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波
?
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下的稅收廉政風險防控
◎陸靜波
隨著稅源專業化改革的深入推進,稅收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也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認識、探索和運用稅務系統反腐倡廉工作規律,著力構建適應稅源專業化管理特色、符合稅務系統工作實際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已成為系統上下當前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
稅源專業化實現了管理理念、管理機制及管理方式的大變革,其內在蘊含的權力制約、流程控制、信息監控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內部廉政風險的防控。但下列因素可能誘發廉政風險。
一是認識偏差,判斷失誤,滋生廉政風險。從思想認識上看,稅源專業化管理實施以后,少數稅務機關盲目放大專業化機制優勢,片面地認為稅務人員單獨與納稅人打交道的機會少了,內部管理流程也規范了,各流程之間也固化監督制約機制,產生廉政風險的機率減少了。從對形勢判斷上看,少數稅務機關對認為過去的“管戶制”模式下,“單兵作戰”都未發生問題,現在施行“管事制”模式,采取的是“團隊管理”方法,更不容易滋生稅收廉政風險。而事實上,稅源管理專業化改革,是稅收執法權力點和行政管理權力點在稅務機關內部的轉移、分解和重組,權力并未被減少和削弱,只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權力尋租的空間。同時,無論稅源管理怎樣改革,稅務機關的人員結構基本沒有改變,只是崗位的調整,稅務人員在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道德水平上的個體化差異并未根本消除。上述認識偏差和判斷失誤,可能導致思想上、行動上放松對稅收廉政風險的防控。
二是權責模糊,流程不暢,產生廉政風險。“管事制”取代“管戶制”,稅務人員沒有固定的管理對象,崗位配置以具體事務的性質確定。風險識別、排序、推送等崗位,是稅收風險應對任務的發起環節,大部分還是“單兵作戰”,容易產生廉政風險。風險應對崗位采取的是“團隊管理”,如果團隊內個別同志行為不檢點,也可能影響其他同志。復雜事項機關實體化運作、風險集中推送等專業化管理舉措,使得一些關鍵崗位和特殊崗位權力更加集中,容易引發新的、更大的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 “風險導向型”管理,從任務發起、實施到反饋,都有相應的工作流程,但各流程之間的監控職能還沒有完全形成,客觀上造成各環節廉政風險的不易發現。因此,稅源管理專業化改革在對傳統組織架構、工作流程進行顛覆性變革的同時,又可能引發許多新的稅收廉政風險。
三是制度缺失,監督乏力,助生廉政風險。制度的缺失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一方面,制度設計存在局限性。在制度設計時,對變革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廉政問題缺少有效的預測,大部分制度是對已發生問題的防范與規避,前瞻性、預見性的制度較少。在制度覆蓋上,難以顧及全面,對“八小時以外”的管理難度較大,也有些制度沒有覆蓋到領導層面。另一方面,制度執行存在消極性。少數領導干部在執行制度時搞例外、耍特權,對所屬人員要求相當嚴格,對自己放松要求。少數稅務人員制度執行意識未上升到應有的高度,不按章辦事,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時有發生。當前,對專業化背景下的風險管理和信息管稅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手段,加之日常管理中出于維護部門榮譽需要,對違規行為懲處失之于寬,使僥幸心理和依賴心理并存,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不廉行為的發生。因此,基于專業化管理的制度架構、廉政監督體系亟待完善。
稅收廉政風險防控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工程,加強稅源專業化管理背景下稅收廉政風險防控,必須緊貼稅收工作實際,緊貼干部職工的思想實際,緊貼制度有效執行的實際,切實在防與控上下功夫。
一是教育引導,文化引領,預防廉政風險。要強化落實警示教育,以重大節假日為重點,認真組織學習黨風廉政建設的制度規定,組織觀看警示教育專題片,通過情景教育、實例教育、預防教育,使黨紀、政紀入耳、入腦、入心;要強化崗位廉政教育,按照不同的崗位、職責和事項,來劃分不同的稅收廉政風險等級,結合專業化背景下“分級分類”崗位培訓,對不同等級的崗位人員采取“分級分類”廉政教育,增強教育警廉的針對性,確保稅源專業化背景下的廉政風險防控落到實處。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既重視通過多種文化載體培養良好職業操守,用文化引領以德防腐;也重視從關心人、愛護人的角度出發,幫助有苗頭傾向的人自覺糾錯,用人文關懷以愛防腐。
二是厘清職責,規范流程,控制廉政風險。要緊貼專業化改革實際,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使稅收廉政風險防控與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有效融合;要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解決部分干部因自由裁量權喪失而產生的消極懈怠或因崗位職能變化導致的業務不精、在崗不在行等問題;要建立全方位防控體系,形成“自我防控,部門主控,監察監控”三位一體的防控格局,引導稅務人員認清權力風險,落實崗位職責,強化流程控制,規范權力運行。要強化長效機制建立,以風險應對為導向和實行“無任務不發起、無風險不應對”的稅務管理模式,建立“任務單”進戶管理制度和廉潔從稅告知管理規定,切實解決“一人下戶、各稅統管、風險不斷”的現象。
三是完善制度,強化監控,堵塞廉政風險。要完善風險排查制度,對原有制度體系進行清理、整合、修訂、補充和完善,堵塞制度漏洞,規范內部管理,變“風險點”為“安全點”;要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以日常考核為主、重點考核為輔的考核體系,狠抓跟蹤問效,對考核結果實施一級披露、績效展示比對,充分釋放傳遞壓力、驅動內力、激發活力的效能;要完善內控制度,對稅收執法和行政管理“兩權”運行過程、環節以流程、規范等形式予以固化。要完善監督制度機制,將崗責體系、工作流程、工作規程和內部管理制度等進行匯總,明確公開的要求、時限、范圍,實現權利、責任、流程、制度、風險、問責追究“六個公開”,使權力在陽光下透明規范運行,風險在公眾監督下規避,進而達到內控監督的根本目的;要建立健全督查內審制度,通過加強日常檢查和按季立項督查,實施全程監控,及時準確地掌握地稅干部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預防、早糾正;要強化問責制度,區別執法和管理各種情形,做到有效問責到位,制定約束性制度要具有針對性,不搞“兩張皮”,要具有可控性,不搞形式主義。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靖江地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