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金鵬
(陜西省興平市信用聯社東街分社,陜西興平 713700)
全國經濟一盤棋,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國家必然會出臺有不同側重點的經濟發展政策,從戰略大局來看,緊縮的經濟政策與寬松的經濟政策是交替執行的,當政策發生改變的時候,必然會對之前的貸款政策產生影響,尤其是從寬松型向緊縮性轉換時,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隨著行業經濟效益的改變,必然容易出現不良貸款。
各級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資、出于發展局域經濟等等考慮,會使用行政干預手段,直接指示信用聯社向某些產業、某些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種帶有行政味道的干預,經常是違背金融貸款審驗條款,往往是以忽視貸款安全為代價,換取短時期的行政管理考核成績。這種不符合經濟規律的行政行為,很容易產生不良貸款。
在信貸投放的執行過程中,基層信用聯社為了完成考核任務,為了照顧鄉親熟人,確實存在著重發放輕管理,重規模輕效益,重考核輕責任等情況,于是在貸款調查時,對借款人、擔保人、企業經營狀況、產業經營風險沒有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導致出現材料不真實、程序不嚴謹等違規現象。這種在貸款管理機制方面出現的缺失,極易產生不良貸款。
信用聯社發放的貸款類型有許多是小額助農貸款、小額無息貸款等輔助性貸款。這類貸款都有國家相應的扶持政策作為憑證,借款人由此產生輕視心理,認為能夠貸出就是成功,在還款的時候“好商量”。其中,有些人在利用貸款開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或遭遇不可抗力,或遭遇市場沖擊,導致不能按時還款。另外,有些人甘冒法律風險,假造信息,把錢貸到手后轉而投入民間借貸,謀求高額利息,一旦陷入經濟糾紛,必然形成不良貸款。
受現實情況的影響,信用聯社的部分工作人員存在學習政策不認真、執行制度不嚴肅等情況,以交情換制度、憑感覺做調查的不良習氣是比較嚴重的。于是,人情貸款、關系貸款時有發生,調查走形式,放貸不合規,另外,信用聯社內部審查不健全,責權利不對等,增加了不良貸款的清收難度。
1.加強法治清收力度
信用聯社應該積極與公檢法等國家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堅持法治方針,依據事實,針對惡意逃避還貸的“老賴”,果斷采取控制性的行動,以法律為準繩,依法起訴,依法清收,必要時候通過法律手段強制執行,打造清收一戶、震動一方的效果,達到凈化貸款信用環境、杜絕新生不良貸款的目的。
2.增強責任追查力度
對不良貸款開展集中清查的工作,對不良貸款的產生原因進行分類,將人情貸款、關系貸款、越權放款、盲目決策等性質的不良貸款集中在一起,理清來龍去脈,逐筆抄錄明細,明確實際責任,采取經濟懲處、行政處罰等手段,落實責任,增強責任追查力度,增強清收不良貸款的執行力度,從而實現壓縮不良貸款規模的目的。
3.建立清收激勵機制
為了提高信用聯社員工清收貸款的積極性,有必要建立清收激勵機制,一是在信用聯社管理層面上,建立獎懲制度,在對信用聯社的業績考核項目中,增加并落實清收考核項目,信用社主任的工資、晉升等考核標準與之掛鉤,促使信用聯社管理者提高責任心。二是對貸款的具體經辦人,也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將其個人收入、個人晉升、調動與清收貸款指標掛鉤。三是適當提高清收貸款的手續費提成標準,對于完成清收工作的、幫助其他員工完成清收工作的員工或相關人員,按照獎勵制度落實獎金的發放。
4.運用多種措施完成清收
對于黨政機關的不良貸款,爭取獲得地方黨政機關領導的支持,分清單位貸款和個人貸款,區別自己貸款和擔保貸款,按照不同的性質,首先依靠行政管理力量,依靠黨紀,推動清收貸款工作的進程。對于不能按照清收進度還貸的,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提請采取更為嚴厲的紀律手段、法律手段督促對方還貸。
對于集體經濟主體的不良貸款,一是積極與政府、村委會等組織協商,核算集體經濟體的房屋、池塘、林地、果園等資產的收益,以代管出租的方式,逐步按計劃回收貸款。二是通過拍賣經營權,依照法律,把集體經濟體某些資產的經營權經行公開拍賣,用所獲款項沖抵貸款本金與利息。
1.健全貸款管理制度
健全還款能力審查制度,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審查,對不合格者,即使有行政命令,也不予通過,或者交由上級主管部門簽字處理,承擔應有的責任。
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審查與貸款分離制度,對借款人的基本情況、貸款企業的項目性質及發展情況、做好扎實的評估論證。
健全貸款展期制度,對于到期的貸款,及時催收本息,防止出現新的不良貸款。
健全考核制度,明確貸款收款責任,將責任與考核掛鉤,實事求是地執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獎勵與懲處細則,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2.建立貸款監測機制
建立信息化的監測、存檔系統,對貸款實行全面監測,建立預警機制,規避信貸風險。主要的監測防范手段如下:一是建立貸款客戶的個人和所在單位的經濟檔案,聯動稅務、工商等部門,必要時聯動證劵公司、海關、房管局等部門,充分掌握客戶的經濟情況與變動狀況,通過數據化的分析,跟蹤客戶的信貸行為,便于提前掌握,提前采取行動,達到及時還貸目的。二是在信用聯社的層面上,建立信貸的月度、季度、年度監測系統,統一協調、安排信貸的規模、比例及具體數額,把握信貸收支進度,穩定信貸工作。三是對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不良貸款,在每年計提的呆賬準備中進行消化,按照制定的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落實。四是對于因犯罪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貸款,及時通過法律程序積極追討,對實在不能追回的部分,經上級批準后,納入呆核銷計劃。
3.堅持開展員工培訓
為了避免產生不良貸款的人為因素,就必須堅持員工培訓不停息,培訓內容包括:貸款業務內容、工作道德操守。從能力與德育兩個方面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認識,提高員工的素質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強防范經營風險的能力,減少新的不良貸款的產生。
在業務能力培訓方面,一是積極引進及掌握金融知識,又了解農村市場,還精通經營管理的高級人才,發揮其領軍作用,為信用聯社培養合格的人才。二是健全員工培訓體系,完善教育制度,通過脫產學習、委培進修、崗位交流等方式,充實員工專業知識,提高員工業務素質。
在職業道德培訓方面,一是加強思想建設,加強黨建工作,增強全體員工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二是加強職業服務技能培訓,統一著裝,統一禮貌用語,統一行為規范,提高業務服務素養。
4.完善信用等級建設
開展信用等級建設,分為對內與對外兩大方面:對內,提高信貸服務質量,糾正行業不良作風,開發新金融產品,樹信于民,取信于民,不斷提升信用聯社的整體形象;對外,走出去普及金融知識,樹立信用典型人物,幫助農戶完善合作社聯保建設,轉變農戶的理財理念,營造良好的信用氛圍,降低小額貸款的經營風險。
總之,解決信用聯社的不良貸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采取科學化系統化的組合手段,“堵”、“壓”并舉,才能有效解決不良貸款。
[1]李婧宏.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問題的再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9).
[2]杜 婷.淺談如何減小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不良貸款[J].時代金融,2011(2).
[3]匡愛梅.我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問題分析[J].新西部,2012(7).
[4]包玉珍,王關區.農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歷程及對策探討[J].北方經濟,2014(3).
[5]譚聰杰.我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清收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