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岑穎
(長江師范學院武陵山區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重慶 408100)
通貨膨脹會計是現代財務會計的一個分支,是指為了消除通貨膨脹的影響,調整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報表或另行編制一套財務報表,制定新的會計方法或程序,改變某些會計原則,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狀況。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提出并研究通貨膨脹會計,1979年11月,著名的FASB第33號公告《財務報告與物價變動》由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正式發表,將理論聯系實踐,改進了現行財務報表信息,以適應通貨膨脹的發展。1975年,英國桑地蘭茲委員會發表著名的桑地蘭茲報告——《通貨膨脹會計》,建議所有公司盡可能采用現行成本會計體系。此外,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新西蘭等國家采用通貨膨脹會計。
傳統會計模式嚴格遵循四大會計假設: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貨幣計量認為幣值是穩定不變、不會貶值的,以幣值穩定的貨幣單位進行計量。財務會計的若干原則:歷史成本原則、配比原則、謹慎性原則。以及在這些原則指導下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方法都以穩定的貨幣計量單位為前提。
但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是無法避免的經濟現象。尤其當通貨膨脹嚴重時,會計信息所所描述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會受到歪曲,并沒有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現實狀況,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尤其在近幾十年來,持續的通貨膨脹無不動搖著這一會計假設。
因此,通貨膨脹會計力求尋求一種“穩定的”(消除通貨膨脹影響的)貨幣計量單位來代替不穩定的現行貨幣。因為貨幣不同于米、公斤等計量單位,在貨幣發揮其交換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等職能時,它的價值建立在它的購買力之上,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貨幣的購買力是變化的,貨幣不是穩定的計量單位。因此,通貨膨脹會計假設貨幣的本身價值并不是穩定的,而是不斷貶值的。
傳統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本原則包括歷史成本原則。歷史成本客觀,容易驗證。在幣值穩定的前提下,歷史成本計量固然可取。但是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物價一旦波動,這一原則便不能體現配比原則,還會影響會計報表的真實性。譬如營業成本100元,營業收入100元,但是生產商手持這100元能否買到當初消耗的100元生產要素是未知數。忽略通貨膨脹,物價稍微上漲這些消耗則沒有得到補償。其次,發生通貨膨脹時,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以歷史成本計價,報表中所反映的資產凈額是被低估的,報表中列示的負債也不能反映真實的購買力。
通貨膨脹會計以重置成本或現時成本計量,以便真實反映企業所擁有資產的價值,讓會計信息更為可靠。在重置成本下,收入費用配比原則從購進商品存貨開始,存貨銷售得到現金再購進存貨后才完成一次循環。營業收益反映的是在實務資本維護下計量出來的收益,剔除通貨膨脹情況下由于資產置存而獲得的收益的影響,反映了企業的實際收益,而不是名義收益。
傳統的財務會計要求會計信息質量符合穩健性(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時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傳統會計的穩健性原則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比如投資性房地產,如若企業采用成本模式計量,入賬價值1000萬的投資性房地產在四五年后可能變為2000萬甚至更高,但在報表上依然以1000萬列示,低估了企業的資產。
通貨膨脹會計在背離貨幣計量假設、歷史成本原則,修改配比原則的同時,也否定了穩健性原則。通貨膨脹會計認為,既要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也要預計可能產生的收益,購買力變動損益及持有收益均屬于可能的損益,這些會計信息均應反映與財務報表中。當然,這一變化也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監督機關的監督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貨幣貶值,物價上漲不可避免。貨幣計量假設愈發站不住腳。現代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向投資者、債權人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為其進行投資和信貸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傳統會計以歷史成本計量,報表信息并不真實、可靠、相關。各國經濟發展狀況不同,通貨膨脹率不同,基于歷史成本編制的財務報表喪失可比性,不利于各國會計信息的交流溝通。在通貨膨脹較為嚴重的國家,已經以重置成本或現時成本計價,完全推翻了歷史成本原則,使得財務報表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目前,我國會計準則對應對通貨膨脹的會計處理還沒有相應規定。但現行的歷史成本會計存在諸多缺陷。資產價值失真,成本數據失真,利潤失真。同時給企業進行會計造假,操縱利潤提供了可乘之機。譬如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規定投資性房地產可采用成本模式及公允價值模式,有的企業則利用這一規定,在企業利潤為負時,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變為公允價值模式,提高了當期資產及利潤,扭虧為盈。若采用通貨膨脹會計則可規避這一現象。目前我國允許在存貨計量時采用先進先出法,固定資產折舊時采用加速折舊法,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但就目前我國通貨膨脹的情況看,已經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真實性產生了巨大影響,有必要采用通貨膨脹會計進行調整。
[1]葛家澍.西方財務會計的一個新領域:通貨膨脹會計[J].財會通訊,1984(5).
[2]劉 琳.芻議通貨膨脹會計[J].財會研究,1995(9).
[3]蔡劍光.試論我國通貨膨脹會計[J].中國西部科技,2005(11).
[4]李紅娟.通貨膨脹影響及其會計處理[J].財會通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