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黛雯,北京人,手工配方茶的原創者,目前傾力打造坐落于北京的世界茶園。
活色生香手工茶
閉上眼睛,身體在舒適的座椅內休息,舌尖卻在周游世界——坐落于北京惠新西街的黛雯茶舍將這種不可思議的想象變成了現實。
一次偶然的旅行中,原產斯里蘭卡的錫蘭紅茶敲開了朱黛雯的心門。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茶葉出口國,中國人也一直享用著本土出產的茶品。金融投行出身的朱黛雯正值盛年卻有著與眾不同的逆向思維:能不能讓國人足不出戶就品嘗到全世界的經典茶品?
獅子座的朱黛雯骨子里透著盛夏般的果敢與膽略,心動不如行動,她很快就拉來三兩好友入伙,成立了黛雯茶舍。
成立公司還遠遠不夠,用什么樣的茶品打動消費者著實令她費了不少腦細胞。就在她苦苦思考的時候,一杯濃郁的紅巧梅引起了她的注意,過于發散的香甜使茶的味道顯得有些輕浮,不夠內斂,這個特點呈現出明顯的優點與缺點,令她有些苦惱。這時候手邊的一瓶原產于歐洲的洋甘菊令她眼前一亮:洋甘菊的味道清爽宜人,恰巧彌補了紅巧梅的缺點,如果將兩者結合,會有怎樣的火花?
按捺不住心頭的狂喜,朱黛雯迅速將洋甘菊與紅巧梅組合,一杯嶄新的茶品就這樣應運而生。輕飲入口,味蕾舒暢無比,濃郁的香甜搭配沁脾的清爽,一升一降,一散一斂,那種恰到好處的感動就這樣輕易地直達心底。仿佛車到終點的回首過程,每一段都是極好的風景,不必對全世界失望,百步之內,必有芳草。她睜開眼睛,茶品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巧遇。
巧遇的誕生開啟了她手工配方茶的旅途。不同味道的碰撞擦出不一樣的火花,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如同她遇到世界,如同世界遇到宇宙。
在工業化大行其道的年代,朱黛雯堅持認為,純手工的茶品才能打造出味蕾真正的感動。她開始奔波于世界各地,搜羅不同各類的手工原產茶。預約、溝通、一張機票、一個旅行箱,她一定要親自拜訪、考查、品嘗之后才會下訂單。
有時候對方出于種種原因會閉門不見,她并不灰心,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她四處尋找同一茶源下不同的手工制茶人,有時候難免失望,可有時候也有意外的驚喜。在不斷奔波的過程中,臺灣、斯里蘭卡、印度、阿根廷、尼泊爾、南非幾大產區的原產優質手工茶都被她帶回了北京。
一回到茶舍,不等時差恢復,她便開始著手研發新式的手工配方茶。一方茶室,整齊的茶具,清洗、擺放的過程如同少女約會前的梳妝,快樂而充滿期待。溫潤的茶水滑過舌尖,心頭便能感知制茶人當時的情緒,快樂、期望、認真、執著在茶水中逐一呈現。
研制配方茶的過程很繁瑣,需要不停重復地品茶、配茶,用不同的配料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循環地清洗茶具、品嘗茶味,手指和嘴唇會因為過量勞動而龜裂,可是她的臉上始終掛著滿足的笑容,因為即使失敗,也是一種前進。
如今,朱黛雯和她的團隊研發出十幾種味道獨特的手工配方茶,并賦予它們極其唯美詩意的名字:黑金時代、觀音無音、炊煙又起、玳玳小姐、獵艷法蘭西……周游世界的舌尖體驗令人長久難忘。而對于朱黛雯來說,她理想中的世界茶園就在不遠的前方,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