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冬梅 劉黨軍 柴 鈺 白 云 安靜宇 狄常馨
(1.西安科技大學工程訓練中心,陜西 西安710054;2.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甘肅 蘭州730000)
當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能源問題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時,我們開始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由于太陽能分布廣泛,不受地域限制,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不需要開采和運輸。無污染,能源巨大等優點無疑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而太陽能的主要使用方式是光伏發電。光伏發電是利用光伏電池這種半導體器件,有效吸收太陽光輻射能,并使之轉變成電能的直接發電方式。
光伏電池是能量轉換的器件,有光照時,光伏電池吸收光能,電池兩端出現正負電荷的累積,即“光生伏特效應”,使得光伏電池的兩端產生電動勢,將光能轉換成電能。光伏電池的基本特性類似于二極管。具有適當能量的光子入射于半導體時,光與半導體相互作用產生電子和空穴,并分別聚集于兩個電極部分,即負電荷和正電荷聚集于兩端,有電荷流動產生電能。這與傳統的發電方式相比,沒有噪聲也不排出廢氣,是清潔的發電方式。
光伏電池的伏瓦特性曲線受光強和溫度的影響很大,不同溫度和光強下的最大功率點也不相同,光強越強,光伏電池輸出的功率也就越大,溫度則相反,溫度越高,輸出功率反而降低,但是幅度不是很大。由于一天中光強和溫度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為了使光伏電池在任何溫度和光照下都能實現最大功率輸出,就需要加入最大功率跟蹤控制器。
光伏陣列對整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是電能的來源。光伏陣列的輸出功率受光照強度和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是非線性的。而且,輸出功率也會隨著負載變化,只有當兩者實現阻抗匹配時,光伏陣列才能輸出最大功率,這時的工作點稱為光伏陣列的最大功率點 (Max Power Point,MPP)。根據外部環境參數和負載的不同來調節光伏陣列,使其輸出最大功率,這個調節過程叫做最大功率點跟蹤 (Max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本文分析了恒定電壓法,擾動觀察法存在的缺點,提出了恒壓法結合擾動觀察法,并進行了仿真研究。
恒定電壓 (Constant Volitage)法,光伏陣列在最大功率輸出點時的工作電壓,與開路電壓存在近似的比例關系。利用這個特性進行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蹤控制法,即恒定電壓法。
當忽略溫度影響時,針對光照強度這一因素的影響,其輸出特性曲線的最大功率點幾乎分布于一條垂直線L的兩側,這說明太陽能電池輸出的最大功率點大致對應于某個恒定電壓,這就大大簡化了系統MPPT的控制設計,即人們僅需從生產廠商處獲得Um數據并使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壓鉗位于Um值即可,實際上是把MPPT控制簡化為穩壓控制,這就構成了CVT式的MPPT控制。
不斷給光伏電池的輸出電壓或輸出電流施加微小的擾動,并判斷每施加一次擾動后功率的變化方向,從而確定下一時刻電壓擾動量的大小(步長)和方向。在進行尋優搜索的程序流程中引入了一個參考電壓Uref,為了讓U不斷地跟蹤Uref,在尋優過程中不斷地更新,使Uref逐漸逼近相應于陣列最大功率點的電壓。
擾動觀察法不能迅速跟蹤最大功率點,輸出功率在最大功率點附近發生振蕩,還會出現誤判現象,且不能迅速跟蹤最大功率點。
恒壓法只能保證光伏電池工作在最大功率點附近,擾動觀察法在最大功率點附近有振蕩現象,所以當外界環境或負載發生突變時,由恒壓法實現最大功率跟蹤,當系統實現恒壓法控制的目標后,在最大功率點附近采用擾動觀察法。步長可遠小于傳統擾動觀察法中的擾動步長,在穩態時可有效減小系統在最大功率點附近的振蕩現象。流程圖如圖1。
系統在k時刻光伏陣列的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分別為K和I,根據光伏陣裂的輸出電壓判斷系統的工作狀態:①如果光伏陣列的輸出電壓在恒壓控制算法設定的電壓士△V之外,執行恒壓控制算法;②光伏陣列的輸出電壓在恒壓控制算法設定的電壓士△v之內,進行小步長的擾動觀察法;③修改恒壓控制算法設定的電壓為K。該過程不斷重復直到△p近似等于零,此時系統工作在最大功率點。

圖1 恒壓法結合擾動觀察法流程圖

圖2 擾動觀察法仿真波形

圖3 二者結合仿真波形
為了驗證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別對擾動觀察法與恒壓法和擾動觀察法相結合法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對象為上面提到的太陽能電池板,標準環境參數下的檢測值分別為Isc=1.02A,Voc=23.77V,Im=0.83A,Vm=16.89V。使用擾動觀察法,恒壓法結合擾動觀察法進行最大功率跟蹤。由光伏電池的輸出電壓、實時溫度值、光照強度、短路電流等參數計算出光伏電池的輸出電流,并假定負載為恒壓源負載,光伏電池和負載都用Boost電路進行最大功率跟蹤。下圖為光強度恒定為1000W/S2同時溫度為25℃時的輸出波形。
可見雖然兩種方法都能實現最大功率點的追蹤,擾動觀察法輸出功率雖然穩定一個小范圍之內,但是振蕩嚴重,能量損失較大,且出現了誤判現象。而恒壓法結合擾動觀察法有效地減少了最大功率附近的振蕩,并能迅速實現最大功率的追蹤。
本文使用MATLAB/SIMULIK對光伏電池建模仿真,得到其輸出特性,證明光伏電池的存在最大功率點。在深入了解各種最大功率算法的優缺點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案,即將恒壓法和擾動觀察法相結合,并通過MATLAB仿真,驗證了所提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光伏電池的效率。
[1]馮垛生,宋金蓮,趙慧,等.太陽能發電原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羅建軍,楊琦.精講多練MATLAB[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3]張森,張正亮.MATLAB仿真技術與實例應用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王富卿.光伏并網發電系統最大功率跟蹤算法的穩定性研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0,26(10):66-70.
[5]王武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最大功率點跟蹤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
[6]Mummadi Veerachary,et al.Neural-network-based maximum-power-point tracking of coupled-inductor interleaved-boost-converter-supplied PV system using fuzzy controller[J].IEEE Trans Ind Electron,2003,50(4):74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