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如今,中職學校的招生數量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為了提高中職學校的教育質量,進行班級細化管理勢在必行。本文對中職學校班級精細化管理的意義進行分析,并探討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學校 班級 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169-02
一 前言
近年來,中職學校越來越受學生的歡迎,在中職院校就讀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等方面和高等院校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做好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大意義,因此,需要教師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精細化。
二 中職學校班級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在中職院校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主要幫助學生排憂解難,打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一個活躍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現在,很多中職院校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都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一些老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雖然傳統的管理方法在班級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隨著學生思想的變化,傳統的管理方法對班級管理收效甚微。因此,班級管理需要與時俱進。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班級管理方法,顧名思義,精細化管理就是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細化,相對其他工作而言,教育本來就是一份比較精細的工作,需要在每個教育管理環節上都進行精細化,在這樣的管理環境下,才可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中職學校進行班級工作精細化,最終的目的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就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情況來,并不樂觀,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呈現出混亂的局面。其實,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班級管理也可以進行精細化,從管理的細節入手,解決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管理,不可總是依賴制度來提高管理水平。在大部分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光說不干,領導號召教師重視管理工作,從細節出發,將當下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但實際上,很少會有教師按照領導的指示辦事,或者是一層推給一層做,導致各項問題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在班級精細化管理當中,要求從三點出發,即管人、管事以及管思想,制定好目標,合理分工,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各部門的人員要積極配合,避免出現人員不到位的現象,在落實工作的過程中,還要求檢查工作落實到位,負責檢查的工作人員,在檢查過程中若是發現問題,要勇于提出,實事求是,做好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班級管理精細化。
三 班級管理精細化的對策
1.抓好紀律問題
班級精細化管理中,要求抓好紀律問題,實現制度化。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都非常有個性,敢于表現自己,思想活躍,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束縛學生的行為,使學生遵守紀律,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進行班級管理精細化,要求從細節上解決紀律問題,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讓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形成良好的班風。如從學生的站隊行為出發,一旦到放學時間,校門口就會出現擁堵現象,此時,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就需要學生有秩序地行走。可以將學生進行分列,按照年級來劃分行走通道,教師親自在校門口維護秩序,或安排學生當隊長,負責指揮站隊,在站隊過程中,發現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名字登記。當開班會時,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違反紀律的學生做思想工作,并給予遵守紀律的學生表揚,作為榜樣,要全班學生效仿。通過學生之間相互監督,自覺養成遵守紀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將其貫穿在學習過程中,如上下樓梯有秩序,課間活動不打鬧等等。另外,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也需要細化,細化的范圍要涉及自律、自查等各細節上,讓學生不僅僅在學校里遵守紀律,在家庭生活中,也做個講秩序的人。
中職學校教師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需要解決紀律問題,抓好學生的紀律工作,從學生的生活小事做起,培訓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細節上樹立學生遵守紀律的觀念。
2.做好情感管理工作
在班級管理中,大部分的教師忽視了情感教育。現如今,很多學生對教師具有畏懼感,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很少和學生溝通,在課堂上也只是一味地講課,這樣一來,教師十分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學生在生活或學習中即便遇到問題,也不愿意向教師請求幫助。這樣不但拉開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還起到阻礙作用。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要求對情感管理精細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靈活使用教學方法,還需要用真心去感化學生,情感教育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需要從學生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出發,關心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所給的溫暖,將班級打造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直以來,中職院校的教師都只注重知識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教育,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則注重情感教育,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誼的橋梁,如教師在課外時間要與學生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各方面的問題,并參與到學生的活動當中,與學生一起打球,或逛街等。教師和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提高班級管理水平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學生更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教師,教師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諒解學生,給予學生幫助,尤其是在學習的細節上幫助學生,樹立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讓學生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去面對學習。
在班級精細化管理中,教師要重視情感管理這部分的工作,與學生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關愛,這樣一來,學生便會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管理工作。
3.抓放得當
班級精細化管理要求教師要從細節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可每件事都包辦,要盡量讓學生親自去完成,教師只是起到指導的作用,學生才是主角。如在班級黑板報比賽中,教師交給班干負責,并在班會課上鼓勵班里的其他同學一起參加,學生自己組織安排黑板報工作,必須時,教師進行指導,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與創新能力。在平常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教師要將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相互管理,每一個班級成員都是管理者,并突出班干的作用,增加集體凝聚力,從而打造一個理想的學習氛圍。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動作做,但并不意味著放縱學生,因為在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正處于叛逆的年齡,心理等各方面都不夠成熟,依然需要教師的管制。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抓放得當,控制好管理的尺度,在班級管理上追求精益求精。
班級精細化管理既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管理,同時也需要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管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這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 結束語
中職學校在班級管理工作上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對班級進行精細化管理,是解決現存問題的有效方法。精細化管理主要在于“細”,通過細節來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才可真正實現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高翔、孔強.給教師自主發展的空間——關于學校精細化管理不足的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7(22):158~159
[2]高洪源.班級管理要有利于學生個性的“覺醒”和發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8):298~300
[3]趙瑛、常建軍.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初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初探[J].吉林教育,2010 (23):14~16
[4]張艷紅.關于對班級管理精細化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5):278
[5]韓桂娟、李植峰.精細化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8(23):358~360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