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李榮教授介紹,在猝死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心源性猝死,即心臟疾病引起的猝死,占80%~90%。以前,冠心病多發于60歲以上人群,現在,四五十歲的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長期熬夜,飲食上“高油、高鹽、高糖”等,增加了中青年人患心臟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的風險。不少中青年朋友自認為年輕,身體出現“報警信號”也不及時檢查和治療。等到發病時,往往很危險。專家建議,中青年每年至少要做一次體檢,針對心血管相關的項目有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最好進行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評估,如果你有高危因素,最好進行相應的生活調節或治療。
年輕人的心源性猝死中,一部分是由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在感冒高發季節,心肌炎的發病率也會明顯上升。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同樣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會攻擊人體的上呼吸道,也會攻擊心肌細胞。此外,病毒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在殺毒的同時,可能誤傷心肌細胞,引發心肌炎。年輕人免疫力強,免疫反應猛烈,出現心肌炎的概率更大。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咳嗽、惡心、腹瀉、全身不適等,繼而才出現心臟受累表現。如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隱痛等,重癥者可有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甚至暈厥等表現。
心肌炎早期很難與感冒區分開,所以感冒后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時,更不可忽視。如果有感冒前驅癥狀,又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損害標志物異常,則可以確診是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