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獻紅
(吉木薩爾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新疆吉木薩爾831700)
試論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措施
高獻紅
(吉木薩爾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新疆吉木薩爾831700)
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方方面面,作為代表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行使監督管理工程的監督人員來說,對于監督工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政府形象。因此,如何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做好監督工作,是我們監督人員工作的中心。
建筑工程 質量監督 監督措施
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方方面面,作為代表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行使監督管理工程的監督人員來說,對于監督工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政府形象。因此,如何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做好監督工作,是我們監督人員工作的中心。
1.建筑工程之前的監督工作。主要是對有關設計、勘察文件審查的監督管理以及對設計、勘察單位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的監督,重點放在對設計、勘察文件的審查監督把關上。一旦發現其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設計和勘察文件,可以通過直接的經濟處罰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責任主體承擔由其失誤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質量責任。
2.建筑工程過程中的監督工作。施工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應圍繞三大部分的現場監督,開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監督管理,三大部分即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和環境質量。在對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進行監督檢查中,重點是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等影響結構安全的主要部位。現場實體質量的檢查方式應采用科學的監測儀器和設備,提供準確可靠、有說服力的數據,增強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的科學性和權威性。通過監督抽查,保證強制性標準的貫徹執行,保證建筑法律、法規和規范的貫徹落實,從宏觀整體上把握建設工程質量和結構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強程序管理的同時,必須加強技術控制。
3.建筑工程竣工后的監督工作。竣工后的質量監督管理是建設工程投入使用的把關監督管理。首先要保證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對國家、企業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響。其次是把裝修、維修和維護的質量監督納入建設工程全過程質量監督管理的范疇;要杜絕或減少由于裝修、維護過程中的違規行為對已有建設工程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環境質量的破壞,引發質量事故;避免由于維修、維護的質量達不到要求給國家和公眾用戶的生產生活環境造成直接損失。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將工程質量管理納入經濟管理的范疇,以解決工程交付使用后發生的質量問題,特別是解決找不到責任方的后顧之憂。
1.建立健全建設法律體系。健全的建設法律體系是建筑市場高效有序運作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各國的建設法律體系一般包括基本法律、法規條例、規范標準三個層次。基本法律作為國家建設法律總則,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規條例屬于基本法律的實施細則,構成行政法規;規范標準由專業部門或專業協會、學會制定,具體結合不同專業特點,指導限定各種技術活動。
2.實行施工許可和使用許可制度。施工許可制度和使用許可制度是當前很多企業對于建筑工程質量微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施工許可和使用許可的具體實施,既避免了不具備條件的工程項目盲目上馬,給工程建設參與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又杜絕了質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給國家和使用者合法權益帶來不必要的損害。本著“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的國際慣例原則,工程質量監督應由核驗工程質量等級轉變為監督竣工驗收工作。
3.加強社會監督與監理單位的管理。監理公司受雇于建設單位,代表建設單位管好工程,要聽建設單位的。但監理公司必須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設計文件和合同規定,獨立地行使自己的職責,對社會負責,對工程本身負責。因此,要強調監理公司對工程監理獨立行使職能的權利有待加強。
其次,還要推進監理公司整體素質的提高,加強對監理單位的管理。在工程建造過程中,社會監督與社會輿論起到重大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的不良記錄管理,建立工程質量誠信體系,提高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意識和信用水平,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質量監督保證機制的重要內容。
4.集中管理投資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對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投資的公共工程,應由國家建設部和各級地方建設部門設置專門的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從可行性研究、設計委托、施工發包到竣工驗收,實施全過程的集中管理,工程竣工后移交給工程項目的所有單位或使用單位,工程項目的所有單位或使用單位不能直接參加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這些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屬于非盈利性常設組織,既代表政府行使業主職權,又在工程項目上行使政府的管理職能,其行為接受計劃、財政、審計、監察等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這種做法可以先行組織試點,取得一定經驗后,再推廣應用。除此之外,對于國家投資的重大工程項目,政府應該堅持實行稽查特派員制度,強化政府對于重大工程質量的監督控制。
5.嚴格內部管理,樹立執法人員形象,嚴格工程監督人員的執法行為。實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情況的定期書面匯報制度,努力做到監督記錄制度化、規范化,即各專業監督員和所有監管工程管理人員,對于發現的重大問題必須立即報告,不得拖延,當日工作當日記,周末集中報送工程主管部門審查簽署意見后反饋本人,月度工作要于當月末寫成總結,以書面形式報送工程主管部門審查并對工作情況和有關問題簽批意見,也可采取工程例會等各種載體發揮作用,使工程監督工作做到勤檢查、勤督促、記錄及時、臺賬健全、考核到位,保證高質量工程的全面竣工。
綜上所述,隨著建設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進,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不斷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監督制度,嚴格遵循質量監督程序,充分發揮各方責任主體的主導作用,依靠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充分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監督管理工程質量活動,不斷探索和實踐適應新時期要求的質量監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規范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