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詠暉 編輯/靖立坤
關注跨境貿易融資新動態
文/陳詠暉 編輯/靖立坤
在市場不斷開放、主體參與度提高的情況下,面對境內外兩個市場、兩個利率和匯率,以及市場的頻繁變化,企業和銀行利用貿易融資實現套利的情況勢必會長期存在,產品和方式也將更加多樣和靈活。外匯局湖南省分局在貨物貿易監測核查工作中,發現了企業通過貴金屬加工貿易、轉口貿易、構造貿易等形式進行跨境融資套利的一些新變化。
在貨物貿易監測核查工作中,湖南省分局發現了轄內企業運用貿易融資套利的四類典型模式:
一是利用貴金屬加工貿易融資套利。企業利用貴金屬體積小、價值大、易于反復進出口報關的特點,用出口收匯資金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再以理財產品為質押辦理匯出匯款融資用于進口支付,支付的進口款項又以出口貨款的形式回流,如此反復操作實施套利;同時簽訂遠期購匯協議,約定理財產品到期購匯償還融資。
二是構造轉口貿易融資套利。由境內企業構造有境外關聯公司參與的、以倉單為交易載體的轉口貿易:境外關聯公司利用境內公司開具的進口遠期信用證從境外獲得融資,再通過倉單轉讓將資金調入境內實現套利。
三是利用保稅區交易實現進出口雙向融資套利。買賣雙方經過協商,引入境外一家關聯公司,將本可以在境內直接完成的交易經過保稅區中轉,然后再借此貿易背景分別進行進、出口融資實現套利。
四是以不真實、不合法的交易背景進行融資套利。銀行積極營銷出口保理融資產品,企業予以響應后提供不真實、不合法的交易單證,銀行則對真實性審核僅做表面文章,借助貿易融資路徑,銀企聯手進行跨市場套利。
通過對上述典型模式中的具體案例進行剖析,可以發現,跨境貿易融資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是多種短期產品復雜組合,企業普遍存在組合運用多種短期融資工具現象。這種變化一方面基于匯率波動,希望通過組合操作保持較高的流動性,降低財務風險;另一方面,還可以規避有關外匯管理規定。二是進出口貿易雙向融資增多,企業多以加工貿易業務為主要背景,借助雙向融資,增加了套利空間。三是融資背景出現新動向,表現為轉口貿易最重要的商業單證——倉單,由境內保稅區轉移到境外(香港、新加坡);貴金屬加工貿易收付匯的結算與融資由本省轉移到外??;個別企業通過引入境外關聯公司在境內保稅區通過“一日游”構造融資的貿易背景。四是銀行企業聯手推動,互為犄角,攻守同盟。
企業開展跨境貿易融資,是自主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市場行為,本無可厚非,但是以套利為目的的貿易融資快速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應予以重視。
一是導致市場主體的不公平競爭,不利于實體經濟的長遠發展。由于大企業的示范效應,一些中小企業盲目“跟風”,投入大量資金專注套利操作,導致銀行信貸資金脫離實體經濟體外空轉,容易產生資本泡沫和誘發金融風險,不利于實體經濟的長遠發展。
二是不利于國內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跨境融資規模的增長,意味著企業的有效信貸需求流失,境內銀行主動將這塊奶酪拱手境外銀行分享,不利于國內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加劇國際收支波動風險。跨境貿易融資的逐利性特點,注定它的流動會順應國內外經濟形勢,因此一旦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它必將隨之逆轉,導致國際收支項目短期內出現大幅度波動,影響國際收支平衡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為規范企業跨境貿易融資行為,促進其健康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科學監管。
政策制訂層面。一是推行負面清單,以有效限制套利行為。例如對企業通過繳存高比例(如超過80%)保證金,在境內以保證金敘做協議存款、購買理財產品,在境外進行融資或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純粹投機套利行,外匯局應將其列入負面清單,從政策上加以限制。二是遏制利用轉口貿易、加工貿易進行跨境融資的行為。根據企業開展轉口貿易、加工貿易等業務,一般具有貿易及其結算的時間周期較短的特點,可以從融資業務實際需求出發,對這類融資業務的最長期限進行限制(如融資總期限不得超過90天)。這樣既能滿足此類業務的實際需要,又可以有力地遏制投機套利行為。三是規范對境內外關聯交易融資行為的管理。跨境融資業務多數是由境內企業與境外關聯企業、境內銀行與境外銀行聯合運作完成,一般建立在關聯交易基礎之上。因此,應當對關聯交易下的融資行為進行適度規范,如可對關聯交易下融資的額度占進口、出口總規模的比例加以限制(如不得超過進口、出口總量的100%),也可對融資的最長期限進行適當限制(如不得超過180天)。
科學監管層面。一是實施定向分類管理,增強分類管理的靈活性。建議分級別建立轉口貿易、加工貿易等跨境融資關注企業名單,當跨境資金流動出現異常時,有序、分步將這類企業降級B、C類,及時引導企業預期;同時,進一步完善分類管理措施,增強靈活性,如合理調整分類管理期限、加大對B類企業的懲戒力度等。二是加強和完善銀行貿易融資管理:首先,要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數據采集,改進采集方式,完善信息要素統計;其次,要建立貿易融資新產品備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新貿易融資產品和表外業務的統計監測;此外,還應設置并不斷完善貿易融資監測指標,實現系統的自動篩選和預警。與此同時,要加強對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檢查,公開通報違規典型案例,嚴厲打擊不真實、不合法的貿易融資行為,提高銀行執行“展業三原則”的自覺性、主動性。
作者單位:外匯局湖南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