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課程改革在不斷地深入,新的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將時代性和選擇性充分體現出來,同時,要施行差異化的教學方式。那么就需要對傳統的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本文簡要分析了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中學化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146-01
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統的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逐漸顯露出來了一系列的弊端,無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針對這種情況,在新課程背景下,就需要優化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使學生更好地獲得知識,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
一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要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給充分體現出來
1.對化學教學設計進行優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只有對化學學習產生了好奇心,才會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以提高化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就需要對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進行培養。在第一堂化學課中,可以精心設計一些小實驗,如利用酚酞和堿反應會變紅的原理,制作小貓捉迷藏的實驗等;還可以在試驗中應用一些違背原理的方法,將學生的好奇心給充分激發起來,同學們一直認為水火不相容,那么就可以在水下燃燒白磷,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產生化學學習的興趣。
2.在對化學教學進行設計時,需要充分兼顧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來進行
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需要將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水平充分納入考慮范圍。要有機地聯系新舊知識,結合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演變和發展,這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又可以鞏固原有知識。如在對二氧化碳的制法進行學習時,很多學生都已經學習過二氧化碳的反應,那么是不是在實驗室內都可以制取呢?首先將實驗室制氧氣的知識給結合起來,對實驗制取氣體的一般原則進行歸納,對不同的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將找出最優的方法。之后對高錳酸鉀制氧氣以及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制氫氣的發生裝置以及收集裝置進行對比和分析,找出其異同點,那么就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
二 中學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
1.對教學課題引入進行精心設計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選擇一個好的教學課堂引入方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出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如要想引入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題,就可以氫氣作為未來汽車的燃料來進行。我們假設一個問題,如果一輛汽車的功率是50千瓦,如果將1千克的氫氣作為燃料,可以促使汽車行駛100千米,而氫氣是從水中制得的,那么如果一桶中的水為19千克,可以產生多少氫氣?能夠推動汽車行駛多遠的距離?
學生們首先會想到利用化學式來進行計算,這種想法是可以的,但是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如果沒有全部轉化某種元素,那么如何求出物質的質量?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引出另外一種解題思路,開始本章節內容的講解。這樣在課題的引入過程中,就將對比方法應用了進來,可以將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給充分激發出來,促使學生產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同時,解題方法也得到了豐富和拓展,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對提問方式和提問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首先,需要結合課程內容,合理設計問題,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引導,促使學生進入到問題情境中來;通過問題的設計,可以有效激發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探究要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開始,教師要結合問題,營造一種問題情境,促使沖突出現于學生認知中。如在學習化學元素和人體健康的內容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們展開討論,探討人體健康會受到化學元素的影響,包括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之后向同學們提出一些問題,如在人們的日常學習中,可以看到哪些化學元素?哪些元素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利的?哪些元素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和提出,可以循序漸進的深入到課堂主題中來,同時,將學生的好奇心給充分激發出來,通過思考和討論,來更好地認識化學元素,掌握本章節的知識和內容。
三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在新課程背景下,對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的應用新理念和新方法;結合具體情況,在實踐過程中,對其不斷地完善,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出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紅.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策略的優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6):123~125
[2]黃敏潔、郭菊英.高中化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思路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12):99~101
[3]丁福安.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的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1(11):143~145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