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
12.3 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決定加大對農村金融的稅收支持,助力“三農”改革發展。
12.4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12.5 中國證監會就《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參與股票期權交易試點指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12.11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9日至11日在京舉行。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將積極推進發行注冊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發行、穩定預期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新股供給,同時還將健全制度安排繼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便利境內外主體跨境投融資。
12.12 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原油期貨交易。下一階段,證監會將會同相關部委發布原油期貨相關規定。
12.15 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對深證成分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深證100指數等深證系列指數實施樣本股定期調整。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對巨潮 100指數等跨市場指數實施樣本股定期調整。
12.16 中國保監會近日下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
中國證監會日前批準第四批14家證券公司獲準開展柜臺市場業務試點。目前共有42家證券公司獲準開展柜臺市場業務試點。
12.17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實施經修訂的《證券從業人員執業行為準則》。
12.18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12.19 中國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1號——商品期貨交易型開放式基金指引》。
12.24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決定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2.26 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參與新三板相關業務的有關通知》。
12.31 中國證監會就《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經紀機構從事境內特定品種期貨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12.3 有“美國版余額寶”之稱的人民幣產品——“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在紐交所上市。該基金是美國第一只短融ETF,也是全球第一只RQFII信用債ETF,為美國投資者提供了持有人民幣的替代工具,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12.4 英國財政大臣在秋季預算報告中宣布,豁免私募發行債券利息的預提稅。私募債券是一種長期的非銀行債權融資方式,特別適用于中型企業和基礎設施項目融資。
12.11 美國證監會主席Mary Jo White稱,美證監會最重要的三大監管工具包括:控制利益沖突,注冊、報告與信息披露機制,以及控制基金的投資組合風險和操作風險。她呼吁重點加強美國資產管理行業投資組合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監測與應對。
為了幫助證券化交易相關方評估特定證券化產品的風險,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和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聯合發布簡單、透明、可比較證券化產品標準的咨詢文件。
12.16 港交所公告稱,針對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港交所旗下期貨交易所將于2015年1月2日推出“活躍交易者計劃”及“價差優化計劃”兩項優惠計劃,優惠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
12.18 歐洲證券與市場管理局(ESMA)發布對投資型眾籌的意見和建議,認為歐盟當前的監管框架適用于眾籌平臺,具體規則取決于具體的眾籌業務模式。
12.19 香港證監會建議修訂《證券及期貨條例》,向境外監管機構提供監管協助,為此展開一個月的咨詢。修訂后的條例將允許香港證監會向持牌公司或集團公司涉及的境外監管機構提供檢查記錄等文件。
12.22 香港證監會正式對美國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主管安德魯·萊夫特(Andrew Left)展開調查,指控其在2012年發布有關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的“虛假及具誤導性”的報告并從中獲利。
12.25 日本交易所集團、日本大和證券研究所與緬甸財政部下屬緬甸經濟銀行簽署協議,將合作建立緬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根據協議,緬甸交易所預計將于2015年建成,緬甸經濟銀行將占51%股份。
12.29 新加坡交易所決定對旗下衍生品市場的交易結算平臺進行升級,新一代系統“SGX TITAN”計劃于2016年底上線。
12.30 美國證監會宣布啟動一個試點計劃,以促進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數據的分析和比較。根據新計劃,公眾公司提供的格式化數據將整合成結構化數據集,并上傳至美國證監會網站,供投資者和學者批量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