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或拉動中國GDP增長0.25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目前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預計影響2015年新增投資4000億元左右,拉動GDP增長0.25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的宏觀團隊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將涵蓋26個國家和地區的44億人口,將產生21萬億美元的經濟效應。報告認為,隨著“一帶一路”等政策的實施,我國被動式的緊縮狀態很可能在下半年反轉,從而改變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疊加適度寬松貨幣政策,資金重配效應繼續發揮作用,股債雙牛的行情有望延續。
中國制造2025鎖定十大領域
3月 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十大領域。據了解,“中國制造2025”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產業發展的一個新概念。實施“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利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
二三線60個城市商業地產供應
過剩
4月8日,仲量聯行近日在發布研究報告。根據對國內最重要的60個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研究調查,報告認為這些城市目前正面臨著一輪短期的供應過剩局面。但是,仲量聯行全球研究部負責人指出,在未來數年,為所有大型商業地產項目持續創造強勁需求的宏觀基本面依然存在,60強城市有能力克服供應過剩的問題。隨著經濟轉型朝著服務業方向發展,中國60強城市對辦公樓、零售、物流倉儲和酒店面積的需求將會同步增長。
“自發自還”地方債擴展至全國
財政部制定的《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顯示,一般債券由地方政府按照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采用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形式。《辦法》主要是對原來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進行了規范。范圍從試點擴展到全國,并對發債過程中的信用評級、信息披露等做了原則性要求。 根據此前公布的今年預算安排,國務院批準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5000億元用于彌補財政赤字。財政部此前批復了1萬億元的置換債券額度。這意味著,2015年,地方債務清理進入了新紀元。
2015年1-3月國民經濟運行主要指標數據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0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0292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2605億元,增長7.9%。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775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5%。從環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4%。1-3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034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6%。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5%,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2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2%。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其中,城市上漲1.4%,農村上漲1.2%;食品價格上漲2.3%,非食品價格上漲0.9%;消費品價格上漲1.1%,服務價格上漲2.0%。1-3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