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五的午夜,在Chemsun Global上海制藥實驗室的一個密室里,一個自稱Terry的中國化學家急于結束交易。實驗室外面一個長頸瓶里的明黃色液體正在嗡嗡作響,散發著一種強烈而刺鼻的化學氣味。

Nicola Davison來這個實驗室是為了“觀察”,對木桶里的藥物進行評估,但Terry對閑聊完全不感興趣。“你只拿樣品,對嗎?”他大聲說,“咱們快點兒吧!告訴我你想要什么,要多少,然后我們談談價格和如何運送。”
過去的十年,全球藥物貿易發生了深刻且不可預知的改變。數字時代,深層網絡市場提供著所有非法藥物,包括大麻、冰毒等在內的藥品,只需要一到兩下點擊就可以購買到。而伴隨著全新的互聯方式,全球毒品市場變得愈發復雜并且超出了現有法律的控制。
“合法的興奮劑”或被官方機構稱為新型精神藥物(NPS)的快速崛起,生動地演繹了這一變化。它的出現給全球毒品政策制定者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即“物質替代”——管控一種物質將導致供應商和使用者轉移到其他具有相似作用但缺乏管控的藥物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表示。
因為對可卡因和搖頭丸管制的成功,合法興奮劑使用出現上升。需求仍然存在,而無論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企業家,都在利用這些需求。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的工廠,生產從iPhone到圣誕樹燈的各類產品。所以面對這種藥物,它不可避免地再次扮演同樣的角色:當地實驗室制造出大量合法藥物或工業用途的化學物質,在上海,進口商非常容易就能找到幾十個有能力大量生產合法興奮劑的公司。
作者Nicola Davison一直郵件聯系另一個名叫“Charles”的上海化學家,他們的公司生產一種美國已禁止而英國沒有禁止的物質:叫作AB-Chminaca (AB-C)的大麻素。AB-C活躍劑量遠低于其母體化合物,所以很容易犯錯誤。而且現實中大多數吸食者根本不在乎吸的是什么。
一個自稱是化學家的30來歲胖乎乎的短發女人招呼了Nicola,她自豪地說:“我們的純度在99%以上。”她知道這些藥物的效力嗎?“我們對性能方面一無所知,”她草草地說,“我們只是化學家。”
《時代》雜志稱中國為“全球毒品戰爭的新戰線”,因為當地的實驗室愿意大量生產合法興奮劑運送到美國、英國和歐洲。
而且,中國的地方官員只要得到足夠的賄賂,就可以完全對此視而不見,顧左右而言他。政府更關心禁毒帶來的國內消費上升,而不是這些合法的化學物,更何況,它們還流向了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