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紅
(黃河科技學院社科部 河南 鄭州 450006)
《弟子—規》在企業中的落實及其啟示
——以北京匯通匯利公司為例
○潘志紅
(黃河科技學院社科部 河南 鄭州 450006)
對已經發展起來的企業,如何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及管理系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如何運用于企業?北京匯通匯利公司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個案,以《弟子規》重構自己企業文化。
弟子規 傳統文化 企業文化 愛心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它通過企業員工體現著企業的精神面貌、形象特色、價值取向、工作氛圍、未來發展潛質等,不僅體現出一個企業發展的文明程度,而且對企業員工的價值觀、人格發展、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深遠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企業不僅僅是產品的生產場所,也是一個育人的學校。企業作為社會的一類特殊的細胞,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東西為自己所用,建立符合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來創造企業的輝煌,既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寫下了自己的一筆,又為企業未來的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正如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但企業文化的建設與落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需要企業領導人的智慧與魄力。在人們日益重視傳統文化的今天,許多企業家看中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東西,想把它們借鑒過來,作為自己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企業文化重建和落實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矛盾,甚至在工作上使員工的價值選擇出現了混亂,企業最高長官和屬下關系緊張。但胡小林先生的北京匯通匯利公司以《弟子規》重構自己企業文化則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1、企業領導人對所要實施的企業文化的深入領悟與運用自如
儒家的修學有一套自己的系統,《中庸》講原則,《大學》講方法與步驟,《論語》和《孟子》是孔子和孟子兩位圣人的演示,《弟子規》是儒家針對社會大眾學習和實踐的系統實踐手冊。但胡小林先生把對《弟子規》的學習,并不只是放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學習,而是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去學習、踐行。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大的形態則是儒、釋、道三家,儒家側重人與人的和諧,三家之中其思想是最淺的;釋家側重人與自己心靈的和諧,即身心的和諧,三家之中其思想性是最深的;道家側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思想深度介于前二者之間。三種文化形態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汲取對方所長,為自己所用,三者也不是截然分開的。
胡小林先生從《弟子規》入手,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汲取了釋家的精華,諸如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聽從師父的建議,嚴守釋家的清規戒律,按照五戒十善去生活。仔細研讀《了凡四訓》及凈空師父所講釋家經典,深入領悟釋家理論大廈建立的基石因果律,并把因果律應用到對《弟子規》的理解上。在修學的過程中,他每天堅持讀《弟子規》兩遍,讀《了凡四訓》一遍,以此減少自己的妄念,凈化自己的心靈。在學習的前期,自己還做功過格記錄,來嚴格反省自己所思所說所行。此外,他對道家的無為而治也有自己更深的體悟,并很好地運用到了自己的企業里。在學習和踐行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后,他認為這是非常有益的,應讓更多的人受益,在凈空師父的建議下,準備在自己的企業開始推廣,并以自己企業文化的形態出現。
2、企業領導人在公司職員具體事項上落實《弟子規》
“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讓自己出丑。”胡小林先生由于自己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在企業中首先讓員工得到切實的好處,以便讓員工對《弟子規》有一種初步的認同感。胡小林先生對《弟子規》的落實,表現在工作上,首先,在對屬下及員工的態度上,有原來的強硬變成溫和,遇事和他們進行協商來解決,體現出儒家的仁愛;其次,不再對具體工作進行干預,放手讓屬下及員工自己去處理。
為了表明自己學習《弟子規》的決心和態度,也為了未來在公司中落實《弟子規》,讓員工了解《弟子規》的好處,作為企業最高領導人,胡小林奉行無為而治的原則,把日常管理放手讓屬下去做。自己到公司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工作就是到各個部門里,密切聯系群眾,與職員聊天談心,了解員工的生活現狀,了解了情況后,對職工及其家人親戚有困難的給予一定的幫助,讓員工得到實惠,讓他們進一步感受到領導的工作作風的改變,正因為領導學了《弟子規》,讓他們得到了好處,也使員工對《弟子規》有了一個比較感性的正面認識。這是在企業落實《弟子規》之前的一種特殊方式的號召與造勢。在此過程中,號召全公司工作人員學習《弟子規》,要把《弟子規》作為企業文化,落實到企業工作中去。
3、在企業個別部門全面落實《弟子規》
在不改變公司原有系統的前提下,在個別部門搞試點開始落實《弟子規》。匯通匯利公司首選的部門是與每一個部門都有密切聯系的人事部。人事部在匯通匯利公司原來日常的一項主要的工作是管理和監督公司員工日常具體工作言行,其日常行政的主要表現:按照公司規定,依據員工的具體表現,給予口頭警告、書面警告、開過失單、開罰單等。胡小林首先從人事部開刀,不再支持人事部的這種剛性的懲罰性管理,他把人事部的名稱換成了送愛心部,在其中設立了愛心互助基金,以幫助企業內部有困難的員工。胡小林親任愛心互助基金管委會董事長,人事部的日常工作變成了送愛心行動,這一舉措讓企業員工進一步從公司體制上得到真正的實惠,感受到公司是一個有愛的地方,讓員工對公司有一種歸屬感,有一種家的感覺。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
仁愛是儒家的核心。釋家對天下則是一種無條件的大愛,在事物的對立中更強調雙方的統一與互存。胡小林先生在傳統文化中悟出了員工和公司的關聯,關心員工的疾苦就是在照顧好公司;讓公司成為一個充滿真愛的地方,在這樣一個愉悅的環境中更容易使員工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作為領導者有個重要的職能,就是在公司為員工搭建一個愛的平臺。在這種暖人心的愛的基礎上,公司為進一步讓員工感受到“以人為本”,對員工要報銷的費用,原來必須有最高領導簽字,變成員工自己簽字,就可以到財務上去報銷。公司從人事部著手,開始慢慢改變原有的運作和管理系統。在人事部改為送愛心部進行運作的過程中,企業領導人進一步造勢,鼓勵員工學習和踐行《弟子規》,學習《弟子規》和傳統文化在全公司開始全面展開。
4、《弟子規》的落實在企業的全面展開
企業員工全面學習《弟子規》和傳統文化,公司原有的系統在被漸序地改變和替換。公司的管理和運作無論是對內對外,都成為一個充分表達愛的發射塔。對內,關心員工的疾苦,公司從各個層面照顧好員工;對外,公司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對公司有怨言離開公司的職員、對有債務糾紛的及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有意見的客戶,通過各種渠道和具體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心與歉意,大大改善了公司的外在形象。總之,公司這一系列的改革,使員工有一種家的溫馨感,對外也讓公司的形象大為改進,改善了公司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
胡小林先生為了使《弟子規》在公司得到充分落實,還制定了如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斷惡修善。用三年的時間,讓員工的身口意全部能按照《弟子規》來做。對善和惡有一個正確深入系統的認識。胡小林從2009年起用三年的時間來完成這一任務。在這一階段最大的麻煩是員工缺乏信心,即用《弟子規》和傳統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公司還能盈利嗎?這一問題只有在按照《弟子規》運作公司的過程中,讓事實來說話。第二個棘手的問題是員工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學得好的員工和學得一般的員工之間有矛盾,前者看不起后者,后者不服氣前者。其實雙方對《弟子規》和傳統文化都沒有真正理解到位,否則就不會有這樣的對立了,這時需要領導的開導與引領,保持公司內部的和諧。第二階段,破迷開悟。讓員工對《弟子規》能從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大背景下有一個更深入地認識,并能對《弟子規》所講觀點,在生活工作實踐中有智慧地落實,運用自如,知道該做什么,還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并讓《弟子規》和傳統文化成為自己的一種信仰,讓員工有智慧地生活。第三階段,轉凡成圣。讓公司每一個員工都成長為一個具有圣人那樣偉大人格的人。胡小林先生準備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這一愿望。
胡小林先生的視域不只是把傳統文化和《弟子規》放在自己員工的身上,而且還通過自己的員工把它們傳遞給自己的客戶那里,以擴大傳統文化和《弟子規》的影響力。諸如在員工與客戶交往的過程中,把宣傳傳統文化和《弟子規》的光碟和書籍免費贈送給客戶,對企業來說這進一步培養和增強了員工的愛心、公心,去除其把客戶作為實現自己利益工具的私心,這有助于增強員工的清凈心,開啟其智慧,提升人格。
第一,企業最高領導應對企業文化及其意義有一個系統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要對傳統文化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與體悟,在生活工作中對其能運用自如。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如果領導對企業文化及所要落實的傳統文化沒有一個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沒能很好地身體力行,這種企業文化很有可能成為公司的華麗外衣,不能反映公司的真正精神。
第二,企業最高領導在不改變企業原有系統的情況下,從特殊事件、特殊部門入手來造勢,使公司在正常的運作過程中漸序落實傳統文化,不至于使員工的價值觀出現混亂,甚至造成高層與員工認識的對立。
第三,在重建企業文化過程中,作為最高層除了要有適合重建本企業文化的計劃與步驟之外,自己自始至終還要作為公司員工的表率與榜樣,更是員工的精神導師,在日常的具體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在精神導師的點化中,讓員工在實踐中去體悟傳統文化的好處與里面的智慧,從而讓員工尤其是處在領導層的員工能更好地領悟本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傳統文化的偉大之處,使公司不僅是一個生產利潤的地方,也是一個理想的培養偉大人格的場所。
總之,企業在發展自己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企業文化發展的規律來實施。作為企業領導人,切不可一廂情愿地不顧企業和員工的實際情況,一蹴而就地去發展企業文化,否則會事與愿違,甚至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創傷。
[1]習近平: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談到中國傳統文化[N].河南商報,2014-09-25.
(責任編輯:柯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