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洪
(合肥銅冠國軒銅材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
楊洪
(合肥銅冠國軒銅材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信用經濟是當前市場經濟的一個主要特征,由信用經濟產生的應收賬款對企業的現金流和財務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處理不好就可能將企業拖入財務困境,必須引起重視。
關鍵詞:應收賬款管理;核算;信用政策;內控建設
一、當前企業應收賬款現狀
(一)應收賬款體量大,各行業間差異明顯
當前的經濟市場可謂是一種信用市場,企業通過施予和擴大信用的刺激性賒銷非常普遍。然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嚴峻的經濟環境、自身管理的疏失等使得企業的應收賬款不斷累積,與此同時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在逐步上升。據《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研究報告2012》估計,我國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在20萬億左右。在科法斯集團發布的《中國企業信用風險管理調查》中顯示,2013年中國有80%的企業遭遇貨款拖欠,其中化工、機械、家電等行業處于較高風險。而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達到10萬億,而同期企業流動資產規模在40余萬億。應收賬款規模之大,可見一斑。同時,由于各行業受自身買賣雙方博弈、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銷售模式等影響,應收賬款也存在顯著差異,如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煤炭、有色、船舶、電力等應收賬款規模、賬齡、周轉天數明顯惡化。另一方面,不同地區之間的應收賬款也存在差異。
(二)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高,“虛盈”現象嚴重
應收賬款在會計科目中是列入企業資產項目的,但由于應收賬款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現金流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應收賬款的資產只是一種“虛盈”。當企業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較高,即企業較多地依賴賒銷來獲得產品市場和收入時,盡管賬面上的資產頗為可觀,但實際上企業很有可能陷入一種“虛盈實虧”的危險境地,容易因為應收賬款未能及時收回或者轉為壞賬而引發企業資金鏈的崩斷。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占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10%左右。而在抗風險能力較弱、財務環境更為惡劣的中小企業中,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則接近50%。尤其是在一些剛開始開拓市場的新企業、更加注重市場份額的互聯網企業中,不少企業應收賬款甚至超過80%,無疑給自身的財務安全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三)應收賬款中隱藏有財務舞弊行為
正常情況下,應收賬款應當是企業通過賒銷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一種債權;而對于這種應收賬款的財務處理,國家會計政策法規都有著比較規范、嚴格的規定。但是從實際的企業審計結果來看,不少企業在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中隱藏著財務舞弊行為,故意制造應收賬款或者對應收賬款的財務處理沒有按照規定的會計準則要求操作。如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有些企業將產品或資金轉移、挪用或貪污,而以應收賬款的方式將其處理掉,在未來又以壞賬的形式核銷,從而實現違法資產轉移的目的。而在有些企業中,出于投資方的業績增長需求,通過減少壞賬計提而導致資產、利潤虛增,干擾投資者決策和市場交易秩序。這種通過隨意計提壞賬準備調節控制利潤的方法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屢見不鮮。還有些企業通過應收賬款來掩蓋交易行為,如將各種往來款項都計入應收賬款,從而達到某種非法目的。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風險意識缺乏,過度依賴賒銷模式
從應收賬款的形成原因來看,可以分為主動型應收賬款和被動型應收賬款,主動型應收賬款就是企業自發地、主動地采取信用銷售的模式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被動型應收賬款則是因為買家的原因而產生的應收賬款,非基于企業自愿。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大部分應收賬款都是主動型應收賬款,即企業采取賒銷的刺激模式而產生的信用債權。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買方市場占優的情況下,通過信用銷售來占領和擴大市場份額、鎖定營業收入保證利潤的營銷手段尤為普遍。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不少企業并沒有意識到信用銷售的財務風險,盲目降低信用門檻、提高信用額度、延長還款周期等,導致應收賬款規模過大、壞賬比例過高,不少企業應收賬款占到營業收入的80%以上,嚴重威脅了企業的現金流安全。
(二)控制乏力,應收賬款管理存在嚴重漏洞
在應收賬款管理上,不少企業并沒有實施精細化管理,隨意處置,經常出現客戶信息變更卻不知道、應收賬款核算出現差錯等問題,給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帶來困難。有些企業在授信之前并沒有對受信企業或者客戶進行信用調查,不按客戶風險狀況就盲目授信,導致后期無法及時收回欠款。有的企業在授信完畢后就束之高閣,缺乏必要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也沒有與客戶進行定期維護與追蹤分析,對影響客戶還款的重大財務事件不了解、不清楚,影響后期的賬款清欠工作。有的企業沒有及時同客戶進行應收賬款確認,銷售人員抓住這一漏洞、利用時間差私自截留客戶貨款謀取私利,損害了企業自身的現金流安全和利益。
(三)內部控制薄弱,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內部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和關鍵,對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企業應收賬款的一個主要威脅就是企業現金流風險,只要企業內控措施得力,成本控制和資產管理得當,企業就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現金流而避免陷入“斷流”的困厄。另一方面,內部控制也是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和完善,能夠幫助企業及時排查內部存在的風險點,提前做到財務預警,這對于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并且就應收賬款的核算而言,也需要企業嚴格按照相關的會計準則和要求進行操作,不能隨意計提壞賬準備,或者違規確認應收賬款。然而,當前不少企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內控建設薄弱,制度規范不全、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財務管理漏洞頻出,導致應收賬款管理難以收效。
(四)外部缺位,法律、金融等體系建設滯后
應收賬款本質上是一種信用經濟,涉及到市場整個的信用環境狀況。當前我國的信用環境并不容樂觀,由于長期信用文化的缺失、征信體系的不完善等,企業欠債不還、惡意拖欠等問題比較普遍,嚴重損害了市場環境,這種惡意的信用欺騙透支了信用經濟發展的未來,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下使得企業、銀行、金融中介等對信用經濟模式都疑慮重重,給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帶來了困難。如在法律層面上,長期缺乏征信方面系統的法律法規,對失信企業也缺乏必要的懲罰措施;失信成本過低,也損害了守信企業的利益。在金融方面,目前對于應收賬款融資的金融創新服務還比較少、門檻比較高,導致不少企業因為應收賬款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資金運轉而陷入絕境。
三、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警惕,樹立風險危機意識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亂由心生”,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是一切風險的根源。要看到,世界經濟正處在艱難復蘇階段,中國經濟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嚴峻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企業必須更加保持警惕和危機意識。對于信用銷售的作用和風險要有充分研究和評估,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產能、市場份額、供應商信息、財務狀況和現金流來制訂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對于不同的產品要靈活采取不同的銷售政策,不必一味采取賒銷政策。同時,對于企業而言,應當成立相應的應收賬款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應收賬款的信用政策、客戶維護、后期收款等問題,通過制度化的組織機構來保障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的規范,避免臨時抱佛腳。
(二)加強管理,控制應收賬款風險
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要建立起完善的事前審核、事中控制、事后反饋的機制。一是要加強對受信企業的信用調查。企業對于受信企業的營業額、周轉速度、財務狀況、應收賬款歷史等進行認真、詳實的調查,根據企業的信用政策和受信企業的實際狀況進行風險分類,確定相應的信用條件。同時,要搜集與核實受信企業的相關基礎信息。此外,在授信中要及時同受信企業溝通聯系,確認應收賬款,做好相關賬目核算,避免銷售人員私自截留貨款牟利。二是要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建立應收賬款登記賬簿,做好客戶分類。加強對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督促銷售人員加強應收賬款追蹤監控,并做好催還提醒通知。要妥善處理銷售人員變動引起的應收賬款催收工作更替。三是要加強賬款清欠,定期與客戶進行對賬,核實應收賬款金額,并告知歸還時間和數額。對于逾期不還的,要組織人員采取適當、有效的方式進行清收,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減少壞賬損失。
(三)夯實基礎,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如前所述,內部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和關鍵,要做好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必須要健全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深挖成本潛力、加強現金流管控、做好企業風險管理。一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深挖成本潛力。企業應當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完善生產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采購管理等,減少中間環節和資源浪費,優化資金投入產出效益。二是要做好現金流管控。企業應當建立起以現金流為核心的財務管理模式,加強資金支出管理,避免陷入現金流危機。三是做好企業風險管理。企業要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構建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加強財務預警監測和報告,及時發現和處理相關問題。此外,要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財務處理與會計核算能力,增強財務信息的準確性。
(四)內外聯動,完善外部征信環境
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已經從單純的企業債權債務問題演變成社會信用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來努力解決。對于此,一是要加快征信體系建設,從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入手,加強對當前市場經濟和社會活動的信用情況的立法調研,及時增補、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從制度層面為社會征信體系蓋好屋頂。與此同時,要利用現有的人民銀行的企業和個人征信中心平臺數據,大力構建和完善社會征信體系,加快發展第三方信用評議機構,探索建立失信黑名單和市場退出機制。二是要加快金融創新,哪里出來的問題從哪里著手解決。如當前正在探索調研的應收賬款融資平臺,應當進一步擴大對應收賬款的金融服務和創新,充分利用融資、債券、保險等金融工具等構筑完整的應收賬款金融風險傳導鏈條,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便利。
四、結語
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是企業流動資產管理乃至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關系著企業的現金流安全和財務健康。企業必須審慎、科學地制定信用政策,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與分析,減少壞賬損失。
參考文獻:
[1] 古湘余.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核算與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5(02).
[2] 趙雪飛.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J].中外企業家.2015(04).
[3] 趙一彬.企業應收賬款的核算與管理[J].科技經濟市場.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