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力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企業經濟管理是企業管理者在推動企業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方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改革也逐漸進入深水區,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也給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經濟管理是企業管理人員為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和發展水平提升,提升企業的整體層次,提升利潤空間,在經營管理等方面采取的規劃、實施、監督等舉措。隨著世界經濟的進一步一體化,我國面臨的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強化自身科技創新,主動借鑒國外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才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國內企業經濟管理卻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有的企業的管理理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觀念陳舊,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有的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組織結構不科學;有的企業管理體質不科學、不健全,這些因素都導致企業發展落后于國際企業,無法立足于新形勢,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濟管理囊括了企業人力資源、生產技術等方面的管理,改變落后的經濟管理方法,實現策略的創新,是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深化企業內部機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憑借科學高效的經濟創新管理,實現人員監督科學化,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潛力,確保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創新企業經濟管理,還能夠使企業更加準確地獲取市場信息,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促進企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從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現階段,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相對落后,不利于企業的創新發展。很多企業的管理層,過于關注生產數字,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戰略管理理念和危機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在企業經濟競爭壓力下,企業經濟管理理念和企業的危機管理理念對于企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忽視了企業的長遠利益。這導致企業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匱乏,企業管理混亂,使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發展變化。
當前,國內部分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內部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一是管理制度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現狀,企業的發展速度一般都超過經濟管理制度的更新進度。二是企業管理制度較科學合理,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力,無法發揮正常作用,阻礙企業健康發展,導致利潤的下降和經濟管理資源的浪費。三是管理制度成為擺設,有制度、沒實行,經濟管理流于形式,沒有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得到科學的應用,導致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四是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在人員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無法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企業效益的提高。
隨著部分企業的做大做強,其生產規模和經營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的責任部門也逐漸增多,但是企業的管理模式卻缺乏創新升級。一些企業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弱化內部經濟管理,不是充分利用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來強化管理,而是單純通過增加投資、擴大生產來開展管理,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新時期,要想創新企業經營管理舉措,首先要更新思想,率先實現管理理念的創新。企業要立足長遠,經營理念要國際化,在制定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兼顧當前經濟發展形式、世界經濟大環境、國內經濟大環境。其次,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要多元化,在突出專業性和獨特性的基礎上,要實現多元發展,不斷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企業經濟管理體系要遵循三大步驟,即設立目標、建章立制和強化落實。首先,要制定管理目標,管理目標要具體分為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要將不同階段的目標進行細化分解,責任分解落實到部門、具體到人,進而通過經濟管理責任制的落實,進行目標分解完成情況的考核,以此建立起企業經濟管理的責任體系,以責任制度的落實來推動管理。同時,在過程管理中,還可以對達標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確保考核結果屬實。
1.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堅持以預算管理為中心,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內部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合理控制和規劃,為企業預算落實進行全面組織和計劃,確保通過財務制度提高對企業事務的控制力。
2.建設內部監督與管理體系
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千變萬化,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健全內部監督和管理體系,提升應對變化的能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提高企業在內部管理上的創新能力,以財務管理為內控中心,由專門人員服務則對財務方案的實施進行監督和管理,有效杜絕浪費企業資金的現象。
3.創新企業的治理結構
目前,大部分企業的管理結構屬于金字塔這一傳統形式,為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制度的落實力度,提高信息交換傳遞的速率,要將傳統企業管理結構轉變為扁平化管理模式。首先,分解傳統的金字塔式的多層垂直結構,根據業務內容對各部門職能進行業務重組,簡并責任部門,以此來減少管理層級。同時,增加中間層,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第二,注重企業經營管理結構的柔性建設。根據業務需要,設置一些業務性的或者臨時型的部門,通過中間靈活性和多樣性環節的增加,增加企業管理結構的活力,從而提高市場適應力。第三,注重與時俱進,開展組織結構動態調整。根據市場環境和生產經營需求,及時調整和創新治理結構,確保組織結構能夠適應企業戰略發展需求。
4.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必須重視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首先,要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深入調查企業部門職能和崗位分工,根據不同部門的人力資源需求,制定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方案,確保人員配置的科學合理。第二,嚴把人員聘用關和培養關,定期對員工進行崗位培訓,注重職業道德的學習培養,提升員工素養。第三,注重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單位福利的實現,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新的時期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于企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企業必須重視經濟管理策略的創新和探索,利用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管理策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1]程 未.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J].經管空間,2012.
[2]燕澤銘.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J].經濟論壇,2013.
[3]過 燁.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18).
[4]孟曉紅,蘭忠君.新時期企業管理的創新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學,2012(11).