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責任保險投保行為,提高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責任賠償能力,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財政部、保監會聯合制定了《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責任保險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暫行辦法》明確指出,鼓勵會計師事務所根據本所經營管理情況和發展需要投保職業責任保險。會計師事務所投保的職業責任保險累計賠償限額達到規定的金額的,可以不再提取職業風險基金。已提取的職業風險基金的處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協議或公司章程的約定辦理。
《暫行辦法》規定,從事上市公司、金融企業等高風險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其累計賠償限額不低于按以下兩種方法計算得出的較高額:(1)100萬元與合伙人人數的乘積(按投保時的人數計算),(2)5 000萬元從事非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其累計賠償限額不低于按以下兩種方法計算得出的較高額:會計師事務所最近一個年度的審計業務收入;50萬元與合伙人(股東)人數的乘積(按投保時的人數計算)。
《暫行辦法》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在每年5月31日之前將職業責任保險保單復印件或者保險公司出具的該會計師事務所已投保職業責任保險的相關證明報所在地省級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和保險監督管理部門分別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保險公司辦理職業責任保險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必要時可開展聯合檢查。
《暫行辦法》強調,在本辦法施行前已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鼓勵其在5年內盡快完成由提取職業風險基金向投保職業責任保險的過渡。在本辦法施行后新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鼓勵其優先采用投保職業責任保險的方式提高職業責任賠償能力。
《暫行辦法》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