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21日,由中國老年學學會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揭曉。據中國老年學學會發布的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健在的百歲老人58789人,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4623人。現將十大壽星的影像和長壽秘訣刊登如下,以饗讀者。
1.阿麗米罕·色依提,128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勒縣人
長壽秘訣:能歌善舞。年輕時就愛唱歌跳舞,百年里一直堅持“飯后一支歌”;起居規律,吃飯有胃口;每天散步,最愛赤腳走路;性格天真外向,很愛與人說笑;常逛街串門,鄰里和睦。
2.迪拉熱姆罕·蘇力坦, 125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附縣人
長壽秘訣:愛睡美容覺。每晚10點半準時入睡,早上8點起床,中午還有午覺,有“睡美人”的美譽;愛干凈,家里一塵不染,東西從不亂放;口味清淡,做飯時“惜鹽如金”,頓頓吃洋蔥。
3.圖如普·艾麥提,122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人
長壽秘訣:愛吃巴旦木和核桃。80歲得子,百歲高齡還能扛著50斤大米健步如飛。他長壽的秘訣是口袋里每天都放一把巴旦木和核桃;不論家中炒什么菜,都會放西紅柿,烹飪羊肉時必有洋蔥;勤快愛勞動,至今仍做喂羊、除草等農活;脾氣好,從不與人發火。
4.田龍玉, 121歲,湖南省鳳凰縣人
長壽秘訣:每天只吃兩頓飯。老人頭發半黑,皮膚細膩,沒有一點老年斑,她的習慣是日食兩餐,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堅持爬臺階,一天要上下70多級臺階;性格開朗,經常逛街,愛與人聊天。
5.打蘭彎,121歲,云南省貢山縣人
長壽秘訣:每天一兩米酒。老人追求時髦,還有一套自己的穿衣訣竅。此外,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米酒。不過,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心胸寬廣,待人和善,從不與人吵架、鬧矛盾。
6.黃乜依,117歲,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地區巴馬瑤族自治縣人
長壽秘訣:清晨梳頭,晚上揉耳。醫生體檢后發現,老人無論血壓、脈搏還是呼吸等各項指標,都相當于70歲的健康女性。她愛喝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性格外向,愛聊天、串門,還愛和晚輩聊以前的故事。
7.付素清,116歲,四川雙流縣人
長壽秘訣:性格倔強不服老。共生育6個孩子,如今五世同堂,名下家族共有54人,家人都稱呼她為“老祖宗”。喜食粗糧,如紅苕稀飯、玉米面糊、豆類制品;手腳利索,閑不住,每天都要早起做些捆柴、除草的簡單農活;心態自然,喜歡清靜,脾氣非常倔強,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
8.謝運貴,116歲,安徽肥東縣人
長壽秘訣:吃“百家飯”。一生坎坷波折,無兒無女,身世成謎,是村里的“五保老人”。多年來照顧她的是毫無血緣關系的鄉親,靠吃“百家飯”,靠鄰里鄉親的幫助和關心,如今老人雖已失語,身體卻依舊健康硬朗。
9.羅乜昌, 116歲,廣西壯族自治區沙池地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人
長壽秘訣:善良溫和,樂于助人。五世同堂,膝下子孫共有152人。老人體格強壯,很少患病,也沒有住過醫院。飲食清淡,主要以玉米粥、青菜為食;善良溫和,愛幫助人,在村里有很好的口碑;勤勞愛做家務,每天飯后堅持散步;家庭和睦,子孫孝順。
10.曾張氏, 115歲,遼寧本溪市人
長壽秘訣:從不抱怨。偏好粗糧,口味清淡,每頓七分飽,不吃零食;不發脾氣,不愛抱怨,崇尚樂善好施、積德行善;兒孫和睦孝順。
(據《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