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度全國注冊會計師任職資格檢查(以下簡稱年檢)工作現已圓滿結束。各地注協按照中注協的統一要求,圍繞做好年檢工作,創新思路,整合資源、多措并舉,推動會員工作扎實有效開展,檢查成果顯著體現,服務水平也明顯提高。年檢結果顯示,全國參加年檢的注冊會計師98412人,比上年增加405人。其中:通過年檢94868人,年檢通過率96.4%,比上年提高2.66%;因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未在會計師事務所專職執業、自行停止執業滿一年、自愿退出行業等原因未通過年檢1622人,不予通過率1.65%,比上年下降2.55%;因未參加年檢、未完成繼續教育、未交納會費等原因暫緩通過年檢1922人,暫緩通過率1.95%,比上年下降0.04%。意事項,統籌安排年檢各項工作,確保年檢工作有條不紊。各地年檢工作啟動后,中注協安排專人跟蹤了解各地進展情況,適時指導各地注協年檢工作,并編發情況通報,及時督促下一階段工作。
中注協高度重視2015年度年檢工作,于2014年12月12日印發了年檢通知,比上年提前了半個月時間,使各地方注協有了更加充足的時間部署和計劃。各地注協在接到中注協通知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學習研究檢查要點和要求,并結合本地實際協調相關人員和資源,提出本地年檢工作思路和具體安排。2014年12月下旬開始,各地注協陸續印發本地年檢通知,明確年檢政策、時間、程序和注
河北、遼寧、吉林、江西、湖南等地注協對新設立事務所進行實地核查,檢查是否存在注冊會計師兼職掛靠的現象,檢查材料包括月工資發放記錄、聘用合同、購買社會保險基金以及業務工作底稿編制記錄等。上海注協對新設立的事務所、涉及注冊會計師資格投訴舉報的事務所,采取詢問、查閱、核對、分析等方法,全部實地檢查,重點檢查提交年檢的業務報告及相應工作底稿、財務資料的真實性以及是否具有工作記錄痕跡。
山西注協把年檢工作與業務質量檢查工作、專業技術輔導工作結合起來,成立檢查組實地核查新設立事務所、抽查部分事務所,對其報送的年檢資料的真實性逐一核實。遼寧、吉林、浙江、福建等地注協對涉及投訴舉報的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進行實地檢查。
天津、海南等地注協通過在事務所遞交的年檢表格中增加“出資人或合伙人情況表”或現場核實等方式,分析檢查事務所的股權結構、股東年齡結構、股東學歷等方面情況,重點檢查合伙人(股東)的專職執業情況。湖南注協的實地檢查,著重檢查新設立事務所合伙人、股東、分所負責人是否真實到位及其專職執業情況,確保新進入行業的事務所領導者的執業質量和道德水準。
1.更新注冊信息,加強信息管理。按照中注協通知要求,各地注協做好年檢信息與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相關數據的審查核對工作,嚴格檢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督促事務所及時更正、更新信息,確保年檢信息與事務所綜合評價信息、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的一致性。
湖南注協對年檢材料中申報信息與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信息進行核對,凡不相符的均進行了電話落實并及時更新。天津注協在更新系統信息時補錄和完善了事務所黨建組織和黨員信息,以及注冊會計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信息。安徽注協在年檢開始前預留15個工作日,要求事務所自查自糾和梳理系統數據,提升系統數據準確性,為行業信息管理夯實基礎。
2.整合工作資源,優化會員管理。許多地方注協以年檢為抓手,協調整合事務所綜合評價、執業質量檢查等方面工作,統籌推進會員管理相關工作,相互促進,相互優化。
江蘇注協統籌考慮任職資格檢查、全國事務所綜合評價和江蘇省事務所綜合評價等工作,實行統一采集信息、統一準備材料、統一進行核查,切實減輕事務所負擔,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并為會員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持。云南注協把注冊會計師年檢與事務所檢查、合伙人(股東)勝任能力評審等工作結合起來,對年檢中發現事務所達不到設立條件的,注協及時啟動合伙人(股東)勝任能力評審工作,云南省注協先后開展了三次擬任合伙人(股東)勝任能力評審工作,確保了注冊會計師年檢工作的嚴肅性和有效性。江西注協要求外省轉入注冊會計師和新批注冊會計師到現場簽名蓋章備案,為下一步開展核實業務報告簽名、強化行業監管工作奠定基礎。廣東注協在年檢中收集注冊會計師簽字印章樣式備案,籌建相應數據庫,為日后執業質量檢查中核對注冊會計師簽章信息提供依據,強化行業監管,為核實注冊會計師專職執業情況發揮實質性作用。
3.加強協同配合,提高檢查效率。各地注協在年檢中注意加強相關工作部室間、相關省級協會之間、協會與財政部門之間的合作,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相互配合。比如在協會內部,注冊部與行業監管、培訓、財務等部門相互協調,關注注冊會計師行業懲戒、繼續教育、會費繳納等情況,共同完成年檢工作。在協會外部,省級協會之間、省級協會與市級協會之間、當地注協與財政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督促,整合管理力量,節約管理資源,提高年檢效率。
福建注協在年檢期間加強與省財政廳相關處室聯系,對2014年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期間未到現場配合省財政廳監督監察局和省注協檢查的注冊會計師,要求其本人須親自辦理年檢,充分體現了行業監管理念的協調一致,監督管理的協調一致。北京注協適時召開與當地財政部門的聯席辦公會,向其通報年檢情況,保證信息共享交流,確保行業監督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浙江注協充分利用各市注協的力量,由市注協領導帶隊組成核查小組,按省注協核查面不低于30%的要求進行實地檢查,采取“查、訪、談、問”的形式,加強對掛名、兼職、有舉報的注冊會計師的清查力度。
4.深化后續管理,擴大年檢效果。為擴大注冊會計師年檢效果,各地方注協著眼于規范行業執業秩序、加強執業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大檢查工作的后續管理與跟進力度,要求充分利用年檢結果,擴大行業宣傳和公告效應,保證檢查結果完全透明和公開,促進事務所加強內部管理。
上海注協對經查實發現送審材料不實提供虛假審計報告的事務所,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執業違規行為懲戒辦法》規定,對相關事務所啟動行業懲戒程序,給予行業懲戒,充分體現了年檢的嚴肅性和規范性。湖北注協從鑒別年檢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核查注冊會計師執業工作軌跡兩個方面入手,對注冊會計師專職執業情況逐一進行審查和確認,對核查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有關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限期整改并按要求補充、完善相關資料或糾正有關問題。天津注協針對年檢涉及的各種人事存檔關系未在事務所等問題采取要求事務所限期整改措施,并列為下一年重點檢查對象,跟蹤整改情況。海南注協將年檢結果公告以事務所為單位,按業務收入高低的順序進行編排,制作成文件印發給省直各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及各商業銀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并在當地主流媒體刊出,擴大行業宣傳和公告效應。
5.提高服務意識,方便會員年檢。各地注協注重服務意識,采取多項措施,以方便、實用為原則,開展方便會員、服務會員工作。
北京注協對年檢中發現的合伙人(股東)兼職問題,先在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中將其調整成協會代管狀態,等事務所到市財政局備案后再注銷其執業資格,給事務所有充足的變更備案時間。河北注協專門制定了年檢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制作年檢工作指示牌,并向事務所發放了征求意見表,廣泛接受意見和建議。廣東注協專門制定了現場檢查工作方案,對檢查的時間、材料、程序、要求作了詳細布置,確保注冊會計師隨到隨檢,停留時間不超20分鐘,極大方便了會員。江蘇注協利用信息系統生成二維碼打印年檢結果,不再需要注冊會計師將證書送交省注協加蓋年檢專用章,大大簡化了工作程序,方便了會員和社會各界查閱年檢結果。山西、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廣西、海南、甘肅、寧夏、新疆等地注協充分利用各種手段開展年檢工作,,通過QQ群、手機短信群發、電話通知、書面材料交換、現場咨詢等多種方式,提供貼心服務,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中注協注冊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