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健康和不健康的各色人等,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隨時有可能變成一個巨型的病菌培養器,飛機尤甚——想想萬米高空中密閉的環境里有那么多張牙舞爪的病菌在陪你飛,一句“旅途愉快”顯得多么的蒼白無力。
春運已經來臨。被卷入這場全球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活動中,行色匆匆的你,要更加健康地踏上路途。
落座前,清潔周邊環境。
旅途開始之前,先清潔你的周邊環境。
隨身攜帶消毒濕巾,在落座前把座椅扶手、小桌板、數碼屏幕、舷窗、安全帶等將與你身體親密接觸的物品擦拭干凈。這是旅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須知從排泄物殘渣到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曾在看似高大上的機艙里被檢出,而感冒和流感病毒可在無生命的表面存活數小時到三天之久。
記得調整頭頂的空調出風口,避免風直吹臉部,讓潛在的傳染性飛沫遠離你的眼、鼻和嘴。
不使用飛機上的毯子或枕頭,除非是密封包裝的。
飛機上的枕頭或毛毯如果沒有塑料袋包裝,那就擱遠點。用自己的外套和便攜頸枕顯然更靠譜。
盡量不用機上的后座儲物袋。機組人員通常只有很少的時間在兩個航班之間進行客艙清潔,一般是把垃圾收走,未必次次會消毒——既然機艙清潔不徹底,你怎么能確定在你之前的乘客沒有把嘔吐物放在儲物袋里?
任何時候都不要亂摸亂碰。
你的手碰過多少東西,遠超你的記憶和想象。而你會渾然不覺地用手摸眼、鼻、嘴,以及你孩子的臉。
不要把包包放在公共洗手間的地板上,也不要把化妝盒放在公共洗手臺上。沖水時蓋上馬桶蓋。旅途中自始至終要記得使用洗手液,尤其在以下情況:拎了行李把手后;讀了機上儲物袋里的雜志后;用完廁所后。洗手時,把手的所有部位都清潔到,包括指尖和戒指。至少洗15秒。
把噴嚏捂在自己臂彎里。
一個不加遮攔的噴嚏能把你的鼻涕噴射到2米到 9米遠的地方,所以,在臂彎里打噴嚏的意義就是不給別人帶來患病風險。注意,噴嚏是打在臂彎里而不是手上——你的手會再去碰別的東西。擤鼻涕也最好是擤到紙上再扔進垃圾筐。
基于同樣的原因,與咳嗽、噴嚏連天或看上去有明顯身體不適的人保持距離。
保持身體水分充足。
在飛行中喝夠水,有助于預防因為缺水帶來的容易被病菌趁虛而入
的連鎖反應,也可防止因脫水而導致的頭痛。如果鼻腔感覺干燥,噴點保
濕噴霧,保持鼻黏膜濕潤可增加其對抗細菌感染的能力。
別對飛機上的水太放心。
飛機每到一地就會補充水箱,這意味著,飛機有可能到達(或來自)某個水源不宜飲用的地方,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水將水箱灌滿。這也意味著,在飛機上你最好喝瓶裝水。你可以在候機廳買一支瓶裝水,帶個便攜水壺更是好習慣。長途飛行需要在機上刷牙洗臉,盡量用自己帶的水。那洗手怎么辦?用洗手液,再用消毒濕巾。
戴口罩一點也不奇怪。
一個醫用口罩能保你平安,特別是在感冒頻發的冬季和霧霾橫行的地區。
發現同機乘客有明顯不適,立即通知空乘人員。如果是呼吸問題,空乘人員會為你提供口罩——不僅僅是鄰座乘客需要口罩,在患者座位前后各兩排的乘客都是易感人群。在曾經的一次傳染病案例中,一位感染者的座位距離最初患病者足有八排之遠。
穿襪子、戴眼鏡
機場安檢有時候會讓你脫鞋檢查,所以記得穿襪子,別光顧著時髦而感染了腳氣。
戴普通眼鏡,別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會造成眼內干燥,使眼睛在面臨微生物入侵時易受傷害。戴普通眼鏡也能讓你更不方便拿手去揉眼睛。
不要等到出發前一分鐘才來做準備。
如果你旅行頻繁,或是即將開始一場遠游,你可以考慮注射相關的疫苗。鑒于疫苗注射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對身體提供全面的保護,一個簡單的流感疫苗也需 7~10天
才開始起效,為防患未然,你在計劃旅行時就應早作準備。
其它旅行常備物品:含酒精成分 50%
以上的洗手液;消毒抗菌濕巾;乘機時可
披搭的輕暖披肩或外套;長途旅行所
需的頸枕;創可貼;保濕噴霧。
健康金句1:長期失眠會早死
難以入睡、半夜還睡不著、醒得太早,都是現代人常見的失眠癥狀;如每周失眠至少3次,至少持續3個月,就可判定為長期失眠。美國一項長達40年的研究發現,長期失眠可致人早死,如持續6年以上,致死率增加58%!長期失眠還與血管發炎幾率增高有關,而血管發炎又與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癥、癌癥、失智及憂郁癥相連。
健康金句2:女性經期應休假
經期俗稱例假,但實際上女性在經期是沒有假期的。英國一位著名婦產科教授建議,有痛經或其它身體不適的婦女在經期應該帶薪休假,“每月1~3天就行。”這可使女性在工作時更有動力,效率更高。月經假在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已被承認,例如日本、印尼和我國臺灣。臺灣目前的帶薪月經假期是每年3天,印尼女性則可每月享受2天的月經假。
健康金句3:泡腳雖好需謹慎
泡腳對盛年女性的身體有各種好處,但泡腳也應謹慎,最近一名湖北46歲女性泡腳引發腦血管動脈瘤破裂致死的悲劇就應引起我們的警惕。一般來說,5類人泡腳需謹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靜脈曲張患者;皮膚病患者;兒童。健康人泡腳應注意溫度勿過高,以40℃~45℃為宜;時間勿過長,最好不超過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