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往往以教師一味地講述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為改變這一現象,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著“9+3”學生固有的特點進行教學。本文分析了在中等職業學校中“9+3”學生英語教學工作,提出激發“9+3”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9+3”學生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185-01
四川省委、省政府為推進四川藏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牧民脫貧致富,維護藏區長治久安,提出實施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9年義務教育+3年職業教育)。從2009年到2013年,每年組織一萬初中畢業生和未升學的高中畢業生到內地免費接受職業教育。筆者接手“9+3”學生英語教學工作至今已近5年了。在這5年的時間里,筆者所授“9+3”學生的英語取得了優異成績,也摸索出一些能有效激發“9+3”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本文對如何激發“9+3”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談一些體會。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往往以教師一味地講述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9+3”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差等特點,以至于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積極性不高的現象,不僅影響了“9+3”學生的英語學習,同時還影響了英語教學效率。為改變這一現象,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著“9+3”學生固有的特點進行教學。
一 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9+3”學生學習英語之所以出現各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9+3”學生認為“我在初中學的英語已經夠用了”,“我工作時不需要英語”,“在現實生活中不需要英語”。只有讓他們發現知識上的欠缺,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思想和意識,他們才會付諸行動,主動學習。上英語課不僅要讓學生有英語知識的獲得,更應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藝術的魅力。英語課堂應根據專業特點,利用優秀課件給學生展示精美的英語卡片、美妙的英語歌曲以及優秀英語片欣賞,多角度、多方位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教學模式上力爭創新
由于“9+3”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接觸了英語教學,因此,“9+3”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就力求新穎、生動、靈活。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其學習過程既是認知過程,也是應用的過程。學生要完成這一過程就會涉及大量的口語交際。而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的應用,為語言的交際提供了有利的時間和空間,它不僅刺激學生聽覺,而且也為學生用英語交流提供了真實的情景。訓練說的形式主要有兩種:(1)看視頻,機械性復述;(2)看視頻,創造性地講述。
三 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教師教學方法密切相關。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采用用學生喜歡的直觀教學方法,如教學模型、英語卡片、PPT幻燈片、音像視頻、簡筆畫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寓教于樂。因此我善于用心去挖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英語教材的課本中有許多色彩鮮艷的插圖,圖文對照,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喚起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常采用角色扮演法、單詞競賽法、游戲法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 成功的喜悅是“9+3”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讓學生經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由于英語語法的規則、單詞的用法區別、語音的發音規則等經常使學生混淆,因此,英語教師可編一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提升學生學英語的熱情。另外,教師應盡心盡力地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突破教學難點,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探究式學習法,主動地參加到學習中來,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英語應用技能,培養他們分析、歸納和應用英語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五 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對策結合在一起
學習對策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活動和步驟。英語學習對策主要包括:認知對策、調控對策、英語交際對策和資源對策。
教師可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如利用網上的英語圖片、英語圖表、英語圖像等非語言信息進行學習和表達,改進認知方法;在調控對策方面,可培養學生自覺地控制整個學習過程;在英語交際對策方面,可鼓勵學生上網或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進行交流,以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水平;在資源對策方面,可告訴他們一些英語學習網站,擴大其資源范圍,讓學生感受自我獲取知識、自我更新的樂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9+3”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教師要因材施教,創設多種能激發“9+3”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教學情境,提高“9+3”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交際水平。
參考文獻
[1]林燕.藏區“9+3”學生教育管理初探[J].職業,2011(29):86~87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