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霞
(河南誠信招標有限公司,鄭州 450000)
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中,社會責任投資要發展得更好必須以嚴格的法律法規為制度保障。但是我國并沒有獨立的社會責任投資法律,僅是散見于相關法律制度中,甚至沒有關于社會責任投資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僅僅作為一項原則,內容比較模糊,沒有對公司應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較為詳細的明文規定。此外還有一些政策性法規的不足,例如在稅收政策中缺乏對社會造成負經濟性企業的征稅規定等;在我國綠色信貸體系上,金融機構落實綠色借貸體系的積極性不高,在促使企業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時,缺乏與綠色信貸體系相配套的社會責任投資指標體系等。
在我國現階段的投資結構中,機構投資者所占的比例要小于個人投資者所占比例。雖然近年來個人投資者的資金周轉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是仍然處在較高水平。與此同時,我國個人投資者通常具有短期投資獲利的偏好,與體現長期投資價值的社會責任投資不相符合,加之眾多個人投資者對于社會責任投資這一概念缺乏了解,致使我國社會責任投資發展緩慢。
目前,我國仍有一些企業沒有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自身應當履行的義務,而是將其看成一種來自社會和政府的壓力。把企業經營目標集中在短期績效上,沒有意識到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將給企業帶來可持續性的績效,使企業走得更遠。另有一部分企業認為承擔社交責任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因此為了節約成本,不惜以危害公共利益為代價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我國社會責任投資的中介機構主要是指除了政府、企業之外的,以公民服務、開展公益活動和發展公共福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是我國關注和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力置之一,主要對社會責任投資提供服務并進行業務監督。
我國消費者的法律意識淡薄,又由于國家的監督舉報機制不健全和過程的繁瑣,使得消費者在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不去追究相關企業的責任。更有一部分消費者低估了自身在企業社會責任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監督企業活動本是政府的事情,與消費者無關。這些行為無疑都會導致企業行為偏離社會責任軌跡,更何況談到社會責任投資了。
良好的信息披露是社會責任投資得以更好發展的前提基礎,美國的全國會計師協會、歐洲聯盟第四號指令以及國際會計公司等,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分別分成不同的大類。但我國企業關于履行社會資任的信息披露,總體上程度還不高,有關信息披露的規定缺乏明確的監管機制和獎懲措施。
2.1.1 建立強制性法律體系
(1)應修訂《公司法》中關于職工參與決策部分的法律,強化職工的決策權利并增加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法律條款,也可以設立單獨的社會責任投資法律版塊,對其進行詳盡的法律規定。同時,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一個系統工程,《公司法》的獨立實施并不能保證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因此要與《環境保護法》《勞動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相關法律配合執行,建立起嚴密的法律屏障圈,為社會責任投資的順利發展構建良好的法律環境。
(2)制定強制性的法律規定,營業額超過一定標準的企業必須根據企業自身規模的大小,將其營業額的一定比例通過間接或直接投資的方式用于社會責任投資,并將投資的比例、對象等信息與財務報告一并備案,以備相關部門檢查。
(3)對違反法律規定的企業制定嚴格的懲罰機制,通過專業的評估機構對造成的危害進行估算,并按其營業能力和危害程度的大小,增加該企業社會資任役資的比例或其他財務上的懲罰。
2.1.2 制定和修訂有利于促進社會責任投資的稅收政策
減免稅收可以節約企業成本,并增加企業或股東的收益。因此,可以通過對稅收政策的彈性控制,創造促進社會責任投資的稅收環境,針對企業進行社會責任投資的不同標準,劃分出不同的稅收優惠區間,對企業采取對號入座的方式實施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進行社會責任投資。當然,伴隨著激勵機制的產生,對應的懲罰機制也應該更嚴厲。例如,對那些沒有采取任何排污措施的企業,及其造成污染的破壞程度和企業自身經營能力,征收一定比例的污染稅。通過制訂減免或增加稅收的間接方式來降低或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影響股東收益進而促進社會責任投資的普遍實施。
2.1.3 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綠色信貸政策體系
一方面,在我國對企業發放商業借貸的大都是商業銀行,而商業銀行本身的盈利性及其與其他銀行之間存在的競爭性,導致其在實施綠色信貸時積極性不高,因此要在政策制訂上,盡量避免使商業銀行在盈利和綠色借貸的執行力上發生沖突,例如可以通過對其進行補貼等方式減少商業銀行的功利性,使其在對企業放貸時嚴把綠色借貸政策的關口;另一方面,根據企業是否承擔社會責任以及進行社會責任投資的程度,要求全國各大信貸銀行建立起客戶社會責任數據庫,制訂不同等級的借貸利率,社會責任投資的程度越高則相應的信貸利率越低,并在企業的還款期限上給予放寬,即改變原來的企業還款期限長且利率高的標準,降低該類企業的信貸門檻。促進社會責任投資發展的同時,也要限制與之相悖的企業行為,通過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信貸準入標準和貸款利率,拒絕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發放貸款,以改變“雙高”企業的成長資金來自銀行信貸的局面。
投資的最大目標就是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如果企業關注社會公平、環保等企業社會責任,那么這些投資會在未來較快的時間內,以持續性的方式回報在企業的收益中。因此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要重視社會責任投資的戰略性地位,把目光放得長遠些并集中在企業的長期績效上,通過篩選、股東倡導和社區投資等原則,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衡量投資決策的重要標準之一。
通過選擇多種投資途徑,分散投資風險,在降低投資者自身的投資風險的同時,還可以促使企業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進而帶來更好的聲譽和財務回報,轉而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收益和較低的投資風險。
在企業內部環境上,要保證產品的生產符合質量標準并對消費者提供負責任的產品,建立良好的顧客忠誠和信譽;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和工作環境,處理好與員工的關系,減少企業內部勞工糾紛,在公司內部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培養管理者和員工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積極倡導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在企業外部環境上,要處理好員工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的關系,保證原材料的供應質量和產品的銷路通暢,同時作為獨立的經濟體要積極投身于慈善事業,及時響應顧客和市場需求,建立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以及配合有關政府部門的監督檢查工作等。
第三方機構作為社會責任投資主體的利益相關者之一,在推動社會責任投資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第三方機構要通過宣傳等渠道提高人們的社會責任投資知識,廣泛普及社會責任投資的重要性及實施的迫切性;另一方面,與企業管理高層談判或通過公告、游說等形式,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會出于壓力的原因對他們所倡導的內容給予重視。
作為消費者,一是要解決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自覺維權;再是通過購買企業產品或服務等方式,支持進行社會責任投資的企業,堅決反對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事實上,消費者對企業的整體評價會影響到企業的知名度和聲譽,促使投資者投資在公眾印象好、評價高且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那么作為被投資的企業迫于這樣的壓力,會自然而然地履行承擔社會責任的義務,進而帶來公眾更高的滿意度、忠誠度。當然這一切實現的關鍵是發揮消費者的作用,使投資者通過消費者這面鏡子來識別要投資的企業。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使企業所公布的信息不僅包括財務年報,同時還要附帶一份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報告,以利于投資者更加全面地衡量其投資的決策標準,減少投資的潛在風險。還要鼓勵政府監督機構與媒體合作,發揮媒體監督的作用,對違反相關制度的企業通過媒體給予披露,予以一定的懲罰。
社會責任投資在西方國家投資市場上已經成為一種主流,雖然在我國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均滯后于西方國家的發展及我國現實發展的需要,且無論是從當前短期的經濟效益視角,還是從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角度看,社會責任投資在理論研究上的繼續深入和在實踐上的繼續倡導及推行,對我國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1]薛有志,張世云,周杰.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趨勢及倫理效應[J].理論與現代化,2008(3).
[2]林軍,喬璐.我國社會責任投資的政府規制研究[J].西部法學評論,2014(4).
[3]許黎惠.我國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現狀及策略分析[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