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管理系,廣東 佛山 528137)
基于證券工作過程的高職院校課程《證券交易實務》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劉利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管理系,廣東 佛山 528137)
《證券交易實務》課程作為高職院校金融類專業有效訓練學生金融能力的職業能力課程,這一門應用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在相關專業的教學體系中變得越來重要。因此,本文結合當前行業和崗位需求,進行基于證券交易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開發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體的新課程,使課堂教學與職業能力融合在一起,進而使高等職業院校的金融專業實現從學科體系向行動體系的過渡,從課程模式、課程開發方法及課程內容三方面系統構建出以工作過程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工作過程;教學改革;教學模式;課程開發
《證券交易實務》課程作為高職院校金融類專業有效訓練學生金融能力的職業能力課程,它既是培養學生專業職業崗位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讓學生盡快接觸實務、接觸社會、從做事中學會做人的重要課堂。
1、目前證券交易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課堂上的講授,學生實踐的機會比較少,沒有從職業化角度研究,目前高職院校對‘證券交易實務’的學習研究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思想模式中,即以學習理論知識為重點,教師的傳授、學生的學習主要從‘證券交易實務’內在的理論知識的關聯性、邏輯性等內在角度著手,而沒有從證券投資與管理專業學生從事工作崗位的知識要求、工作技能水平等方面分析研究。
2、內容缺乏工作情境化。目前高職院校的‘證券交易實務’大部分的內容體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層面上,缺乏對實踐工作的研究學習,其主要表現在:一是‘證券交易實務’內容與工作實踐相脫節。目前‘證券交易實務’中涵蓋的內容過分重視原理以及知識點的鋪設,而對于實際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聯系性不強;二是‘證券交易實務’雖然開設了實訓訓練模塊,但是其實訓訓練過多為形式主義訓練,而缺少針對真實企業工作環境的設置,導致實訓效果與實際工作崗位環境要求相差甚遠。
3、缺乏課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證券工作崗位實施的是上崗證制度,從事證券交易行業的工作人員必須要獲取證券從業資格證,而現在的‘證券交易實務’忽視了課、證融合模式的作用,上課內容與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內容不符合,使得學生的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考證的通過率太低,而不能獲得工作,使學生的職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1、課程培養目標定位
在開展此課程之前,我們充分調查、分析金融行業人才需求規格和發展趨勢,并且與其他兄弟院校同類專業辦學優勢的相互比較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辦學條件,當地的金融環境的實際以及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結合把此課程的培養目標確定為:以廣東省金融行業特別是證券公司為依托,旨在培養具有良好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掌握一定的證券類相關知識及相關法規,具有滿足證券投資類公司對客戶服務人員、柜臺人員、證券客戶經理和市場拓展人員等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的金融人員。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必需”、“夠用”、“會用”為指導思想。總體設計思路為:以任務引領型課程體系,根據崗位(群)職業能力需求設置課程內容,變知識學科本位為職業能力本位。通過創設工作情景、結合職業技能證書考證等方式,開展證券交易、投資等技能的操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本課程將教師調研和學生市場調研相融合,主要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的同時,鍛煉與提高自身的投資分析的行業調研與分析能力,最終確定了不同層次的能力模塊,它們通過主要訓練項目組合構建課程的知識目標體系。全課程的每個項目完成都是通過針對性的訓練素材展開訓練實現,并融入“微視頻;角色模擬游戲;師生、生生、生材互評”等易被學生接受的流行元素”。同時,在課程考核中,以過程性考核為主,根據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進行實時考察,以項目完成的質量和水平進行評判。
2、專業職業領域與專業崗位群
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本課程人才培養的方向主要是從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以及資產管理和投資公司等行業的證券類業務助理、客戶服務以及柜臺人員、證券客戶經理和市場拓展人員以及個人理財咨詢服務工作,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的職業領域以及能夠勝任崗位群主要有:金融經紀公司、金融代理公司:經紀和代理業務崗位、業務管理崗位證券、期貨公司:經紀業務崗位(營銷類)、內勤以及柜面業務崗位、客戶服務崗位等。
3、專業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主要由可持續發展能力、抗挫折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生涯發展所需的通用能力以及金融企業應職應崗能力所組成,其中專業應職應崗能力包括:證券產品知識理解能力、客戶資料的收集、整理能力以及展業能力、銷售團隊管理能力以及金融產品綜合營銷能力、證券投資咨詢分析能力等。
4、課程體系
本課程體系按照金融行業人員職業成長的規律和學生認知學習的規律,以及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同時,建立在證券類課程專業實訓和企業頂崗實習的基礎之上,總結多年實習與實訓的經驗和教訓,結合當前行業和崗位需求而開設。按照四大基本模塊:基礎知識模塊、業務流程模塊、客服和營銷模塊、證券投資咨詢分析模塊,分步有序進行教學任務。其中基礎知識部分是以證券市場基礎知識為主,同時結合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進行授課;業務流程模塊的教學重點在于開立證券賬戶、開立資金賬戶、資金業務、開放式基金業務等;客服和營銷模塊,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商務禮儀、服務營銷、客戶的渠道開發等內容;證券投資咨詢分析模塊,要求了解宏觀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簡單的行業分析和技術分析,學會常用的技術指標。
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基于調查和分析,結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征,參照證券投資類公司崗位的職業資格標準的特殊性,以有效訓練學生的崗位勝任力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a.區分課程模塊
深入到證券公司與投資公司,對大學畢業生從事金融基礎工作實際存在的困惑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瞄準證券投資類公司對客戶服務人員、柜臺人員、證券客戶經理和市場拓展人員等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達到上述崗位能力,來區分主要課程模塊。
b.課程各模塊教學內容
在此課程中我們將課程分成四大模塊:
(1)基礎知識模塊;(2)業務流程模塊;(3)客服和營銷模塊;(4)證券投資咨詢分析模塊。
根據課程進程各模塊教學目標的不同,教學內容體現差異化的原則,如下表所示。

表1 各模塊內容
c.各任務模塊崗位實訓課程
根據證券類金融企業崗位新員工工作流程,我們把相關崗位認知、崗位任職標準、實戰能力作為各模塊的基本教學內容;同時結合證券行業執業規定特點以及對新員工能力訓練特點對各模塊崗位實訓的教學內容進行差異化選取。

表2 證券行業崗位要求及對應教學模塊

理財經理 對應教學模塊崗位 職責1、負責為高端客戶提供專業的咨詢、投資建議、財務規劃等全方位的理財服務; 2、充分利用公司平臺及產品,為客戶提供相關產品和咨詢服務,完成適當產品的銷售; 3、按照營業部的工作計劃,負責策劃、組織各類客戶服務活動,或者擔任活動主講,如專題講座、股民學堂、新業務培訓等。礎模塊業務模塊招 聘要求1、具有一定的金融基礎知識,以及持續學習金融知識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客戶開發或銷售經驗者優先; 3、具有良好的個人職業形象、業務開拓能力、溝通能力; 4、具有證券、理財師等資格證書者優先。客服營銷模塊

柜臺人員 對應教學模塊崗位職責1、熟悉并操作辦理證券前臺各項業務; 2、業務咨詢; 3、檔案整理; 4、客戶回訪等工作。基礎模塊招聘要求1、經濟類、計算機類相關專業,30歲以下,具備證券從業資格證優先; 2、熟練運用OFFICE軟件及辦公室自動化管理系統,熟悉證券經紀業務,有柜臺工作經驗優先; 3、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愿意從事柜員工作,處事耐心、仔細; 4、具有良好的個人職業形象、溝通能力。業務模塊

表3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2、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在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上,除了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本課程大膽引入證券模擬交易技能大賽等形式,使得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不僅僅只靠一張考試卷進行評判,而是考察學生在面對未來職場諸多考驗中的綜合能力。
本課程教學設計的宗旨:以學到實用技能、提高職業能力為出發點,注重提高學生實際銷售、服務技能;以展業訓練為基礎,結合具體的金融產品來教學。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各模塊除了采用教師講解,小組研討,專題研究,模擬演練等多種教學方法外,還采用了各種有利于學生知識掌握和實踐能力提高的教學方法。
(1)演練教學法:以PESOS方法(準備、說明、示范、觀察、督導)訓練學生全過程的證券交易、銷售服務、證券分析等技能;(2)展業實踐跟蹤法:在學生外出展業期間,通過到學生營銷見習的現場巡視、考察,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3)任務教學法:引入模擬工作業績考核指標。展業訓練就是以完成一定量的模擬證券公司各崗位任務目標而進行的教學,突出知識的應用性,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生綜合能力的拓展教學; (4)專家輔導法:企業兼職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崗位培訓,講授企業對人員的素質要求,企業運作規律等,讓學生對就業崗位的素質、能力要求有更加清晰的認識;(5)經典案例分享法;(6)啟發引導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證券交易實務》課程實踐研究,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體現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同時還要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特別是對于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來說,如何避免在實訓環節的技能簡單化,是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的重要問題。所以,《證券交易實務》課程在教學中,針對學生設置一些超課程內容、超大綱難度的課題,引導和啟發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放開思路,大膽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操作方案。針對學生不理解、不易弄懂的內容和問題,教師要注意先交待問題要點,明確目標,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后,基于證券交易工作過程的《證券交易實務》學習實踐研究,需要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進行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采取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工作能力的提高,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1]李慧.應用型本科高校&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7,(4).
[2]姚彩利.《證券交易實務》課程創新設計——以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
[3]楊瀅.高職《證券投資實務》改革探索[J].考試·教研版,2013(11).
[4]張瑞.淺議證券投資實務專業的實踐性教學[J].中外教育研究,2009(5).
[5]羅恩益.模擬投資教學法在《證券投資分析》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價值工程,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