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虹
(廣州市花都區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800)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企業的經營領域和組織形式不斷多樣化、國際化,從而,企業的財務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的管理者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為了對企業的經營做出正確的決策,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生存與發展,企業管理者就必須及時掌握完整、可靠、正確的財務信息。傳統的報表分析方法已經不相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必須運用科學、系統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為企業現代經營決策服務。
財務報表是有關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其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企業決策的財務信息和經濟信息。財務報表通常包括四個部分,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注。企業管理者主要利用財務報表的不同功能完成對企業的財務分析,從而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指明方向。本文主要從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方面對報表進行有效的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種類型。分析人員應該根據分析對象的具體情況和目的,以定性分析為基礎,以定量分析為輔助手段,透過數字看本質,從而正確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定量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比率分析法,此方法是了解財務報表各種數據內部關系,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的一個重要工具。對于企業的經營決策者而言,必須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發展能力的全部信息進行詳盡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企業應對以上各方面運用比率分析法進行量化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并關注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企業財務報表中比率分析的具體內容如下: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償還本身所欠債務的能力或保證程度,償債能力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有重大的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按其債務時間的長短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在對比分析分析償債能力時,一般采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這些分析指標對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一般來說,這三個比率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比率過高會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一般采用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這些分析指標對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資產負債率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業資產對負債的保障能力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資產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形式,它和資產負債率的性質一樣。利息保障倍數越高,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長期看,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于1。
企業營運能力主要是指資產運用、循環的效率的高低。資金周轉速度的快、慢與資金運用的效率成正比例關系。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分析、總資產營運能力。其中流動資產營運能力比率分析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周轉天數越短,表明應收賬款管理效率越高。在一定時期內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多、周轉天數少表明;(1)企業收賬迅速,信用銷售管理嚴格;(2)應收賬款流動性強,從而增強企業短期償債能力。(3)可以減少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相對增加企業流動資產投資收益。存貨周轉率的高低與企業的經營特點有密切聯系,分析時應注意行業之間的可比性。并且該比率反映的是存貨整體的周轉情況,不能說明企業經營各環節的存貨周轉情況和管理水平。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在于獲取利潤,這是企業的管理人員、投資者、債權人都非常重視和關心的方面,因為只有盈利才能使企業謀求生存與發展。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其中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指標。一般來說,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保障程度越高。如果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增長,說明資本盈利能力穩定上長。但凈資產收益率不是一個越高越好的,分析時要注意企業的財務風險。
企業的發展是生存之本,也是獲利之源。企業的發展能力的表現即企業的價值增長能力的表現。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和資本積累率等。企業發展能力分析既是相對獨立的一項內容,又與其他分析相互聯系,在分析過程中要結合其他指標進行分析,同時在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分析時還應特別注意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
1、財務分析人員在運用比率分析法分析財務報表時應注意,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存在千絲萬縷的勾稽關系,在分析某一具體的財務指標時,應注意把其他報表上的相關項目也聯系起來分析其內在的聯系和變動原因。另一方面,財務報表只能反映企業某個時點的財務狀況或某個時期的經營成果,但在財務分析時常常要求我們關注長期趨勢分析,這時則要制作比較財務報表,對各時點和各時期的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力求全面反映企業財務狀況。
2、企業的經營活動內容是復雜多樣、相互聯系的。作為一個財務分析人員在運用比率分析法分析報表時,不應將各種比率孤立起來分析,也不能把計算的本身當作目的,在分析某一項財務數據的情況時,運用一套比率的對企業作綜合判斷時,必須認識其之間相對性。要借助這些指標分析來說明企業經營目前的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要靈活運用其它財務分析的方法,還可以結合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分析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以達到更全面、更完善有財務分析效果,使管理者作出準確的判斷。
3、財務比率分析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1)由于運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時,所取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過去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的積累,是企業過去經濟業務的會計核算資料。分析得出的結果只反映企業過去的經營情況,對于企業控制現在,預測未來,或想通過分析作出某種決策,此結果只具有參考價值。
(2)由于財務報表的編制是按會計準則,不一定完全客觀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所分析的數據則不一定反映企業真實情況。以此數據與資料分析,容易產生“假報表真分析的情況”,如果在編制報表的過程中融入人為因素,則更不能真實的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就要求我們要掌握數據的變化趨勢,關注信息真實性的識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絕對化。
企業在財務報表分析中合理地運用比率分析法,能夠提供為使用者及時、準確的經濟信息。但在使用中要應注意,事先對比率分析中指標的應用與企業財務分析的要求相結合。只有做好事前準備,才能收到良好的分析效果。只有這樣財務報表分析才能有助于企業在經營決策中客觀地評價過去、恰當地把握現在、科學地規劃未來。
[1]李謹文.淺談中小企業財務報表分析[J].科技資訊,2011.
[2]郎旭英.如何利用財務報表為企業決策服務[J].財會論壇,2010.
[3]財政部會計評價資格中心.財務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
[4]荊新、劉興云.財務分析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