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車文斌
保增長 惠民生解讀2015四川經濟工作八大任務
本刊記者 車文斌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出2015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首要位置。7天后的12月18日至19日,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成都舉行,提出的2015四川經濟工作八大任務,與中央的精神一脈相承。
保增長,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及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最終的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觀2015四川經濟工作八大任務,無不緊扣中央精神,把準全省經濟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把經濟建設作為興省之要,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培育發現新的增長點,重視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必將進一步推到四川“三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實現“兩個跨越”。
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要保持投資合理增長,著眼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保障改善民生抓投資,著力抓好全省500個重點項目和50個省重點推進項目。重視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要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挖掘養老健康家政、改善性住房等領域消費潛力。要積極拓展外貿出口,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鼓勵企業走出去。
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
加快向經濟強省跨越,必須走產業興省之路。要全力促進工業提質增效,集中力量實施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規劃和推進方案,提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實力,支持七大優勢產業向中高端發展。要放寬市場準入,落實支持政策,大力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重點支持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視穩定糧食生產,著力放活土地經營權,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建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優化升級,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使創新驅動的著力點落實到新產業、新項目上來。
加快推進城市群建設
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繼續加大推進力度,突出抓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進四大城市群建設,重視城市新區建設,繼續抓好“百萬安居工程建設行動”和“百鎮建設試點行動”,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村。要多渠道籌集資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鄉建設,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創新城市管理機制,有效破解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難題。
培育區域經濟新引擎
強化多點多極支撐,培育區域經濟新引擎。協調推動五大經濟區發展,加快天府新區建設,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綿陽科技城。做強縣域產業支撐,加快建設一批工業經濟、現代農業、生態旅游強縣。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進一步突出改革重點,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推進農村改革,以簡政放權為核心抓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積極推進科技體制、金融體制、財稅體制和收入分配改革等。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加強對改革推進過程中具體問題的研究,確保各項改革措施切合實際、收到實效。
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主動融入國家開放戰略,推進鐵路、公路、水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成都新機場立項建設,形成融入全球經濟的快速通道。瞄準世界發達經濟體,密切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加快推動重點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加強與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經濟圈的合作,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加強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招商,繼續辦好“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和一批重要展會,抓好已引進項目跟蹤落地。
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持續增加民生投入,扎實推進“十項民生工程”,辦好一批民生實事。重視做好就業工作,加強技能培訓,加大困難家庭人員就業幫扶力度。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完善基本養老和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深入實施“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健全精準扶貧機制,按照“先難后易”的思路,選準最貧困的村、扶持最困難的戶、辦好群眾最急需的事,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加大產業重建推進力度
抓好蘆山地震災區重建攻堅,確保明年完成城鄉住房重建任務,加快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重建,繼續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加大產業重建推進力度,努力實現災區可持續發展。務實推進康定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加強重建機制和工作方式創新,用三年時間建成幸福美麗和諧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