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琳 編輯/丁小珊
貨物貿易統計口徑差異分析
文/劉琳 編輯/丁小珊
在貨物貿易的數據統計中,外匯局國際收支數據統計的是資金流,海關數據統計的是貨物流。由于外匯局和海關在統計方法、統計原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導致部門貨物貿易統計口徑不一致,對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的監測和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海關統計的進出口額與外匯局統計的企業實際收付匯額在數值方面存在不一致。
其一,計價方式不同導致差異。海關統計的進口數據是包含運費、保險費等在內的到岸價格數據;而在外匯局的國際收支統計中,運費和保險費不在貨物貿易統計范疇內,而是歸類在服務貿易項下的相應交易編碼,貨物貿易項下的收付匯只按實際貿易額進行統計,其計價一般以交易合同簽訂的價格為準。
其二,海關估價及限價導致統計差異。貨物進出口在海關報關時,出于對部分商品征稅和保稅的要求,海關會對部分商品重新估價測算,但外匯局依然按照合同價款統計,導致兩者的不一致;此外,海關部門為防止進口企業低報價,實行限價管理,而限價有可能高出合同價格,從而造成海關進口額高于貿易付匯額。
其三,貿易信貸及貿易信貸報告質量影響兩者數據的匹配。國際收支統計立足于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發生的貨物所有權變更的交易,因此該統計與貨物是否跨境沒有必然聯系。企業采用預收、預付、延收、延付等貿易信貸行為會直接造成外匯局數據與海關數據的不匹配。此外,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后,貿易信貸行為納入貨物貿易管理,實行企業義務和自主報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由于目前企業貿易信貸數據報告質量普遍不高,導致外匯局掌握的企業外匯資金流動狀況不準確,也影響了數據的匹配性。
海關和外匯局在部分貿易中的單方面統計,也會帶來貨物貿易統計數據的差異。一是有進出口無收付匯的情況。如易貨貿易和來料、出料加工貿易。國際收支統計中對易貨貿易只記錄出口貨物和進口貨物的價差;而海關分別統計出口貨物額和進口貨物額。國際收支統計中對來料加工的進口、出料加工的出口僅收取加工費(工繳費收支納入服務貿易項下),其進出口環節不收付匯;海關則分別對進、出口貨值進行全額統計。如果易貨貿易和來料、出料加工的進口、出口不在同一統計周期內,貿易順入與進出口順差就會出現偏離。
二是有收付匯無進出口的情況。主要包括不納入海關統計的網絡購物以及離岸轉手買賣。網絡購物是指個人借助網絡直購(個人在網站購買并從境外直接發運進境送達個人)或直銷(個人向境外消費者通過互聯網銷售并從境內直接將貨物發送至境外消費者)貨物。這種購銷不納入海關統計,但會產生涉外收付匯,即國際收支申報數據。對于貨物不入中國關境的轉口貿易,外匯局在2014年5月1日實施的《涉外收支交易分類與代碼(2014版)》中專門設置了“離岸轉手買賣”分類,統計在貨物貿易項下;而海關對轉口貿易不做統計。
貨物進出口報關地與收付匯地區不一致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本地報關異地收付匯,二是異地報關本地收付匯。某一地區海關統計的貨物是在當地口岸的實際發生額,而國際收支申報數據是企業在該地區銀行發生的涉外收付匯。因此,如果企業選擇的報關地與收付匯地不一致,則報關地海關統計的貨物貿易額將大于該地區國際收支口徑的統計額;而收付匯地的國際收支口徑的統計額則會大于該地區海關的統計額。
盡管《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第六版)》將轉口貿易從歸屬服務貿易統計項調整到歸屬貨物貿易統計項,以使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與海關統計口徑更為接近,但海關和外匯局對轉口貿易的監管原則及統計口徑依然存在較大差異。
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倉單轉賣,由于僅涉及貨權轉移,不發生貨物轉出,故海關對其不進行統計;但由于在此過程中發生了涉外資金交易,外匯局則需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
二是監管區域外的居民從非居民手中買入存放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貨物,并將貨物從區內運到區外。外匯局對此產生的資金支付交易,統計申報在貨物貿易項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物流貨物”項目;而海關將其作為二線關境處理,進行單項統計。
邊貿地區的特殊貿易會造成國際收支統計的不一致。邊境地區居民攜帶物品進出邊民互市貿易區,或從邊境口岸進出境時,會向海關如實申報物品的品種、數量和金額,因此海關口徑的邊貿進出口數據采集基本完整。但對國際收支口徑的數據采集而言,如果交易雙方采取易貨貿易方式,如邊貿企業先報關進口(或出口),再組織貨源報關出口(或進口),以達到軋差貿易貨款、規避攜帶現鈔風險的目的,則采集的數據就僅為軋差額,會小于海關統計的進出口額。此外,由于邊貿地區銀行與外方之間結算渠道不順暢,部分地區與外方尚未建立人民幣賬戶行及代理行關系,從而會導致大量邊貿交易采用現鈔結算或通過“地下錢莊”、黑市交易來完成。這部分跨境資金的流動就會游離于監管之外,無法進行國際收支申報數據的采集。
鑒此,為使不同部門的貨物貿易統計口徑和數據更趨合理,需加強外匯局、海關等涉外經貿監管部門之間統計原則和管理政策的協調,進一步完善涉外經濟統計監測體系,以便更好地應對交易及資金流動異常等復雜局面。
作者單位:外匯局南通市中心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