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梨花向來是文人墨客鐘愛的高雅之花,古代,文人墨客用妙筆生花的文采把憂傷淡雅而又恬靜、清香四溢的梨花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當今,攝影家們用鏡頭語言,借助梨花這個載體,挖掘中國文化的內涵,展現時代精神。3月7日,在濃濃的春意里,一場圍繞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朝陽的攝影展“梨香墨韻”的座談會在三坊七巷舉行,這個曾應邀于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攝影節展出的作品,再次引起了與會嘉賓、廣大攝影愛好者共100多人的贊賞與肯定,也引發了攝影人對他們肩負的責任,以及如何用好攝影語言,將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呈現在世界舞臺上的思考。
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張宇:影畫合璧,朝陽不是第一人,但他卻能在攝影大師郎靜山等人的基礎上,將其發揚光大。因此,我希望,這次的“梨香墨韻”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攝影展,更是一次學習思考的機會,一同探討在今后的時光里,攝影人要如何發展攝影藝術,如何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底蘊與內涵。
福建省文聯顧問、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奮武:“梨香墨韻”攝影展我看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覺,每一次的觸動都是一樣的。詩書畫影是一家,“梨香墨韻”能很好地將攝影、書畫、詩詞融為一體,實為一次可喜的進步,在此,我為兄弟藝術的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并對之表示祝賀。
福建省文聯書記處書記林瑞發:“梨香墨韻”是書畫影像藝術的結合,它有別于一般攝影作品,處處體現出攝影家人文關懷的情操,貫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之信仰,以及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希望朝陽今后充分發揮協會的行業管理與服務功能,為攝影界的發展做出更大的引領作用。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翁振新:“梨香墨韻”遠看其勢,近看其質,不論在吸收古今中外的藝術上,還是在構圖上,該組作品即顯平易近人又顯高深莫測,是在古典的基礎上展現當代性,以獨有的視覺,將中國的姿態、元素,推向世界,讓世界感知中國。
福建省攝影家協會顧問、福建畫報社原社長、總編輯胡國欽:“梨香墨韻”是攝影界發展創新的一種體現,攝影師用一種特殊的鏡頭對梨花題材做專題攝影,且構圖豐富,以豎形、圓形、扇形、條形展現,鏡頭語言到位,虛實結合。此種創新,在業界起著很好的引領作用。除此之外,朝陽還注重將創意文化與市場相結合,文化意識與市場意識相結合。希望朝陽在構思方面繼續加以完善。
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焦紅輝:“梨香墨韻”將攝影語言的“虛實對比”、冷暖影調與中國傳統繪畫形式、材料通過現代數字技術巧妙結合,創作出一種現代與傳統相融合、具有超越一般畫意的現代視覺影像。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學和文化具有積極意義,給人以時代美的愉悅享受。
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廣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作者能夠找準切入點,以小見大,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作者以長焦拍梨花,使畫面清晰簡潔,沒有雜質,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然,如果去除畫面上的書法墨跡,或者畫家的手筆就更好了,以避免書法與畫作在影像作品里有喧賓奪主之嫌。
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蔣平疇:梨花攝影體現梨花的風骨,明暗之間突出生命力隱藏的靈魂。一花一草,來自靈魂的感念,將中國梨花韻味植入攝影藝術里。
福建省壽山石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禮忠:“梨香墨韻”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看了很親切,且具有鄉土氣息,極符合藝術創作應深入生活、融入生活的宗旨,讓人感受到田園風光的鄉土魅力。
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方松峰:“梨香墨韻”在題材上表現出人文關懷的一面。他將中國畫語言與西方意境相結合,雞鴨飛鳥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在表現手法上,作者又別出新裁,將作品呈現在宣紙上奉獻給觀者,有高古曠遠之大氣,由此給觀者帶來的不僅是感官上的愉悅,且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建議在作品上適當的留白,給觀者以思考的空間,同時應根據不同的畫面選擇風格各異的書法、繪畫作者,且應注意字體大小的統一及擺放的位置,讓畫作與書法對攝影作品起到更好的烘托作用。
福建省攝影家協會顧問、新華社高級記者李開遠:攝影的生命在于創新,沒有創新的攝影,它必是沒有前途的。“梨香墨韻”就是攝影家創新的一個典范,不論是傳播的方式還是輸出的樣式,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從里到外都是很好的很接地氣的創新。
海峽民間藝術館館長劉東方:“梨香墨韻”在攝影藝術上有很大的突破,印在宣紙上,且配以詩詞,此獨一無二的表達方式讓眾多的觀者驚訝不已,他們紛紛驚嘆:原來攝影還可以有這樣的玩法。展出期間,游客人數大增,累計觀眾超過10萬人。
著名畫家楊東平:朝陽的創作手法對我也是一種啟發,用繪畫墨韻,體現梨花特點。畫面很美,充分表現了拍攝者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