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根
城市管理重在人性化來自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的實踐與探索
李廷根
目前,南溪區城管局有正式職工63人,臨聘職工50人,環衛工人593人,“4050”協管人員89人,有臨時城管聯合執法人員112人,執法工具車7臺。新老城建成區面積9.67平方公里,人口約12萬,有大小、主次街道90余條、市政公廁30余座、廣場6個、農貿市場6個,環衛保潔面積160萬平方米左右(老城約60萬平方米、新城區約100萬平方米)。城市管理綜合考核工作連續五年獲市“一等獎”。
——堅持規劃引領,城管基礎更加堅實。一是健全規劃體系。近年來,南溪高位對接宜賓城市總規,先后投入8000多萬元,引入深圳規劃設計院、四川美術學院等高端智囊團隊,高標準、高質量編制了《城市發展戰略策劃方案》《城市發展戰略策劃》《西城城市設計》等規劃,科學完善了城市業態、城市管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專項治理”等專項規劃。二是嚴格執行規劃。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堅定不移地執行和落實規劃。
——創新聯動機制,城管合力顯著增強。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構建“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分區負責、以區為主”的城市管理體系。二是構建“大城管”格局。2014年,全區開展重點區域集中整治30余次,規范58支群眾壩壩舞隊,規范45家城區濱江路茶攤占道經營,共糾正各類違章行為50000余人次,處理違章行為6500余人次。
——突出重點整治,突擊運動形成常態。一是扎實開展“十大專項治理”。依法推進標識標牌、亂停亂放、河道治理、違規廣告等“十大專項治理”行動,全面加強城市管理聯合執法力度,老城排水系統改造全面竣工,宜南快速通道南溪至臨港段6公里路燈全線亮化,優化城區13條公交線路,老城5條街道實行單循環,巡邏執法進入常態。二是深化重點區域管理。狠抓主要街道和重點場所的日常性管理,推行“重點路段定人管、重點區域巡回查、調配力量錯時管”的模式,將責任和任務分解到街頭、落實到人頭,形成縱到底、橫到邊的網格化管理。三是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對城市垃圾場、污水處理廠等采取BOT托管模式,對濱江景觀帶和北城景觀帶采取公開招標,委托給有資質的專業公司高標準管理,探索出一條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的城市管理新路徑。
——強化素質提升,服務環境不斷優化。一是加強隊伍建設。每年安排專項資金,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聯合舉辦城市建設與管理專題培訓班,并積極邀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專家來南開展“鐵軍講壇”專題講座,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的城市建設經營理念。二是優化服務環境。借助“環境興區”載體,對城市項目推行并聯審批制度,提高辦事效率;深入開展“三評”活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城市管理服務環境。隨著撤縣設區,南溪區正式成為四川省宜賓市建設百萬人口大市的重要組團。在濱江新城迅速拓寬城市建成區面積的同時,城市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加強城市管理,提升人性化城市管理水平,成為全區上下關注的重要課題。對此,南溪區就實現人性化城市管理,打造長江上游國際生態山水園林城市進行了有力的探索。
——城市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一是老城道路破損較為嚴重。目前,城區有大小、主次街道90余條,幾乎所有機動車道路面都存在“拉鏈口”、坑洼不平,人行道建設不規范等現象,嚴重制約了城市發展與管理。二是“三場”建設相對滯后。城區6個農貿市場中,除金盛農貿市場外,其余5個在老城,且相繼建設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場布局不合理,陳舊且容量不足。城區無大型公共停車場,而每天車輛臨時停放需求在5000輛以上,因而,亂停亂放現象較為突出。
——市民愛護城市環境意識不強。一是占道經營亂象突出。多數小餐飲店存在“三排”亂象,其中,鐘靈街小學、前進小學等學校周邊早餐面館、快餐店鋪,翠金街、濱江路等夜市大排檔、燒烤店鋪問題突出。二是市民文明素質有待提升。市民文明意識較弱,環境保護意識較差,愛護公物意識欠缺,存在向長江、桂溪河、護城溪內亂扔雜物,踐踏草坪等行為,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陋習,成為南溪文明城市建設的頑癥。
——城管聯合執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城管隊伍建設需要加強。在城管隊伍中,一些老同志雖然有著豐富的城管工作經驗,但法律知識和業務知識相對缺乏,這與執法者身份不符,更與法治社會不符;一些新招的大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法律意識,但由于執法的特殊性,便產生了不安心理、厭倦心理、特權心理,造成一些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粗暴現象,與市民之間的關系一度緊張,致使城管工作難以深入推進。二是城管聯合執法合力不強。城市管理聯合執法隊伍人員選自各個部門,在聯合執法過程中,由于各自在城市管理中的職責不同,或為了規避自身不必要麻煩,出現了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相互扯皮現象,導致一些不能及時消除的城管頑疾。
——優化城市功能,讓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完善和優化城區生活功能、產業功能、消費功能,著力打造“仙源南溪、上善水城”城市品牌。一是優化生活功能。啟動新城三水廠、大型地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公交車站等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文化創意動漫創意園、環長江旅游景觀大道、普羅旺斯花卉文化公園、環城生態綠廊等項目建設,完成濱江四期防洪堤、文體中心、鳳凰大道、今良造大道、老城部分道路黑化等工程,打造川南最優的生態宜居環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教育機構來南合作或獨立辦學,引進社會資本和優質醫療資源來南新建一所三甲綜合醫院和一所專科醫院,推進社會化養老機構建設,打造川南最優的教育、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配套。二是提升產業功能。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商貿物流、文化創意、體育賽事、休閑旅游等服務業,加快推進麗雅時代總部街區、美麗澤京、鳳凰華城等項目建設,積極舉辦豆腐干博覽會、龍舟賽、自行車公開賽等節會賽事活動,規劃開發瀛洲閣蒙古風情、灌口觀音文化等旅游項目,加大南溪古街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力度,推動城市經濟加快繁榮。三是擴大消費功能。針對群眾消費需求,科學規劃布局城市商業業態,著力構建城市商業中心、區域商業中心、社區商業網點。重點將老城區翠金街、濱江路建設成南溪特色小吃夜市一條街,將三元街、商業街打造成服飾一條街,將鑫宇·鉆石城打造成新老成結合部大型購物中心,將四通物流園區打造成大型建材市場,將南溪古街打造成電商園區,為市民生活提供方便。
——抓好專項整治,讓城市管理更加常態化。扎實推進 “十大專項治理”行動,切實整治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城市亂象,實現常態化管理。一是開展停、洗、修車場(點)專項整治。加強現有公共停車場管理和部分單位、機關內部停車場清理;取締一批設施不符合標準、場地經營面積不足的洗修車場(點)。二是集中開展小餐飲專項整治。打擊餐廚垃圾亂傾亂倒,將餐廚垃圾交由專業公司處理;規范餐館排放油、污、煙,加大占用人行道的經營餐館整治。三是開展建筑工地專項整治。堅決查處違章建筑、違法用地,加大揚塵和霧霾天氣治理,進一步規范管理建筑工地、建筑車輛和建渣處理。四是開展非物管小區環境專項整治。加強衛生整治,改善居住環境,做到小區衛生有人管,有人干。
——強化規范管理,讓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堅持將精細化管理作為城市管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積極爭創中國人居范例城市。一是打造高素質的城管隊伍。加大城管隊伍培訓力度,繼續發揮“鐵軍講壇”培訓優勢,創新“走出去、請進來”模式,對一線執法隊員、協管員骨干開展多層次的特色培訓,打造一支“素質過硬、執法文明、作風優良、市民認可”的城管隊伍。二是實行網格化管理。按照定人、定崗、定責原則劃片包街,利用數字化指揮平臺,將工作任務和內容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對主次街道、重點場所實行網格化管理。同時,建立每月工作臺帳,形成城市管理考核工作網絡,實現城市管理系統化、精細化。
——創新運作模式,讓城市管理更加市場化。積極順應市場經濟發展,探索城市管理市場化運作模式。一是激活國有資本市場活力。整合城市管理資源,采用市場化手段,多元化引入社會資本與佳服環保公司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做大做強佳服環保公司。二是堅持以市場化運作模式建管城市。力爭引進全國知名大集團、大公司來南組建發展平臺公司,推進城市建設、經營與管理,切實做好新城三水廠、城市大型地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工業固廢垃圾填埋場等市政公益項目PPP試點;同時,在戶外廣告設置權、綠化養護、垃圾收運處置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讓投資主體多元化,環衛、園林作業市場化,垃圾處置產業化,保潔作業社會化。
——健全制度機制,讓城市管理更加長效化。城市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實現有效管理就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一是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將城市管理納入單位及干部個人績效考核問責,嚴格按規范考評和獎懲,嚴厲查處不文明執法、不作為、亂作為等違紀違法行為,大力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二是建立執法保障機制。學習沈陽、長春、綿陽等先進地區城管模式,建立公安城管聯合執法機制,成立城管警察支隊,加強城管執法工作,推動末端治理向前置管理的轉變,給予城管執法充分保障。三是建立財政保障機制。建立城市管理財政經費投入逐年增長機制,切實保障城市管理所需經費。
(作者系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委副書記、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