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光里,人們年年要還鄉。
跋山涉水,穿州過省,返回自己的來處。
在故鄉,從親切的泥土、木頭、布匹和糧食中汲取力量,
再踏上路途。
時光飛逝。當故鄉日漸消失,云與水都已變樣,
我們幸好還有手工。
它攜帶泥土、木頭、布匹和糧食的氣息,喚醒鄉愁,
撫慰眾生,
讓每一位以手勞作的匠人,
在現代化的荒原上獨辟蹊徑,眼含熱淚,披荊斬棘,
重返故鄉。
壹 縫紉
工業不發達的年代,“全部生活都在一雙手上 ”。年輕姑娘針線活好便會嫁得好,而主婦要對一家老小的穿戴負責。從紡線、織布、縫紉、刺繡到納鞋底、繡鞋墊,女紅技巧是考核家庭幸福度的硬指標。
貳 編織
織毛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家主婦的必修課。同時期的鉤針桌布、沙發巾等也是家居時髦裝飾品。手巧的女性還用玻璃絲編織花朵和小動物,掛在家人的鑰匙串上。織毛衣活動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發展為棒針織馬海毛。
叁 陶藝
1990年的美國影片《人鬼情未了》中做陶的經典一幕,掀起了全球性的陶藝熱。在中國,各類陶吧、陶藝館也遍地開花,除了情侶們陶醉于泥與火纏綿的浪漫,很多母親也帶著孩子學習做陶,體會泥土的親切質樸感以及發現自身的創造力。
肆 布藝
不同于傳統的女紅以實用為主,現今的布藝更多以美和自娛為主題。布偶算得最討喜的一種,其中的卡通人物和小動物造型是女性和兒童的心頭愛。有些布偶甚至可以陪伴一個家庭數代之久。
伍 烘焙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烤箱進入尋常家庭,既能讓家人吃得眉開眼笑又能滿足自己手工創造欲的烘焙活動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也成為很多主婦的第一愛好。烘焙就此化身為眾多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陸 園藝
如果把園藝也納入手工的范疇,那么它一直是長盛不衰的手工活動。這項活動把家家戶戶的陽臺打造成為遠離塵囂的小世界。在這方面,著名的塔莎奶奶是激勵眾多盛年女性的好榜樣。
柒 皮革
親手制作皮鞋皮包,是很多女性的文藝夢想。這個夢想跟行走有關,跟流浪有關,跟粗糲質樸的生活精神有關,而熱衷于此的盛年女性,多半都有一顆渴望詩與遠方的不羈的心。
捌 木作
好吧,這種活動,從前叫打家具。這是讓人類更接近自然的一種活動,人們在各種不同的木質和各種不同的工具之間深切地體會生活之美和創造之美——在國外,木作甚至被普及進入了中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