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怎樣超過我們的?
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葡萄種植區了,然而中國葡萄酒還像是新奇的創新產品。這是因為雖然它有著110,000萬升的年產量,但我們卻幾乎看不到,也因為中國的葡萄酒文化年輕得幾乎可以聞到玻璃包裝紙的味道。
考古證明,在亞洲國家廣闊的領土上,葡萄酒消費在4600年前就已經有了。唐朝時,葡萄酒已經在流行。然而,歐洲的釀酒葡萄品種在中國的種植一直到19世紀晚期才開始出現。

現在,中國的葡萄種植區覆蓋廣泛且非常多樣。新疆是地球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2645公里),也是中國大部分葡萄園所在地。而中北部的寧夏有著氣溫遠低于零度的寒冷冬天,這里葡萄藤必須被埋進小土堆里才能存活。云南、西藏、南方以及有著溫和海洋性氣候的北京周邊地區,都在釀葡萄酒。
這么多樣的氣候和土壤用以種植葡萄,本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國就是這樣。大多數中國人如今仍然認為葡萄酒就是紅的,這種顏色顯然已經深深地扎根于中國人的心里。另外對波爾多的迷戀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那里種植著大量的赤霞珠和梅洛。
那么中國葡萄酒的味道怎么樣呢?就質量而言,經常去中國的游客說過去十年里有明顯的好轉。
四年前,中國葡萄酒在《潷酒器》舉辦的世界葡萄酒大獎賽中贏得了最佳波爾多風格調和酒獎,擊敗了來自波爾多本身的競爭。但這瓶獲獎的酒我試過后卻大失所望,它的味道就像沒有掌握葡萄酒釀造門道的國家所釀造的。
更重要的是它已經“壞”了,這是我經常遇到的中國葡萄酒的問題,雖然不清楚是裝瓶線的問題還是存儲過程的問題,那味道就像葡萄酒已經暴露在光或熱下面被烤過頭了一樣。
中國葡萄酒味道的改善速度可能比任何質量評測更能說明問題。
在國際釀酒師的幫助下補強專業技能,并且肯在技術上花錢,說明中國葡萄酒提升速度可以相當迅猛。如果能選對產地,那就可能在葡萄酒彩虹的盡頭收獲一罐金子。但如果沒有找到,也可以制造出相當好的葡萄酒,但它將永遠普普通通絕不特別。
如果幸運,中國或許可能在對的地方種了對的葡萄,否則,就必須用很多人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艱辛地尋找它。而沒有人認為中國會有這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