗能力
1.演示實驗要做到成功率高、可見度高
教師要重視演示實驗,上課前要認真備課,明確該實驗所要達到的目的,并圍繞目的要求精心設計好演示程序。對于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實驗方法要選擇好,并能在準確的實驗時機對學生提出觀察的要求和思考問題。教師在課前一定要事先進行實驗,使實驗的操作規范、熟練,研究和摸索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確保課堂中實驗效果明顯,以及教學時間的掌控。同時如果實驗藥品有問題也能及時地找出并替換,以免實驗失敗。其次,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實驗的可見度高,操作要面對學生,盡量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過程,同時要注意實驗的教學性,操作過程中結合所教知識點進行適當的解釋說明。
2.演示實驗要重視實驗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在觀察實驗現象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走下講臺在教室內走動,將發生反應的試管讓學生觀察,這樣學生可以更清楚地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出現后,教師適時引導提示,讓學生分析說明現象產生的原因,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內容,思考該實驗設計的原理、方法及思路,從中有所啟迪,有所收獲。通過討論分析,提高學生注意力,在加深知識印象、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
若每次上課都是老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就會造成學生機械記憶實驗現象,知識容易淡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技能都難以提高。因此教師應創造條件,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做老師的助手,幫助老師完成一部分操作,也可以讓學生先預習實驗內容,上課時學生做小老師,演示給同學們看。教師應根據實驗類型與難度挑選學生,盡量做到人人有機會。學生操作后,教師可做些合理性和鼓勵性的評價,激活其積極性。由于學生參與課堂演示實驗,同學更關心哪些同學能榮幸上臺演示,關心同伴實驗成功與否,課堂氣氛寬松、活躍,學生觀察實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更加注意自己實驗操作的規范性,都希望下次在同學面前有好的表現,同時也能自覺地做好預習工作。這種方法使得學生實驗的熱情大大提高。
4.改進和創新教材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有些在演示時現象不明顯,有些會有毒氣泄漏,有些難以操作。對于這部分演示實驗,教師可進行改進或創新。在改進的過程中,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改進的思路,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改進,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探究能力。
關于提高高中化學課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探討,關鍵是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追求教學過程的優質化。只要教師能執著于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改變,一切從學生方面出發,大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相信一定能達到實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會勤、周青.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